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文集
香港雜評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梁文道:這頓大餐吃不消
›
【飲食男女】很有可能是我的錯覺,但我真的感到「聖誕大餐」這四個字在香港已經漸漸少有人用了,尤其在比較高檔的場合。過去幾年,我聽到的常是「平安夜晚餐去邊度食」,或者「今年聖誕食啲乜」。小時候常常在街上看見的「聖誕大餐」似乎只留存於快餐店和茶餐廳,自恃身份較高的地方都不再愛以「大餐」...
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
搜狐訪問梁文道
›
梁文道:循大势,反大溜 問:學校教育階段的經歷對你有什麼影響? 梁文道:我上學時感覺被教育體制壓制得很厲害。上中學時我常想一個問題,小學到高中,我們12年在念的那些課本為什麼都那麼笨、那麼傻?如果說十幾歲的年紀是最好的學習時間,我為什麼要用最好的時間來讀這麼傻的東西?所以...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
梁文道:見識
›
【飲食男女】我這位朋友是個斐聲國際的鋼琴家,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跑遍全球四處巡演了(其實他依然很年輕)。又由於熱愛美食美酒,所以也順帶地吃遍全球,後來更乾脆在法國布根地置業,以收近水樓台之效。久而久之,便於鋼琴家的身份之外多得了一個美食家的聲譽,開始在一些內地的飲食雜誌上寫文章。但...
2011年12月21日星期三
梁文道:外部勢力
›
「外部勢力」這個詞我們一點都不陌生,乃至於關於它實在沒什麼可再談了。在這個看起來好像有些隱晦甚至有些客氣的名詞背後,我們大概都曉得它指的其實是誰,那就是我們早年間便已耳熟能詳的「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反華勢力」。不僅如此,許多人還進一步懂得這個名詞的妙用,很快就能導出轉移視線或製造迷...
2011年12月16日星期五
梁文道:痛與奢華
›
【飲食男女】台灣哲學家錢永祥是大家公認的華人世界「動物倫理」研究第一人。二十年前,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我們幾個師兄弟讀了他翻譯的《動物解放》(作者Peter Singer),深受震動,覺得邏輯上實在找不到再吃肉的理由,自此感到內疚,一直羞愧於自已的人性軟弱。可是錢老師自己也是會吃...
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梁文道:特供
›
【飲食男女】原來所有共產黨執政的國家都有「特供」。理論上我猜想得到,但實際上我卻要等到讀過其他國家的實例,才能醒覺這種把好東西專門供獻給領導幹部的制度並非我國所獨有。 著名的美食專欄作家布連森(Anya Von Bremzen)生長在蘇聯時期的莫斯科,從美食角度而言,那本是一...
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
梁文道:有夢想,但夢想什麼?
›
我們呼喚年輕人,年輕人也出來了,但這些年輕人也說不出什麼新東西,他唯一標榜的就是他的年輕。 一 許多在中國的外國觀察家有一個簡單的推理:一個國家如果開始了市場經濟,那麼在這個市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必然會成為民主運動的主力。 這是一個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今天看來...
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
梁文道:法國人喝酒的方式影響了全世界
›
在香格里拉酒店等了沒多久,戴著標誌性黑框眼鏡的梁文道就出現在我們面前,看上去他比在電視上更加紳士、謙和。 打開一瓶呂東家族的CHATEAU LA LOUVIERE 2003年份酒,梁文道說,「這酒聞起來很新,保存得很好。2003年的木塞能保持得這樣很不錯。不過我真的很久很久很...
梁文道:百年老店(老店二之二)
›
【飲食男女】回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剛剛開始背着包在大陸到處跑的時候,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去拜訪各地所謂的「百年老店」,嘗嘗他們那聞名遐爾的拿手好菜。之所以要在「百年老店」這四個字前加上引號,而且輟以「所謂的」這個有點保留又有點不太客氣的形容詞,是因為跑這一圈下來,我發現絕大部...
