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文集
香港雜評
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
梁文道:舞台
›
【蘋果日報】演藝學院的畢業典禮果然成了一台戲。梁振英在台上端坐,學生在台下示威;上得了台的學生,也很能把握機會,或者交上請願信,或者來個三鞠躬,甚或豎起中指,亮出屁股。自然,事後有人就要罵這些年輕人不識大體、不懂禮節,以及「博出位」。 「博出位」?這當然是博出位,要不然你...
2013年6月29日星期六
梁文道:小吃大雞排(另一種台灣式言談之一)
›
【飲食男女】前陣子,有幸和台灣作家焦桐共遊新加坡,路上少不了要向這位出了名愛吃會吃的前輩討教。當地記者,自然不會放過機會,也要他向大家推介台灣美食。恰好有天他和台灣一位專寫「輕小說」的少女作家同台,於是那位小女孩被迫回答相同的問題,也得說說她最想介紹給新加坡人的台灣食肆。結果,...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梁文道:濃情軒
›
【蘋果日報】不管叫不叫做「囍歡里」,其實大家一早就都曉得利東街的結局了。在市區重建局和發展商的協力「打造」之下,它註定要變成如此一道空具「情懷」、毫無內涵的「亮麗風景線」。只不過,它偏偏還要叫做「囍歡里」。 十年前,我在商業電台上過一陣子班,常常要跟林夕和他的幾個大弟子學...
2013年6月23日星期日
梁文道:他是我們的人
›
【蘋果日報】周海嬰在他的《魯迅與我七十年》裏頭有筆叫人看得驚心動魄的紀錄,直到今天都還不時給人拎出來討論。話說:「1957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湖南老友羅稷南先生抽個空隙,向毛主席提一個大膽的設想疑問:要是今天魯迅還活着,他可能會怎樣?這是一個懸浮在半空中的大膽的假設題,具有...
梁文道:台灣好Q
›
【飲食男女】在台灣長大,我自然懷念台灣小吃。可是,等到它真正名揚天下,成了不少外地旅客的觀光重點之後,我卻又總是覺得好像那裏出了點問題,只是千頭萬緒,一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近兩年有毒食品的風潮終於吹到台灣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關鍵就在台灣人形容食物時很愛講的那個「Q」字。...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馬家輝:梁文道總在罵我胡說八道
›
【 晶報 】曾有一年跟梁文道同往馬來西亞巡迴演講,先後到不同的城市,馬來風情,南洋風光,講話時口沫橫飛,吃食時肚滿腸「飛」,是非常愉快的一個星期,亦是在這七天內,文道幾乎天天跟我談佛說禪,令於卅年前早已皈依並有法號名為「智輝居士」的我有所感悟,決定重投學佛之路,求取精進,覺醒人生...
梁文道:是你吵到了噪音
›
【蘋果日報】身為當今世上影響力最大的佛教僧侶之一,阿姜.布拉姆自然不是只以風趣著稱。任何學佛的人都會發現,他對佛法的解釋,對禪修的指導,真是清晰扼要,直中要害。就拿「觀呼吸」這個今天已有許多人都懂得的法門來說吧,他在《禪悅在當下》裏的一段話,大概會讓不少初學者有很深的體會:「自從...
2013年6月21日星期五
梁文道:叫做bra的和尚
›
【蘋果日報】好幾次,一些內地學佛的朋友告訴我,他們非常羨慕香港。不為我們的繁華,不為我們的熱鬧,而是為了我們的運氣和緣份;一年裏頭,總是有許多國際知名的高僧大德過訪,而且各個宗派都有。難怪這兩年多了一批「佛法自由行」,有趣得很。 你看,一行禪師剛走,又輪到駐澳洲的南傳大長老「阿姜...
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
梁文道:美國也有
›
【新世紀】在我的「自由派」朋友圈子裡頭,我大概是最「反美」的一個。但是嚴格地講,那也不能算是「反美」,常看美劇,喜歡美國音樂和文學,甚至還有不少美國好友,這又怎能叫做「反美」呢?只不過受到歐美「左派」思想的影響,承續了杭士基等知識分子的批判傳統(可別忘了杭士基也是個美國人),對於...
2013年6月16日星期日
梁文道:招魂
›
【飲食男女】從前,許多學者都認為食物很難成為一種藝術,其中一個理由是它沒有象徵的作用。例如牛扒,通常它就只是牛扒而已,並不指涉任何比它自己更多的東西。我們對它的判斷就只能是好吃或不好吃,熟或者不熟,很難說它還表達了甚麼。但一首音樂就不同了,我們固然會注意到它的物質層面,在感官上判...
