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二○一五年已經過去了。回看過去那一年,關於餐飲的眾多文字裏頭,葉朗程先生對半島酒店法國餐廳「Gaddis」的批評,大概算是比較有迴響的一篇。倒不是因為我們全部香港人都幫襯過那間名店,於是在葉先生的意見裏找到共鳴。恰恰相反,那是間絕大多數人都不曾光顧,但又頗有些人至少耳聞過的老牌高檔名店。
我們可能聽說過它的悠久歷史,聽說它冠蓋雲集,聽說過它曾是「蘇伊士運河以東最好的法國餐廳」,聽過不少名人美食家對它的稱讚;還聽說它是少數至今依然堅守服裝規定的老派食肆,男士不得腳踏運動鞋,不得不穿西裝外套。正因為它就和半島酒店自身的形象一樣,壯麗威嚴,對無數庶民而言,彷彿它大門口的綠色勞斯萊斯車陣是塊告示,上頭用隱形墨水寫着「內有惡犬,閒人免進」;所以我們看了葉先生的文字之後才會特別爽。甚麼?原來種種傳說中為了維護老派優雅氣氛的規定,真的只限我等平民?原來,只要「大劉」帶隊,唔好話波鞋 T恤,幾個嘩鬼一樣入得,仲要坐正中間大枱,慌死你見佢唔到。原來,它真的和大眾想像的一樣snobbish。這,恐怕正是葉先生那篇文字廣受議論的潛在原因。
這又讓我聯想到去年還有一事,似乎並非無關,那便是「鏞記」爭產官司的終局。「鏞記」比起「Gaddis」,當然親民得多,至少它有外賣飯盒。可是在大家剝着花生看戲的時候,會不會又有點看一切名門內訌爭奪祖產時的那種詭奇快意呢?因為「鏞記」就算再可親,也畢竟不是美心,它的出品是講等級的;大家都知道,你在地下堂食與你上四樓雅座,那是廉航經濟艙和Ethihad頭等套房的分別。於是「鏞記」便和「陸羽」、「福臨門」,以及曾經的「新同樂」等「名人飯堂」一樣,成了本港中菜當中的「Gaddis」,一樣有名,一樣有名地Snobbish,見低不至於踩,但見高一定會拜。於是它一出事,大家就當睇戲,睇佢仲會爆出幾多衰嘢。
你可以說這是憎人富貴,心理扭曲,去不起「Gaddis」和上不了「鏞記」四樓,所以就願見到它們被人糟質。但比較悲慘的是另一面。今天自命識飲識食的新一代網絡食家,似乎也不賣它們的賬,甚至開始覺得它們irrelevant。追新逐浪,自然輪不到這些老字號;要說想吃本地最好的法國菜和粵菜,可能它們也未必會出現在大夥心中立刻浮出的十大名單之內。
就拿一到香港,就立刻成為新一代foodies寵兒的米牌指南來說好了。「鏞記」在裏頭星都唔星,而且它以燒鵝成名,偏偏卻讓從大埔殺入中環做街坊的「一樂」扒頭,這叫人情何以堪?更難受的大概是「Gaddis」,米牌指南你可以說它是法國口味,唔識欣賞中菜博大精深唔出奇,那人家評法國菜總行了吧。可惜,從前在本港無可置疑當法國菜老大的「Gaddis」,竟然從來不曾得過那怕一顆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然,我也說過N次了,米牌星星不可盡信,說不定這兩大本港餐飲元老就是和它八字唔啱。可是我卻懷疑這背後會不會還有一股新的潮流湧動,所有的昔日貴婦,都正面對挑戰。並不是它們退步了;也許它們一直還在做着自己擅長的事,並且做得還是和從前一樣地好。只是有些東西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