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

梁文道:再談美國的自信

【am730-觀念】在奧巴馬反覆強調的「改革」與克里特切利解析出來的「共和體」之間,那個連結的關鍵其實就是巴馬自己:一個在外島出身的黑白混血兒(所以他是美國夢的具體化身),一個《哈佛法學評論》的前主編(所以他是精英),一個芝加哥的社區工作者(所以他心懷基層),一個四年前才進入國會的新人(所以他說的『改革』要比希拉莉有感官上的說服力),一個反對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國會異見者(所以他能受到國際歡迎),一個主張公平稅制和全民保健的溫和左派(所以他能令選民想起對抗大蕭條的羅斯福),一個用人唯才的跨黨派領袖( 他找前聯儲局主席沃爾克當顧問,所以又讓右翼稍稍放心)。

換句話說,他的形象本身就是以改革邁向共同體的那道橋樑。我仍然不能忘記美國那可怕的背面,但是我又不能不佩服這個國家自我修復的能力與速度。不久之前,歐洲人還在取笑它的頑固保守,覺得這個國家還有那麼多人相信「我們的祖先曾與恐龍和平共處」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可是11月4日之後,幾乎歐洲各地的主要報章都在問同一條問題:「我們甚麼時候才會擁有一個奧巴馬?」。至於亞洲,則有一向以種族岐視的政策知名於世的馬來西亞,他們的馬來人首相在第二天也要被迫回應這道令人難堪的問題,他尷尷尬尬地解釋:「任何人都能當首相,這要看人民的選擇」。而我們中國,更多年輕人關心的是,甚麼時候他們也能投票選出自己的領袖。一夜之間,美國竟然又成了那個領先全球的先行者,激勵世界各國無數弱勢群體的「機會之地」。奧巴馬勝出的第二天,我收到一個美國朋友發來的電郵:「從前我總是為自己身為美國人而慚愧,彷彿去到哪裡都會聽到美國的壞話,美國護照甚至成了最不安全的旅行文件。但是今天我要驕傲地告訴你:「我是美國人!」。

聽說那一晚,連一些共和黨員也被巴馬的勝選演講感動得默默流淚,因為正如他所說的,有些投票的老人真的見證了一場奇跡。六十年前,還有不少三K黨徒把黑人吊在樹上處死;四十年前,還有黑人為了在密西西比州爭取投票權利而被捕;二十多年前,民主黨還不敢提名黑人牧師傑西.傑克遜當副總統候選人。那一夜,很多有幾十年資歷的記者都說,是他們見過最令人激動的大選之夜。我明白了,使奧巴馬贏得勝利的真正原因,使那多美國人歡呼落淚的真正動力,是他們終於可以再一次地肯定自己了。起碼在這一晚,他們發現小學教科書上所說的美國故事,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