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梁文道:麥凱恩憑甚麼認輸?

【am730-觀念】足球也許不是英國人發明的,但他們的確創造了現代足球的形式與規則,例如把一場球賽分成上下半場。十九世紀初葉,從哈羅公學到伊頓公學,從牛津到劍橋,幾乎沒有一家學校的學生不玩足球。問題是他們不只沒有共通的玩法,甚至連足球和橄欖球的區別也還沒開始區分清楚。於是一遇到校際比賽,你用腳踢,我用手接,大家鬧得不可開交,混亂非常。所以他們想到了一個臨時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將球賽劃成上下兩截,上半場依你的規矩,下半場就按我的來。

在剛結束的美國總統大選裡頭,除了奧巴馬那動人的勝選演說之外,我覺得麥凱恩的認輸演講也絕對不容忽視,那可能是近年同類講辭中最令人佩服的代表作。麥凱恩告訴他的支持者,這次失敗「是我的錯,而非你們的」;還壓制倒采,極度寬宏地呼籲大家要支持奧巴馬,說「他是美國總統,我的總統」。他沒有否認雙方的分歧,但是他也看到了對手勝出的意義與民主的真諦,認為這一次選舉證明了每一個公民都不該忽視自己那看似微弱的影響力。最令人動容的,是麥凱恩到了這個時候仍然不忘慰問剛剛失去外祖母的奧巴馬。為他的演講加上了一個格外有人情味的註腳。

麥凱恩的演講固然表現出一位政治家的格調(『格調』,在今天的政治世界裡,這是多麼陌生的字眼呀!),但這種個人風格的美善其實來自於背後一個客觀習慣的存在,那就是要尊重遊戲規則。既然大家都下場參與了民主普選,就該明白「願賭服輸」的道理;只要雙方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對規則本身提出異議,而且跟著它一路玩下來,便要接受這場競技的最終結果,絕對不能輸打贏要。

為甚麼出來的結果明明不合己意,卻還不能表達不滿甚至反悔覆盤呢?原因絕不僅止於風度尊嚴等人格因素,還包括了更深層也更真實的願望,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足球規則制定和普及的歷史中得到啟示。假如當年那些學生只想關起校門自己跟自己踢球,他們用得著發明上下半場這種點子嗎?假如那些不同的學校只想辦一次校際比賽,以後再也不打算搞下去的話;他們還用得著約束自己去服從規則接受賽果嗎?

民主選舉其中一個往往被人忽略的面向,就是它乃如此一套遊戲規則:參與各方皆有自己的目的和偏好,但是大家都很明白自己必須和其他人共同生活,而且恐怕還得一起生活下去。於是要想出一些各方都能同意,也都覺得還算公平的規矩,然後按規矩辦事。在這意義上講,選舉乃至於任何被大家接受的政治遊戲方式,其實都是為了解決人我共存的問題,都是為了達到社會團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