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文集
香港雜評
顯示包含「書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書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1月3日星期日
梁文道:榮念曾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天天向上》序)
›
誰是榮念曾?答案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簡單地說,他是過去三十年來香港文化界裡最有影響力的人。通過劇場、文字、視覺藝術,乃至於社會與政治上各式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實踐介入,他不只成就了數不清的作品,改變和創建出諸多極為要緊的觀念和制度,甚至還扭轉了某些社會趨向。當然,他也教出了我...
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梁文道:有人和我討論理性的問題——序《草木皆兵》
›
香港在許多方面的確是越來越像大陸了,比如說今日不少人在網上月旦時事的時候,都喜歡一上來就先祭出個「利申」。 所謂「利申」,自是「利益申報」的簡稱,在大部份情況底下,「利申」並非真的要申明什麼利益瓜葛,而是想先把自己的立場說清楚。例如「首先要講明,我是人力粉絲」,或者「我絕對支...
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
梁文道:因為尋常,由是獨特(《初見即別離》序)
›
我一直沒有拍照的習慣,尤其不喜歡在旅行的時候照相。要知道在這個人人拍照、時時拍照、影像已然氾濫的年代之前,攝影對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種非日常的活動,一般人並不會一天到晚帶著部相機隨手抓拍;相反的,它是一套具有紀念性質的儀式,通常只在某些特別值得「留影」為念的場合出現,比如說結婚、畢業...
2012年12月23日星期日
梁文道:文學,局外人的回憶(《1989——1994文學回憶錄》代序)
›
一 以前母親、祖母、外婆、保姆、傭人講故事給小孩聽,是世界性好傳統。有的母親講得特別好,把自己放進去。 這段話出自《文學回憶錄》,是陳丹青當年在紐約聽木心講世界文學史的筆記。講世界文學,忽然來這麼一句,未免突兀,不夠學院。木心講課的框架底本,借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鄭振鐸編著的...
2012年9月19日星期三
梁文道:拯救華文(《文章》序)
›
去年來吉隆坡為花蹤文學獎做評審,同時還講了一點關於馬華文學的看法。講完之後,一位中學生過來找我,他想知道有什么值得一看的馬華作品。頓了一頓,我才回過神來,便問:「應該是你介紹本地作家給我,怎麼會輪到我來告訴你有那些出色的馬華作家呢?」他有點不太好意思,解釋這是學校裡很少談到本地文...
2011年1月25日星期二
梁文道:《永遠謳歌思考--沉思錄》導讀
›
《沉思錄》是由古羅馬的哲學皇帝馬可.奧理略(121-180年)所著,共十二卷,是一個皇帝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札記,後世則視此書為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作。《沉思錄》書名是由後人所取,因為奧理略並沒有想過要出版這本作品,這本書是留待自己用的──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說話跟懺悔、發自內心的一種靈性...
2010年9月7日星期二
梁文道:楊照的倫理寓言(《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1》推薦序)
›
一 《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這個書名嚇人一跳,因為它似乎太過煞有介事,道德說教的意味太濃,保守、傳統而且古老,幾乎不像是任何一個現代評論家會喜歡取用的名字,尤其不像楊照著作的書名。畢竟,他是一個生活在當代社會裡的知識分子,而且受過完整的高等學術訓練,他應該深知任何想要教化人心...
2010年1月8日星期五
楊照:「有我之境」的私密閱讀(《我執》台灣版序)
›
我將梁文道的《我執》看作一本極其獨特亦極其深刻的讀書筆記。 不只因為梁文道是個認真、傑出的讀書人,而且他在書中明白警告: 「如果一個人受過嚴格的文學理論訓練,對於亨利.詹姆斯的小說是為了補償自己對女人的虧欠這種說法,應該是要嗤之以鼻的。因為根據理論提供的常識,作者的實際生活和...
2010年1月7日星期四
舒國治:香港有個梁文道(《我執》台灣版序)
›
【聯合報】香港有個梁文道,他寫文章、論時情、觀看世界皆有獨造。我禁不住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同時也佩服有人能做得那麼出色、那麼妙。 我實知他不多,雖我識他亦有十來年。只不過其間沒機會見上幾面,但每回見面卻又聊得極愉快極豐富。 但我真不夠資格談他。先別說我的學問不夠;再者我看...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梁文道:為什麼需要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我讀》序)
›
很多讀者都對我選書的範圍很有興趣。因為面對大眾講書,所以我選書往往有特別的考慮。誠然,好書那麼多,值得談的事那麼多,我們怎麼可能把所有市面上大家看到的、有意思的、值得注意的書都一一介紹一遍呢? 之前一個很好玩的讀者說,梁文道,你是一個文痞!他認為我介紹的書總是偏向人文性,沒有...
