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星期三

梁文道:一陣𤓓味(如何寫臭一家餐廳之一)

【飲食男女】最近我在一本英文書裏看見幾條粵語用字的解釋,說的全是我們用來形容臭味的字眼,不妨照抄下來,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得出它們原來的中文正字是甚麼:

「suk1 the bacterial smell of spoiled rice or tofu.」
「ngaat3 the ammoniacal smell of urine, ammonia.」
「yik1 the smell of rancid or oxidized oil or peanuts.」
「hong2 the stale, rancid smell of old grain(uncooked rice, flour, cookies.)」
「Seng1 fishy, bloody smell.」
「Sou1 musky, muttony, gamy, body odor smell.」
「lou3 the smell of overheated tires or burnt hair.」

非常慚愧,身為香港人,以粵語為母語,但這幾個字我雖然都曾說過聽過,卻有三四個字實在不懂得該怎麼寫,例如時常用來形容尿臊味的「ngaat3」;我是上網查字典,才曉得它的正字是「餲」。又如「suk1」,平常我們都寫成「縮」(也就是「酸縮」的「縮」),但我很懷疑這或許不是正寫。七個字裏頭,我有把握寫對的,不出三個,可見本土教育受得不夠,實在沒有當真正香港人的資格。

但萬一你不只不能寫出正字,甚至還猜不出那七則拼音究竟對應的是甚麼,倒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這說明你很年輕。根據這本書的作者,愈是年輕的香港人就愈不懂得使用這些形容臭味的字詞;而且原因非關本土,卻是種普世的趨勢。

這本書的名字是《The Language of Food》,作者Dan Jurafsky是史丹福大學的語言學教授,曾經在香港學過粵語,乃「神經語言程序學」(NLP)領域裏的紅人,近年帶領團隊研究人類語言和食物的關係,成果之一便是這本既有趣又有益的好書。研究過中文的他發現,比起歐洲語言,中文本來就有相當豐富的描述味道的字眼,尤其粵語。特別是在形容不好的味道的時候,廣東話簡直是五花八門,隨手就能舉出那七個例子。可惜這些字詞大多漸漸為人淡忘,新一代不只不會寫,而且也不會用了。為甚麼?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無論何種語言,人類本來就有很多描述臭味的字眼;相反地,形容好味道的字就要少得多了。可是隨着生活的城鎮化,公共衞生的改善,以及塑料包裝的普及,我們居住環境與前人大不相同,於是我們能夠聞到的臭味種類也就變少了,或者至少對它們不再敏感。接下來,就是嗅覺官能的退化,老祖宗可以輕易辨認出來的古怪氣味,我們怎麼樣都感覺不到。這種退化,甚且和基因相關,是某些分管嗅覺的基因聯繫「關閉」了的結果。如此一來,自然也就失去了使用那些古老字詞的基礎,於是「縮」也好,「餲」也好,便逐步成了陌生的生字。換句話說,這不是我們香港獨有的現象,不是我們太過忘本,而是全球發達地區的大趨勢。

然而,這裏還是有個問題,那就是為甚麼人類會用更多不同種類的字詞去表達臭味,卻對令人愉快的氣味比較孤寒呢?莫非真是應了Jurafsky教授引用的那句托翁名言:「幸福的家庭全都相像,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