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

梁文道訪新亞書店:當時只道是尋常

當時只道是尋常
梁文道訪新亞書店

【讀書好】

梁:梁文道
蘇:蘇賡哲

追憶淘書年華

梁:今日我帶大家來到香港一間有名的書店,新亞書店。我最早去的時候,還是個中學生。當時它在旺角另一個地方,離我學校很近,後來整棟大廈拆了,書店就搬了家。今日第一次回來新店,這裏也經營五年了。不過我一上到來就頭暈,這裏跟我家裏的陣勢差不多。我現在每次回家都頭痛,經常尋書不獲,於是只好又買新的回來。情況就像我眼前的一樣,那怎麼辦呢?

但這情況其實很常見,如果你真的要去二手書店,你就要有耐性慢慢逛、慢慢挑,這正是逛舊書店的樂趣。香港二手書店凋零,其中一個原因,我懷疑正是香港人缺乏這樣的悠閒和興致。今日很高興請到曾在珠海書院任教的蘇教授蘇賡哲先生。蘇生,你辦新亞書店都多少年了?

蘇:四十多年了。

梁:你是教書的時候開始辦書店嗎?
蘇:教書已是四十多歲的事,開書店時我才二十二歲,那是1968年,文化大革命與香港暴動的年代,舊店就在洗衣街那邊。那時是由地下做起的,然後搬到閣樓、再遷到二樓、三樓,最後到十六樓,可謂最高書店了。

梁:搬店就是因為遷拆嗎?我印象中舊店大得多,而且書籍擺放較整齊,現在這樣用書疊成「豬肉檯」,也挺難找書。
:舊唐樓當然比較寬敞,現在找書不易,但也可能有一天找到出來,書已經很值錢了。

梁:七、八十年代香港還有很多二手書店,去到九十年代還剩下實用、學津,過海則有神州書店、灣仔三益,現在三益都消失了,神州則聽聞以外國客為多。我印象中,當年逛舊書店不時會淘到寶。我便試過在書店找到胡適的親筆書信,我興奮得立即裝作沒事,把信低調放回去,然後冷靜付錢,走人。那時還有這樣的淘書故事,我想現在機會渺茫了。
蘇:龍良臣先生過世後,實用書局也不想做下去了。不過現在一封胡適的信也要幾萬元,可以去拍賣了。



梁:我知道新亞還有拍賣會,情況是怎樣的呢?
蘇:拍賣會三、四個月辦一次,成績也不錯。而且是全國性的,也多內地人下來。以前較有機會淘到珍品,但現在不同了,窮鄉僻壤也好,一部電腦就能通曉世事,「執死雞」的可能性低了。

梁:但既然一上孔夫子舊書網,已猶如將整個華文世界聯網了,書店會否因此而難做了?客人都不用專誠來書店和拍賣會了。
蘇:這裏的客人的確愛書,但其實他們買的,遠遠超過他所讀的。有個講法是這樣的,在原始時期,如果一個在山洞裏生活的男人需要女人,他會用木棍打暈對方,再拉她回山洞,說的就是實用價值。但隨着文明發展,男人開始愛上女人,就開始跟對方談戀愛,把她娶回家去了。書也一樣,不少人買書講求實用價值,但來我們書店的人,更享受追求的過程,這跟上網購書完全是兩回事。

梁:所以網絡書店對你影響倒是不大了?
蘇:毫無影響。因為這班讀者的樂趣是往書店裏逛,但網絡無法讓人真正走入去。

梁:竟然毫無影響!那新亞的讀者通常是甚麼人呢。聽你的說法,似乎內地遊客不多,而是以本地人為主。
蘇:這裏確是個非常小眾的地方,客人都跟我一同年輕過,現在又一同年老。當然也有學生隨老師前來,成為第二代客人,但其實我常說,新亞客人的數目,一車旅遊巴都載得下。

