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梁文道:奇遇


【飲食男女】前陣子請親友吃飯,天氣濕熱,於是就想來點麻辣口味,選了一家久違了的川菜名店。這家店我去過幾次,每次都覺得有些遺憾,或者是火候沒掌握好,或者是口味還不夠地道。可是它環境不錯,老人家坐得舒服;又聽說這幾年菜也做得進步了。便抹掉過去的記憶,再試它一試。

太久沒去,這座商場的食肆佈局又令我有點迷糊,所以我在樓下截住一位類似concierge的姐姐,向她問路。她說:「XX閣?個名好熟噃。唔好意思,你搭電梯上樓去搵吓啦」。奇怪,這家店在這裏開了起碼十多年,她怎麼會不知道?還說它的名字耳熟?

終於找到餐廳,坐下來點菜。長輩好酒,正好我在網上見到他們推廣德國白酒,覺得可以用來搭配川菜,就請服務人員順便把酒單拿來。不過,我沒在酒單上發現那些德國酒的蹤迹,他們竟也不曉得我到底在說甚麼。討論半天,他們只找到一份配好了酒的菜單。菜我想自己點,酒我想開一整瓶,明明我在網站上看過整瓶賣的特別酒單,怎麼現在竟只有一杯杯酒配好了菜的指定餐單呢?算了,我指着那份餐單裏的其中一個名字,請他們給我一瓶。但是遭到拒絕,服務生堅持這酒只能按杯發配,而且一定要連着特別套餐一起點。我只好用手機上網,請他看看他們自己餐廳的網站,上頭分明有份獨立酒單,寫着「德國雷司令推介」。

然後幾個服務生來來回回,又打了幾通電話。恰巧是禮拜天,經理不在,沒人拿得定主意。最後我只好向長輩道歉,另外在常備酒單點酒,省得大家麻煩。

接下來開始上菜,則是一連串錯誤的匯演。幾乎任何你可以想得到的毛病,他們全都犯齊。首先是上菜順序,紅油抄手一類的主食首先抵達,熱菜次之,開胃涼菜最後上桌,正好顛倒了整個次序。老人家想喝溫水,他們就拿來開水和冰涼的Evian,讓我們自己在桌上混配。茶壺乾了,你要招呼他們過來盛水;酒杯空了,我就起身離席,從另一張小几上的冰桶裏取瓶自助。有道菜等了半天沒動靜,幾番催問,才被通知沒有材料,原來今天根本不做這道菜;雖然點菜的時候沒人說過這個消息。

吃到最後,我們一桌人全都笑了起來,這實在是太過完整太過經典的一次體驗,十分難得。對了,我怎麼忘記提到,他們還上錯了菜,來了一盤我們沒叫過的牛肉。

可是你能怪這些奔波忙碌的服務生嗎?當然不能。你看得出他們的努力,幾個人跑遍全場。其中一兩個的樣子還十分稚嫩,大概是才入行沒多久。從問路到埋單,整個過程反映的全是管理問題。不恰當的人被放在不恰當的位置。負責推廣市場的人自行其是,還沒和餐廳人員溝通好,就逕自宣傳新招。而廚房與前場之間,訊息的傳遞也是錯漏百出。同時,人手也很明顯不夠,使一家高級菜館淪為半自助餐廳。

可憐的是,最後要為這一切毛病承擔責任的,往往是最前線最底層的那些服務生。客人不滿,首先就拿他們出氣。沒錯,經驗不足的他們或許還不夠靈活,反應不快。但是必須瞭解,儘管餐飲業的規模一般不大,但它們的組織文化卻是最古板最科層的。尤其老派的管理方式,關注工作人員的任務職責,多過關注工作人員自身。甚麼親如一家的氣氛,通常都是少到足以登上雜誌的罕例,並非行業常況。所以當我拿着手機和他們解釋那份不存在於現實中的酒單時,他們只能謹小慎微地跟着規矩辦事,不敢做一些沒收過指令的工作。難怪這行的跳槽情況特別嚴重。一面應付客人的無理要求和怒火,一面是嚴格的規定與仔細界定在格子裏的任務指標;任誰都會做得不高興。

弔詭的是,這家館子的菜,還真是進步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