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梁文道:敢打硬仗的拆遷部隊下(戰爭的隱喻二之二)

【觀念】新中國官員的眼中,似乎甚麼都能變成戰爭。所以我們才會時常聽到他們把災後搜救工作形容為一場「硬仗」,把治安問題形容為必須克服的「關口」,把城市建設的成果形容為「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甚至把經濟發展形容為一次事關生死的「大會戰」。然後,一支「戰無不勝」的政府團隊自然就是一隊「勇悍的精兵」了。

想當年,共產黨的確是在馬上得了天下,因此一整套行伍語言也就順理成章地傳承下來,從打擊階級敵人開始,一直打到今天的「發展難關」。然而我們也都曉得,馬上治天下是要治出問題的。戰爭隱喻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它不是一種價值判斷,而是一套有關效果的框架;它不必過問一場戰爭的必要,只需要關心萬一開打的話應該如何打贏;它不必討論敵人是否真正是敵人,只需要專心一意地消滅掉它就行了;它不必估量一場戰事帶來的各種影響,只需要完成一個設定的目標。換句話說,戰爭隱喻的視野極其狹隘;如果把它套用在複雜多變的政策擬定與執行之上,它會得出甚麼樣的結果呢?

且以經濟發展為例,這本是一項牽扯到極多種因素極多種後果的龐大課題。假如一個領導只把它看成是場「硬仗」,根據目標不可太過複雜的原則,他不能想得太多,唯有提升GDP才是最重要的,至於甚麼環境後果、社會成本以及利益分配等問題全都可以暫時擺開不論。又由於戰爭只知分出勝負,所以現實社會裡頭種種利益的平衡也該甩在一邊;所謂「共贏」,在戰爭裡面根本是不可思議的。再加上戰役是一場場地打,故此它又很能配合目前地方幹部流動調換的特點,不用去想太長遠的未來,但求短期內交得出可人的「戰果」。

凡是戰爭,皆有敵人。放在拆遷這種事情上,敵人當然就是抗拒拆遷的居民。為了達到戰勝的目的,這些居民不再屬於政府應該服務的人民,反而變成了完成一個計劃的阻礙,必欲去之而後快。將拆遷理解為戰役,官員也不再是人民的公僕,而是一支「敢打大仗、勇打硬仗、善打勝仗」的精銳部隊,遇神殺神逆我者亡。

戰爭只是這些官員思考現實制定政策的隱喻,但它卻是一套後果非常嚴重的隱喻。它框定了他們的眼界,使得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忽略真實世界的模樣;它左右了他們的思路,使得一些應該滿足的條件變成必需拔除的障蔽。有些時候,它甚至還會真的殺人,比方說宜黃縣那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