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4日星期一

梁文道:從大閘蟹說起

【都市日報-兵器譜】太湖污染,香港人最關心的大概就是今年大閘蟹的情況了。聽來涼薄,卻也是事實,而且這螃蟹的問題不只影響了食家的口福,還有一連串蟹農、中介商、出口商、零售店與食肆的生意。最慘的是有些國際媒體也很關注太湖,很不巧地,正是在全球都把焦點放在食品乃至於一切其他中國產品安全上的時候。

前一陣子,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率團赴美經貿談判,還真是件大苦差。

因為這個談判的對手不單是面上的美國政府,更是背後那日漸龐大的反華情緒;所以吳儀等人必須兩面作戰,一面和對方官員算帳本,另一面則要軟化從四面八方襲來的中國威脅論。

平常談到中國威脅論,我們想到的總是中國軍力的擴張、中國正在搶奪美國工人的工作和中國傾銷貨物等種種不理性的指責。然而這次中美經貿談判卻隱隱出現了一種最新版本的中國威脅論,而且還是中方最難招架的一種,那就是美國農業部長約翰斯在會談首天提出的食品安全問題了。

其實早在「毒牙膏」和「有毒寵物食品」事件之前,美國學界就已開始擔心中國會不會向全球輸出問題產品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教授彼德.納瓦樓(Peter Navarro)那本聳人聽聞的新著《來臨中的中國戰爭》(The Coming China Wars)。

他設想了許多諸如中國假冒疫苗如何害死全球人民之類的可怕情況,更斷言中國的污染也將「溫柔地殺死」大家,可說是這類新版中國威脅論的代表作。

為甚麼說這種中國威脅論不好招架呢?原因之一就是人家說的並不全錯。過去幾年來,有關假酒、假藥甚至假雞的新聞可說無日無之,這是全中國都知道的事實。

中國既然是世界工廠,我們憑甚麼說那些有毛病的產品都只供內銷,好東西都全留出口了呢?

更大的難題在於產品安全的問題其實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長串的問題組合。

略過出口產品檢驗這第一關不談,中國產品其中一個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它的質量不穩定,第一批貨過關不保證以後每批貨都合格,所以許多老外現在就有大把理由要在中國產品身上施加更長期更嚴苛的質檢程序。

為甚麼會有這種情況呢?說起來簡直就像現代中國企業管理文化大分析,可以十分長篇,簡單地講就是生產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和它們背後的營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