【都市日報-兵器譜】特區政府突然大談「官商勾結 利益輸送」這個老掉牙問題,看過曾俊華局長兩篇大作的讀者,大抵也可自行判斷數碼港的是是非非。從中也引伸出另一問題,就是政府本身與商界的關係,這可能更值得大眾深究。
董班子的組成部分,商界精英分子的參與,一早已被外界稱為「商人治港」,董先生在商界數十寒暑,從政只是這十年的事,商家形象鮮明。財政司長唐英年及財經事務局長馬時亨,也是商界出身。教統局長李國章的顯赫商人家族背景更不用多提。若以共產黨思維辦事,用人時考慮背景是必然的,故由商人治理香港根本就是事實,中央政府也樂見其成,問題只是這班商界精英如何把戴了半生的商家帽子脫下,換上公僕身份。
商業社會講求效益、成本與利潤,但公共事務的重點卻經常被建制、政治、民意所牽引,兩者本質上已有所分歧,商家要成功轉型為官,談何容易。
追源溯古,中國社會對商人參政也有戒心,從士、農、工、商四字排位已能察覺商人在歷代不同政體下的定位。秦始皇帝便曾對商人施以辣手,下令在攻克別國城池後,把居於原地的商人外放他鄉,財產、房產自然亦多落得被充公下場。漢朝時,當政者對為商者更有不少限制,如不可騎乘馬匹,不得參與科舉考試制度,連與讀書士人為友作伴也不成。如此種種,說明了商家昔日在政壇上的不被重視及故意貶低的境況。
直至清朝,由於清初康、雍、乾三代戰事頻仍,令國庫空虛,乾隆一代官門才想出向商人富戶賣官,而商人亦樂於以錢財捐官,初時這些捐來的官只有銜頭頂戴,沒有實職。真至晚清,這些買來的官才有名有實,如中國有名的官場小說《官場現形記》中,便仔細說了晚清捐官及官場種種。
特區的政治生態,卻與中國傳統反向而行,從來也是商界主導,巨賈商家一言片語,已可震動社會。
相對東方之珠,西方社會中,商人能站上政壇最高峰者少之有少,外邦們明顯對專業人士從政有好感,如克林頓、貝理雅及英國外相施仲宏,均屬律師出身,而德國總理施羅德也當過政治記者,新鮮出爐的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則為會計師。
雖然現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曾任職商界,但他取悅選民的本錢,應歸功於來自政治大家族的背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