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梁文道:書展該改名了

【都市日報-兵器譜】在書展碰見一位熟悉的行家,他告訴了我一個奇妙的遭遇。

今年他們有本不錯的話題書,很受讀者歡迎,有個老外也覺得這本書大概能夠賣出海外版,於是過來找他商量。今年參加書展的顧客人數可能比去年還要洶湧,攤位內外全擠滿了人,根本容不下兩個人靜靜細談。四顧全場,凡是能坐的地方都有人坐下了,還好地下那層開了家咖啡店,可以讓行家談生意。

到了樓下,我的朋友才發現不知道為甚麼,這家臨時搭建的咖啡店原來也是名人明星登台會粉絲的場地。才走進去,就看見一群娛樂版記者舉起相機猛閃鎂光燈,人數更多的少年粉絲們揮舞各式各樣示愛打氣的標語牌,喧嘩地簇擁台上一個濃妝豔抹的女星。這位跑遍全球的書商何曾見過一個book fair會有這等場面,當下就呆了。

於是兩人逃了出來,在人群中逆流緩動,好不容易走到君悅酒店的咖啡廳,才看到幾乎全是來書展的同行們,再也沒有一張多餘的桌子了。最後,他們兩人只好去了JJ's這家著名的「蒲點」。

這位外籍書商大概從沒試過去一趟書展,居然要跑到disco才能坐下來談版權的交易買賣,明年他還會再來嗎?

每年香港書展都有一批聊作點綴的外國參展商,今年也有,比如說一家來自巴基斯坦的出版社,真有一堆不錯的好書,但全是非賣品,因為人家是按國際常規的概念來參展的。

甚麼是國際行規?大者如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一般顧客是不讓進的,那是個全球行家向各地書商兜售自家產品的地方,所以大家都不會帶來一卡車的書現場廉售。你何時見過其他商貿展是做零售的呢?有人會在車展甚至軍火展的現場開走一部新車或者戰鬥機嗎?就算有零售,其他正規書展也只會在展期的最後一兩天才開放給一般消費者,讓他們買走樣品書,書商們才輕裝回航。

香港書展雖然曾是兩岸三地最早的國際書展,但在前幾任貿易發展局總裁的規劃底下,它早就成了一個市場,就像平常不買花的人也會進去年宵夜市湊熱鬧一樣,平常不買書的市民這時也會進場過把癮。華文版權交易中心的地位,負責推動貿易的貿發局早已把它雙手送給了年輕得多的北京書展。

既然如此,為免那些外國人尷尬,我們何不乾脆把Hong Kong Book Fair正式改名為Hong Kong Book Mart,擺明車馬做零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