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梁文道:保守(老店二之一)
›
【飲食男女】在台灣散文大家唐諾的《世間的名字》裏頭,有一篇叫做《拉麵師傅》的文章,寫日本拉麵師傅寫了大概有一兩萬字。只不過是拉麵師傅而已,真值得花去那麼長的篇幅嗎?當然值得,因為他要寫的其實是日本拉麵廚師身上的那股精神,寫他們如何一絲不苟、全神貫注地與一碗麵「對決」的態度。這種態...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梁文道:搵食艱難(採集時代之四)
›
【飲食男女】在擴及全球的「佔領華爾街」運動裏頭,有一句古老的口號:「想像另一種可能」。這句話古老,但是特別美,同時又特別難。正如斯洛文尼亞思想家齊澤克(Slavoj Zizek)所說的,我們今天只要有錢,就可以放任想像隨便拍一部關於地球末日世界毀滅的電影;但是我們卻很難想像資本主...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梁文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人
›
Q1:你說過你不喜歡做電視,但是你又一直在做電視。你是如何做到在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情之間自如調整自己的? 沒辦法,就像大部分人一樣。就功能來說,我認為電視和報紙、雜誌是一樣的。我不喜歡電視的一點是,電視會把人的語言、動作呈現出來,就容易出現表演的成分。人們以為看到的這個人就是...
梁文道:「別惹麻煩」
›
1987年的蘇聯仍然無法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但是許多媒體的尺度之寬,已是「斯大林時代」的過來人所無法想像的。當時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是經濟自由化,甚至也不是政治改革的進一步擴大,而是既抽象又飄渺的道德問題。讀者紛紛給報紙雜誌寫信,宣稱他們再也受不了週遭社會「良心上的斷裂」。安東諾夫...
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
梁文道:食飽就瞓(採集時代之三)
›
【飲食男女】採集不只是一種潮流,它根本是人類獲取食物的原始狀態。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前,早在人類還沒懂得耕作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過的就是一種漁獵加採集的生活。根據流行的習見,那個年代人類生活艱苦,不只衣不蔽體,而且茹毛飲血,吃得很不健康。活在曠野密林之中,每天想的就只是生存,完全沒有餘...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梁文道:世界上最難得的食材(採集時代之二)
›
【飲食男女】自從「鬥牛犬」(El Bulli)暫停營業,哥本哈根的「Noma」也許就是地球上最火熱的美食目的地了。雖然「Noma」的主人Rene Redzepi也曾在「鬥牛犬」阿德里亞的手下工作過,但據說他倆的廚藝觀念大有不同;後者以令人吃驚的科學技巧重塑各種傳統菜式和材料,讓它...
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梁文道:野性的呼喚(採集時代之一)
›
【飲食男女】在一間好學校度過童年,是我這半輩子其中一件最幸運的事。那家小學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環境和位置,前臨台北淡水河口,背靠以墳地著稱的觀音山,好一片安寧靜謐的綠水青山,讓我自小親近郊野自然,學到不少東西。比如說甚麼植物可以現摘現吃,甚麼花你連碰都不能碰。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知識,...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梁文道: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樂
›
編 :從週一到週五,每天傍晚5點多,只要你把電視頻道轉到鳳凰衛視中文台,就會在一直輕快琥珀的小提琴曲之後,見到一個理著光頭,戴著框架眼鏡,衣服逃不開黑白灰三色的男子走進屏幕。他軸上總是捧著一本書,裡面貼滿了各種顏色便簽。他會在接下來短短8分鐘裡,侃侃而談這本書和由書引發的思考...
2011年10月26日星期三
梁文道:香港人真是愛革命(《港澳檔案中的辛亥革命》)
›
在十多年前的時候 ,我讀一些很奇怪的革命歷史的書籍裡面,慢慢發現原來香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時候,真的是個很獨特的環境。那個環境原來是跟整個東南亞的革命情勢有關,我講的可還不只是辛亥革命。包括越南的獨立運動,他早期很多成員都在香港活動,應該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越共的第一次黨代...
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梁文道:算賬
›
【飲食男女】今天在中國做生意,最要緊的就是膽量,尤其要夠膽定價。前陣子認識了一個市場營銷高手,他曾經做過一家新創立沒多久的白酒品牌,如今這個牌子已經穩站市場前列,成了馳名高檔貨。他說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咬住貴州茅台不放。 無論去到那裏,不管一瓶茅台要賣多少錢,總之這款新酒就...
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
梁文道:公關危機?
›
本來不想再說唐英年了,免得人家以為我是梁振英的「支持者」(「支持者」,多麼奇怪的說法,他倆用得著我們的支持嗎?)不料唐唐活得燦爛,自動奉上源源不絕的話題以解市民永日之困悶。最新一則自是轟動全城的緋聞事件。 婚外情到底會不會影響一個政治人物的前途呢?這得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是講...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