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

梁文道:陳水扁葬送了台獨運動

也許中國政府應該頒一個獎章給陳水扁,因為他幾乎以一個人的力量,就糟蹋掉了台獨運動累積了數十年的道德權威。

不管它的訴求是否合乎理法,又是否符應公認的政治原則,任何一場社會政治運動都不可能在沒有道德權威的情況底下發揚壯大。甘地在推動印度獨立的時候,他個人的禁欲生活與絕對的非暴力主張就是那場運動最大的道德本錢。這份重要的無形資產不只在他的追隨者頭上增添了聖潔的光環,還使得許多英國人為自家殖民地軍警的暴力行動羞慚得無地自容。印度獨立運動的目的固然是「道德」的,現在看來也完全用不著爭論,但當年它卻不能不倚靠這個目標以外的道德資源去證成它的主張。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一群善人帶領一場立意良好的社會運動,所以有些政府就會想辦法謀殺反對運動領袖的人格,希望達到轉移視線的效果。例如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金,他的立場無懈可擊,他的夢想難以拒絕;而且他還頂著牧師的頭銜,身具無窮的魅力。當年的美國政府為了消除他的影響,刻意張揚他在召妓之後被埋伏於汽車旅館外的槍手所刺殺的事實,目的就是要防止他在支持者心目中上升到一個殉道聖者的地位。

還有另一種情形,是一群「好人」帶頭干一些令人髮指的壞事。遠如納粹興起前的歐洲反猶運動,那時有一批人把自己樹立為樸實的農工代表,指控猶太裔的商人和銀行家狡詐貪婪。近如阿爾蓋達等激進伊斯蘭組織,其領導人往往以純潔忠貞的面目示人,使得他們對西方社會道德墜落的譴責顯得更為有力。

台獨運動也有它的道德遺產,來自於國民黨威權時代的高壓統治。那年頭的台灣不僅不民主;不僅沒有言論、出版,以及集會游行的自由;還有一個「警備總部」的陰雲籠罩在所有潛在異見者的頭上。嚴格來講,當年震撼全台的「美麗島事件」並不能只用「統獨」框架定性,它根本是一次威權政府與民間反對力量的正面交鋒。雖然國民黨政府贏得一時的勝利,但卻因為暴力鎮壓和不公的審判而輸光了所有的道德力量;再加上「林家滅門」等不明不白的慘案,它更為對手造出了「聖人」林義雄,與「為正義而辯護」的律師陳水扁。

隨著民進黨的成立,台灣的種種反抗力量要不是漸漸被綠營吸納,就是被政黨鬥爭邊緣化,而這一切以血淚換回的道德遺產,後來就都自動轉入台獨運動的戶口了,再經過政治運作加持於「台灣之子」陳水扁的身上。所以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仍然有狂熱的追隨者站在台北看守所外面高喊「台灣大總統陳水扁!」,相信他真的受到了政治迫害。

可憐這種聲音是多麼的孤獨,這種人是多麼的稀少,陳水扁一家的荒誕醜陋已經敗壞掉那份得來不易的資產了。他的海外賬戶每被查出一筆錢,那個歷史戶口裡的貨幣就少掉了一筆;他越是死命抱住台獨的名義,台獨的「純潔」就越是可疑。將來仍然有人會支持台獨,也仍將有人出面領導這場運動;不過,若是要想要恢復它失去了的道德光環,卻或許是很多年之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