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梁文道:親愛的觀眾朋友

學術界研究粉絲和偶像的論著汗牛充棟,但我發現它們往往只從受眾角度入手,談他們如何移情,把銀幕上的演員當成自己的情人;說他們怎樣「抵抗」,將一現成的情歌創造成表達自我價值的工具。至於發送那一端,那些明星、歌手、DJ和主持人,卻很少有人願意考慮他們的位置和想法。我自然不是甚麼偶像,可是我在電子媒界上也亮相10年了,多少能體會這行頭裡的人到底遇上了甚麼困境。至少,我認識一些偶像。

例如一位很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無論去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人山人海。但她就是喜歡躲進酒店房間,連樓下餐廳也不敢進,平常更是不上街。又如許多大牌明星,不時會在訪問裡抱怨自己失去了人生樂趣,說自己從前愛在路邊買小吃,如今就得像戒毒一樣戒魚蛋戒雞翼,除非找助手去街上買回來。

每次聽到這類消息,一般人最易生起的感覺就是「活該」;或用廣東話講,那叫做「食得鹹魚抵得渴」。既然你憑觀眾喜愛得到了今天的地位,又怎能投訴觀眾對自己的迷狂?橫亙在明星與粉絲中間的,當然是一大片模模糊糊的幻想地帶。撇開學術用語不講,我們其實能夠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這種幻想的生成。

有沒有發現電視和電台主持人都喜歡把「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當做口頭禪?左一句各位「親愛的觀眾」,右一句「親愛的朋友」,說得十分自然,大家聽了也不以為奇,可是只要多想一步,便能看穿這句話其實是多麼地奇怪,多麼地不自然。那些主持人只是對著一個鏡頭和一個麥克風說話,他們把誰當成「親愛的朋友」呢?是攝影機還是麥克風?而受眾坐在一具電視機前,根本不認識螢光幕裡那個正在說話的人,一不是他的朋友,二也不大親愛,又怎當得起「親愛的朋友」這個種稱號呢?

然而,整個行業就是把這句話當成常規,不說不舒服,絲毫不覺這句話製造幻覺的作用。即使它沒有太大的效果,但加上主持人親切的笑容、友善的態度,它就是一個縮短實際距離的手段了。一個主持人絕對可以友善親切,在節目裡和老友言笑晏晏,只不過他不該忘記經過電子媒體的放大和散佈,加上「親愛的朋友」這一類的常規造作,他就必須和所有人做朋友,任何時候都得保持螢幕上的老友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