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日報-兵器譜】國有企業私有化,對日本而言並非新鮮事物。因為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詳的巨無霸企業,例如以imode名聞世界的NTT,不少美國香煙的生產商日本煙草集團,以及經營東京山手線的JR東日本,前身都是日本政府擁有的企業。但這些企業脫離政府之後,又能否達到私有化的目標:減債和提升績效。
有些在本質上不適宜由國家經營的企業,私有化後確實令企業經營更為靈活。像前身為日本煙草專賣公社的日本煙草集團。如果仍由政府擁有,不單令政府難以推行禁煙政策,作為一個國有企業,收購海外大型煙草公司,以至收購食品廠都會受到強大的政治壓力,日本撤銷煙草專賣後,企業有如等死。
但日本煙草集團民營化後,日本煙草就收購了美國RJR煙草,擁有一系列有名的美國牌子香煙,又不會像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受到政治壓力。之後,日本煙草收購Asahi的食品業務,像菲里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進軍食品業,亦少了很多問題。
不過,有些巨無霸級的企業,如果私有化手段不當,不單不能達致減債目標,更可能是一場噩夢的開始。最有名的例子,那就是日本國鐵的改革。
由六十年代開始,日本因為開發子彈火車,以及國鐵的官僚架構過分臃腫,令日本國鐵在八十年代承受二十多兆日圓的巨額債務。
如果不及早解決,勢必成為日本政府沉重負擔。日本政府在一九八六年決定,將日本國鐵分成七間公司,分別是JR東日本、西日本、四國、北海道、九州、貨運和東海。
政府將部分債務轉到有賺錢能力的東日本、西日本和東海,而土地資產注入日本國鐵清算事業團。政府希望將股份上市,以及出售鐵路沿線土地,將日本國鐵債務問題解決。
雖然JR東日本、西日本和東海成功上市,但其餘四間JR公司仍然虧蝕,難以脫手。更糟的是,日本泡沫經濟爆破,房地產市場低沉,根本難以藉出售房地產減債。結果在十年後,仍然有廿多兆日圓債務。
最後,日本政府解散日本國鐵清算事業團,將剩下的債務以六十年分期付款償還。而日本政府想JR東日本、西日本和東海承擔多點債務時,幾乎引發訴訟。日本國鐵的不快經歷,亦成為了部分反對日本郵政私有化的人的論據。
因此,如果盲目相信私有化是政府減債良方,不去思考怎樣做好私有化,往往只是製造另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