2013年6月15日星期六
梁文道:滲透大腦
›
【蘋果日報】由於中國共產黨當初起家的時候,就以一個秘密組織的型態潛伏在國民黨當中,一方面參與國民黨高層的內部決策(毛澤東甚至做過國民黨的宣傳部長),另一方面又接受共產國際的支援與領導(可說是當年的『外來敵對勢力』)。所以對地下組織的警覺,以及對外部連繫的敏感,或許已經成為它根深柢...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梁文道:敵我的理性(無敵之一)
›
【蘋果日報】敵我之間,乃是一種零合遊戲。不是你贏,就是我勝;若非你死,便是我亡。由於情況如此凶險,我當然要仔細觀察敵人的一舉一動,從對手的言行歸納出一套模式,以便料敵機先。慢慢地,我可能會發現這些行為模式還是一道思考邏輯的產物,更是一座認知週遭環境的框架。這就像下棋,著名的棋手常...
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梁文道:奇遇
›
【飲食男女】前陣子請親友吃飯,天氣濕熱,於是就想來點麻辣口味,選了一家久違了的川菜名店。這家店我去過幾次,每次都覺得有些遺憾,或者是火候沒掌握好,或者是口味還不夠地道。可是它環境不錯,老人家坐得舒服;又聽說這幾年菜也做得進步了。便抹掉過去的記憶,再試它一試。 太久沒去,這座商場的...
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梁文道:港式愛國
›
【蘋果日報】仍然悼念六四,就叫做「大中華膠」;放下六四情結,則是扎根香港本土利益。或許這種二分法太過簡單,所以後來才有人呼籲支聯會丟棄「愛國愛民」的口號,把紀念六四的活動辦成一場兼具普世價值與人道關懷,又堅守香港歷史意義的本土活動。但是在我看來,這種想法仍然犯了簡單二分的毛病,仍...
2013年6月8日星期六
梁文道:我看到了先人
›
【蘋果日報】六四維園集會之本土性格,可以從一個細節裏頭發現,那就是活動結束之後,人人都蹲在地上收拾垃圾清理蠟淚。不知從那一年開始,這個動作開始成為大家注意的場面,可能就是因為有人在大陸的網絡傳佈維園燭光集會的細節與圖片,大家認為這種「文明」而秩序的舉動正是香港人「素質」的體現。於...
杜婷專訪梁文道:六四那年我在幹什麼
›
杜婷:八九年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梁文道:那年我高三畢業,六四發生的時候正好是要考大學那段期間。 杜婷: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知道這事的? 梁文道:一開始就知道了。胡耀邦去世,學生聚集,香港媒體就開始報導。 杜婷:那時看到學生遊行,還有在新華門前有學生下跪請願是什麼感...
2013年6月7日星期五
梁文道:六四在香港
›
【蘋果日報】在繼續分析把自己變成自己的敵人這種古怪思維之前,我必須先岔開一筆,談談關於六四的爭論,順便貢獻一點自己身為「大中華膠」的證據,好給本土派(例如陳雲)多一些彈藥。 許多論者已經指出,每年六四的維園燭光集會其實就是香港本土文化的一部份。當大陸無法公開談論六四,甚至把它當成...
2013年6月2日星期日
梁文道:今時今日嘅服務(二之一)
›
【飲食男女】一個地方愈是標榜某些價值,愈是要用公益廣告去宣傳某種態度,通常就表明這個地方缺了這些價值和態度。巴黎的地鐵前陣子推出了一系列很好玩的廣告海報,意在諷刺粗魯不禮貌的乘客,可見巴黎人在地鐵裏的表現。三十年來,從大街上的商店到飛機上的機艙,大陸到處都是「文明商店」和「青年文...
2013年6月1日星期六
梁文道:翻版敵人(變成你的敵人二之二)
›
【蘋果日報】凡是認真關注過海外民運史的人,大概都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不少反共反了半輩子的人,如今說起話來,有時竟然比共產黨還像共產黨。遇到自己喜歡的情勢,便是「就像春風吹拂了大地」;遇到自己厭惡的人物,則說他「包藏了不可告人的陰險用心」。這些聽了就叫人打呵睡的措辭,實在是...
梁文道:教主(變成你的敵人二之一)
›
【蘋果日報】雖然「本土派」的部份主張看起來那麼像港澳辦發言人所說的話,雖然他們叫大家忘記六四的主張在效果上幫了中聯辦一把;但我並不以為他們是高明的「五毛」,潛伏的「土共」。要下這種近乎陰謀論的斷言,不只需要更精密的推論,還必須有足夠堅實的證據。尤其「本土派」中的核心人物陳雲,我絕...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