舊書店生態圈

梁:我曾聽人說新亞書店是靠一百個客養起的,這可是真的?
蘇:真的,你也是那一百個的其中之一。當然當奶路臣街整條街都是舊書店的時候,數目不止於此。現在同業競爭減少了,人客數目並沒有降低太多,但如果連這裏都支撐不了,就不知道怎算好了。

梁:那你現在的貨源是從哪裏來的呢,跟以前有甚麼分別?
蘇:以前我每天都去全港九如鴨巴甸街、荷李活道,上環的舊書攤四處覓書。不過現在他們都不存在了,就靠這四十多年來的熟客賣書給我。

梁:那不就很有趣?賣書給你的,又是跟你買書的人,像個循環不已的生態圈。
蘇:不是有人發明了一種密封的玻璃瓶?裏面種了不同植物,甚至還養着魚,自給自足,正是這循環狀態。

梁:小時候常聽到,哪裏有老人家過世,就會有很多藏書散落出來。所以現在這情況很少了?
蘇:還有的。每逢有這類人過世,他首先想安頓好的,就是書,書是他們的宿敵吧。但後人最不喜歡的就是書,所以又最先賣了出去。

梁:新亞貨源多嗎?我見你很多書也是內地書。
蘇:當年你買回去的那些最不值錢的書,現在就最值錢了。比如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雜誌,當時我們一捆捆的把雜誌買回去,現在一百元一本了。

梁:現在很少本地舊雜誌?
蘇:很少,我想是丟掉了。比如說之前香港漫畫還會出口到東南亞,但六十年代當地排華而禁運香港漫畫,漫畫業頓時陷入困境,許冠文便編了轉攻本地市場的抗戰漫畫《財叔》。薄薄十多頁一本,當時賣一角,現在要上千元了。我還記得有一次拍賣《財叔》,《蘋果日報》前總編輯仁哥(鄭明仁)成功投得後,嘆了一句:「童年的感覺都回來了。」

梁:是香港出版物特別容易散失嗎?
蘇:誰叫我們當時都看不起這些書呢,現在它們比學術書更難找。近年有本土主義熱潮,這些書又炒熱了。

梁:七十年度香港出版過大量的盜版學術書,不知它們的行情又如何?
蘇:我們早前也找到一批「倉底貨」出來,現在全都賣清了。當年華叔(司徒華)編集的數十冊《魯迅卷》行銷海外,倒因為數量較多,就沒那麼值錢,但有一部分仍是值錢的,我去東京內山書店便見過他們儲了整套藏書。又或者四十年代介紹中華民國政界人士的《中國當代名人傳》,當時因為出版社願意投資,這些書到現在也值錢。另外也有些讓人費解的,董橋2003年初版的《小風景》現在也一、二千元了。不過出版了十多年,他自己也搞不明白。

《財叔》

梁:在書店裏看到一套殷墟考古報告,是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組長李濟帶領的團隊發掘和整理的,按道理說這些報告也不愁買家,為甚麼還會在這裏?
蘇:這套報告每本都缺了十多頁,當然後來我在朋友處影印回來了。但缺頁的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基督徒熟客臨終前吩咐家人,將自己的藏書捐贈給我,其時她太太已經將書搬到去客廳了,只等我去取書。這時他的教友正好上門探訪她,看到藏書,認定甲骨文是用來占卜的,會導人迷信,但太太又不願違背丈夫臨終心願,於是教友便建議捐出之前,在每本書都撕走十多頁,讓它們書不成書。

梁:那批書全都是關於甲骨文的?
蘇:對,那熟客專收藏甲骨文。這些書在當年已很珍貴,但他們連陶版也撕走了,這是基督教的原教旨主義。

梁:真的傻了……那前來拍賣會的多是熟客嗎?
蘇:來拍賣的就是另一批人了,這班人以收藏為樂,就不是平時逛書店的了。他們都是心目中已有一批想淘的書。這等於男性心中一直有位女性偶像,現在有機會追到手,當然來了。

