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6日星期三

梁文道:民粹政治抬頭,黨派政治有難

【明報-港聞】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推出之後,大部分人都把焦點放在泛民主派與政府的角力之上,冷落了民建聯和自由黨等其他政治勢力。其實,如果一併考慮這些派別在政改方案公布前後的行止態勢,就會注意到泛民主派未必是唯一受到衝擊的力量,更會發現一個全新的政治局勢已經出現了。

在董建華時期,香港的政治光譜十分簡單,一端是支持盡快達致普選的民主派,另一端則是認為普選宜慢不宜快的保守派。如果從泛民主派和他們的支持者的角度去看,所謂的保守派又可以分成三股,其一是民建聯、工聯會等「根正苗紅」的親中派;其二是自由黨和其他大商家利益的代言人,最後則是董建華領導的特區政府本身。這三股力量彼此之間有不同程度的分歧和利益衝突,但都被認為是「親北京」的,意思是有連繫中央的管道,能夠掌握上意。特區政府自不待言,根本是國家機器的一個支部,最有合法性。而傳統「左派」或云「親中派」,則與北京有深遠的關係,一向也自詡最懂得和中央溝通。至於商界利益代言人和自由黨,也在近幾年來厚植網絡,有聲音直達天聽的表象。

然而到了2003年七一遊行之後,先是自由黨折翼,人人都看得出田北俊失去了中央政府的祝福。更大的衝擊則是董建華下台,一眾商界領袖中的「忽然愛國派」和被看作是北京代言人的傳統左派,竟似完全被蒙在鼓裏,渾然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是「港英餘孽」曾蔭權上位,使得很多前保皇黨要言論急轉彎,狼狽不堪。這一連串動作的信息很清楚,就是真真正正代理中央政府實行管治的不是什麼自稱「我在上面有支針」的投機分子,或者常常告誡大家要「明白中央意思」的堅定愛國者,而是有合法管道的特區政府。這個信息的正面效果是杜絕了某些人想再上北京打小報告的念頭,同時斷了很多拿「中南海消息」出來四處招搖的人的後路。香港政局的遊戲規則至此才可說是比較清明,有可循。

最大的變化就發生在政改方案公布。當大家傳聞連民主黨都不相信政府的方案會這麼進步的時候,似乎忘記了本來應該最懂中央意思的民建聯曾經提議,新增的五席功能組別要包括中醫界和中小企業。所以,對政府方案最意外的,不是泛民主派,而是民建聯。因為政府表示傳統的功能組別不應該再增加,這才是真正邁向全面普選的正確道路,而且還說這是中央政府同意的方向。民建聯居然不知道自己提出的方案原來不合中央心意!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震撼的現象!

何民建聯一向標榜要為民主普選爭取共識建立條件,怎料到自己的方案竟然比政府還要保守。他們為什麼不出來堅持自己的提議,然後反駁政府,說市民對該不該把五個功能議席交給區議員互選還沒有共識,要突然走這一大步的條件還不成熟呢?因此政府的方案不只進一步打擊了民建聯「懂得北京」的形象,還把它們徹底變成了貨真價實的保守派。經此一役,民建聯如何審時度勢重新定位,是要想辦法跟上形勢,還是乾脆堅守一種保守的立場,非常值得觀察。

接下來再看看泛民主派面對的情。其實曾蔭權政府目前的戰略很像前一陣子小泉純一郎在日本大選的做法,本來最保守最遠離百姓的執政者突然成了最貼近民心的改革 派。這當然要拜民建聯和自由黨(前面忘記提到他們,抱 歉)自動佔上了保守派位置之功,但更得注意的是政府怎樣撬鬆泛民主派的基礎。

政府方案的即時獲益者是一群現任區議員,不止多了晉身立法會的機會,更忽然擁有選舉特首的權力。這批區議員不乏所謂「少壯」民主派,在基層埋頭耕耘十多年,為大老奔走做樁腳,真是白了少年頭仍未得見出頭天。如果泛民主派否決了政府方案,對他們而言不止立刻少了一塊即將到口的肥肉,更不知將來還會不會再有這等上位良機。泛民主派中最人多勢眾的龍頭民主黨尤其要關注這個問題,它實在經不起再一次的分化了。

曾蔭權政府日後的走向很簡單,就是大搞民粹主義,和泛民主派搶民心爭民意,這才是泛民主派的最大危機。許仕仁自稱「務實民主派」絕對不止是笑話,因為政府推銷的,就是比起民建聯它固然要進取得多,比起原地踏步它更是強上百倍。政府連政改方案附帶推出的民調結果固然疏漏處處,但這種意在搶先民意的手段,畢竟是以前罕見的,足見其用心。我們當然知道區議會委任制問題重重邏輯不通,也知道泛民主派的立場才是最激進的改革派。但是政府的民意攻勢使得他們的激進變成一種不可行不可選的立場。如果泛民主派堅拒讓步,那麼下一屆的立法會和特首選舉方式就得維持原樣。在市民的心目中,政府很可能成了苦口婆心的民主推動者,而立意實現民主普選的民主派這時卻弔詭地因其「企硬」,成了「阻住地球轉」的另類保守派。政府和泛民主派角色互易,原來保守的現在很進步,原來進步的現在變得很保守固執。

泛民主派自然也可以搶奪民意,以號召遊行的方式打一場民心戰。但坦白講,以曾蔭權現時擁有的支持率和政府近來的表現(包括委任黃仁龍出任律政司)來看,這場仗會打得很辛苦,「人民力量」也不一定會很有力量。再往後推,如果政府明年硬把政改立案,送上議會表決而被否決,曾蔭權會不會真的兵行險解散議會,以小泉的方式和反對派攤牌呢?要知道民意就是民主派的最大靠山,如果在這一環上都輸給政府,它就有邊緣化的危險了。

自從曾蔭權上台,一套結合了民粹傾向的殖民地式開明專制即告登場,我們過去習慣的政治形勢和光譜劃分正式終結。向來站在主流民意那一邊的會發現自己未必可以壟斷民意,向來以保皇為己任的會發現自己未必摸得準皇上心思;整體而言是政府的聲勢漸大,各黨各派則進退維谷面臨矮化。不論是民建聯還是民主派,都必須下定決心自我更新重整勢力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