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梁文道:回到台灣的我(《我執》台灣版自序)
›
曾經,幾乎每一個香港寫作人都渴望在台灣出書。因為那意味著更優雅的書籍設計,更專業細緻的編輯效果,更大的市場,以及更佳閱讀品味群體的認同。尤其像我這種曾經在台灣住過,和此地有特別緣分的人,「回台灣出書」是一個回到伊甸園般的反覆出現的夢。可是我必須坦白告訴台灣的讀者,這樣的時代也許已...
2009年12月20日星期日
梁文道:但少閒人(舒國治《理想的下午》序言)
›
「若選擇住,我不會選紐約。……最主要的是它太抽象。……我常想,有人喜歡它,便因它抽象;這是紐約了得之處,太多的城市做不到它這點。而我,還沒學會喜歡抽象。」 「日本是氣氛之國,無怪世界各國的人皆不能不驚迷於它。」 「英國的全境,只得蕭簡二字。而古往今來英國人無不以之為美,以之為德;...
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梁文道:《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序
›
在我幹過的所有文字活裡頭,我最恨採訪。之前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調查受訪者的資料,構思可能的問題;之後還得費更多的工夫去把錄音轉成文字,反覆修繕其中的空白與缺漏。加上實際訪談的時間,這大概夠我寫出一整週的專欄有餘了。 可是,我還是一個月接著一個月地替《讀書好》做完這一系列的訪問。而...
梁文道:允執厥中(《重新發現社會》序)
›
有一種書會令人產生幻覺︰一路看下去,你會以為這本書其實是自己寫的。因為它談的課題,恰巧是你最想談的;它走進那個課題的取徑,恰巧也是你自然而然會選上的那條路;甚至它的語氣,它的說話方式,也和你內在的聲音一致,恍如己出。接著,你難免自責︰為什麼是別人寫出了這本書,而不是自己?為什麼我...
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鄧小樺:梁文道《我執》序言 - 星辰也有憂鬱的影子
›
現在我們已經這樣認為,將來的歷史也必會如此記載:梁文道是中國公共知識份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兩岸三地的各大報刊、電台及電視台,為傳播知識和理性、匡正時弊做著無數工作,真的,每當感到世界失去理性時看到梁文道的文章,我就覺得慶幸與他生於同一時代。他的生平簡史,早有書面和網上的訪問記載...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梁文道:契訶夫在薩哈林島/<我執>跋(西伯利亞的白蘭地)
›
那年夏天,是香港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學校不再上課,或者說,每一節課都成了歷史課,平素昏沉呆板的老師這時都成了大演說家,站在桌前慷慨激昂,目光含淚。寫字樓不再上班,大家圍在收音機旁,老闆不只不指摘,還走出來下令:「開大聲點!」一室肅然,鴉雀無聲,只聽到紙頁偶而翻動。都已經到了這種時候...
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梁文道:一位台灣人類學家的香港廚房課(《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推薦序)
›
【飲食男女】一頓晚飯一個人花一千元港幣到底是太貴還是太便宜呢?這得看你是從甚麼角度來看這頓飯了。假如你是一般食客,你或許會覺得這簡直是窮奢極侈;但你若是一個餐飲業的行內人,你可能就會認為這一餐的取價恰到好處,甚至物超所值了。 莊祖宜就是如此一位內行人,全靠她,我才知道香港星級...
2009年2月12日星期四
梁文道:自由的滋味(《噪音太多》序)
›
一、另一種音樂的自由 我永遠記得那個傍晚。因為一道出口在天色漸陰漸沉之際為我敞現,生命自此有異。 當時還在台灣,我是個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正逢周五,可以從宿舍回家過周末,依例得從學校搭車去西門町一帶的食店和唱片店間逛,用有限的零用錢在一本小說與一卷錄音帶之間精猶豫躊躇。那天...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梁文道:江山不幸詩家幸(《常識》自序)
›
除非你是梁啟超,有一支生花妙筆,能夠痛快淋漓地把四萬萬人的心底話都寫出來,或者是林行止,香江第一健筆,能日日筆耕,每年一本集子恰恰就是整個時代的記錄;否則,把時事評論結冊出書又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技術上有難度。時事社會評論永遠都是一種介入,這種介入性格通常都能反映在文字裡頭。例...
2008年7月20日星期日
梁文道:正常讀者(《讀者》自序)
›
英國評論雜誌《Prospect》在2008年初的時候做過一個特輯,找來一批人評選去年最被高估和最被低估的事物,其中當然包括了書。一位記者選了加拿大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Taylor)的《世俗年代》(ASecularAge),他認為一般媒體都忽視了這本書的價值。查爾斯?...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