梁:既然來書店的都是一群熟客,這裏的貨源又是由熟客提供,那麼這些書總有一個大致的方向,那是甚麼呢?
蘇:書店的定位其實跟文化大革命很有關連。文革的時候,國內出版的書被大量燒燬,香港的國內書頓時變得矜貴,各地的人都跑來香港收購,包括美國國會圖書館在內,所以說香港對華文書籍的保存和引介實在有莫大貢獻。而遺留下來的,就是這一批內地的文史哲書了。雖然文革已過,國內出版業也復甦,但新亞就繼續追求這條路線了。

香港的南洋史

蘇:這套《魯迅全冊》共二十冊。當然《魯迅全冊》後來再版了很多遍,但這版本是魯迅過世不久後出的,比較罕見,書上還有魯迅的印章。

梁:這版本的編者是紀念魯迅先生編輯委員會,我印象中,這一版之後的《魯迅全集》已經不是用這名字了。
蘇:民國時候盜版也很多,所以才有印章的設計,先蓋在票上,再貼在書上。如果你賣一本沒有印章的書,便會被拘捕了。整套書才五千元,不算貴。

另外是創於1970年的文史藝術雜誌《大成》,收錄了不少很有分量的南下文人的文章和畫作手跡。現在價錢最低也一百元,當時不過個多個銀錢。《大成》有二百六十二本,《大成》的前身《大人》就四十二本。



梁:但從前看《大成》,感覺在街上四處也看到,十分平常,怎麼現在那麼貴?
蘇:正是當時以為平常,沒有保留,現在就值錢了。又比如一本金庸簽名的散文集現在竟賣萬多元,這消息想必讓你很振奮,因為你也有很多簽名書。

梁:不多不多。
蘇:也不一定是金庸,董橋的簽名也值錢。上次還有一本錢鍾書的《圍城》簽名本,那本近六萬元。另外這是民國時期的小學課本,也很珍貴。

梁:這書的編者是上海書局。早幾年辛亥革命百周年,我記得大陸的張立憲團隊也修復並再版了一套民國元年出版的小學課本《共和國教科書》,很受歡迎,而且出得挺漂亮的。這原裝又要多少呢?
:原本當時星幣六角,現在都要近百元了。

梁:我看書有個習慣,會翻看書籍的版權頁。比如這本1949年的修訂本,後面的經售處便很有趣,竟包括了吉隆坡、香港、椰城、泗水、馬六甲、怡保、檳城、棉蘭、菲律賓,泰國、緬甸、越南。
蘇:香港的確是當時的文化中心。




《大成》(Panorama Magazine)‬




梁:對,我發現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學雜誌,竟然可以賣到幾萬本。這是因為它們不止以香港為市場,它們放眼整個東南亞。
蘇:當年東南亞國家對大陸的出版物有所顧忌,所以香港便有優勢。

梁:所以說,香港的課本竟是行銷東南亞的,現在的本土主義者真的應該研究一下,我常說,香港本來就是南洋網絡的一部分。
:而且還是文化中心,你看電影、流行歌也看到。國內現在重新重視民國課本,自有它的政治意涵。當時的教育比現在好,不是校內的洗腦教育。

梁:像這本,民國時期國文教科書的第三冊,裏面有教人辯論的方法,還有日常衛生法,大概類似教人上廁所,不要隨地便溺。
蘇:另外就是香港五十年代的流行小說,如《浮華夢》、《黑西施》、《變幻姻緣》。蔣聲這作家現在很少人認識了,以前倒是很流行。

梁:這書由萬里出版,封面寫着播音電影小說,這可是天空小說?這很有趣,第一個故事說的便是田心村,我小時候正住在那邊。但你想想,這小說初版已五千冊。香港現在有甚麼小說可初版五千冊,我想沒有了。
蘇:而且你留意一下,它們還是在加拿大的卡加利城買回來的。你剛才說香港是南洋網絡的一部分,其實不止於此。當然這後來幾十萬人的移民人數不可同日而語,但那邊五十年代已有唐人街。香港的確是文化中心,不是沙漠。■

天空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