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梁文道:月餅能當甜品嗎?(為甚麼中國菜沒有甜品二之一)

【飲食男女】甜品果然是用另一個胃來消化的。所以無論吃得有多飽,要是正餐之後來了一道甜品,我也還是吃得下的。特別是豐盛大餐,如果欠了甜品,我就總覺得它好像少了點甚麼,一頓飯似乎因此未能完成。既然甜品這麼重要,為甚麼足以傲世的中國菜卻好像沒有多少上得了餐桌的甜品呢?這不只是我的偏見,而且還是許多食家的共識,劉健威兄就寫過好幾回這個問題,批評中菜對甜品的漠視。正是由於選擇原本不多,所以香港發明的楊枝甘露才能紅遍大江南北,幾乎甚麼菜系的中國餐館都能見到這款甜湯。同樣道理,中餐廳往往要不是在結尾時送上一盤切片水果,就是推出一列包含雪糕在內的西式甜品,因為我們真的沒有太多招式可用。

但仔細再想,就會發現這真是一件沒有道理的事,難道中國人就真的不愛甜食,不懂得創造口味帶甜的東西嗎?當然不,我們在上個月才吃過的月餅就是甜食,而且花樣不少。廣東人的老婆餅,北京人的驢打滾,浙江人的豆沙糉,這豈不全是上佳甜食?問題只是我們很難在尋常正餐吃過之後還要多來一份老婆餅和豆沙糉罷了。不只是吃不吃得下的問題,更是它們適不適合當做菜後甜品的問題。想像一下,筵席之上,你連炒飯都吃過了,你還會想要豆沙糉嗎?換句話說,我們有很多甜食,只是它們多半很難放進正餐之內而已。

Dan Jurafsky的《The Language of Food》我已經在這裏介紹過好幾回了,但我還是忍不住要再說說它,因為這本書實在是近年飲食文化類書中的佳作,幾乎每一頁都有教益,其中一章的題目更是《Why the Chinese Don't have Dessert》,正好解決了中國甜品的謎題。

這位語言學家建議我們把不同的食制看成是不同的語言,就像語言,各地菜餚也有它們自己的文法,它們規定了一個食制內各種菜款、調味,以及烹調技術的組合方式。就拿上菜的順序來說吧,今天美國人的一頓正餐通常包括了頭盤、主菜,和甜品,法國人往往在主菜和甜品之間多加一道芝士,意大利人則傾向在主菜之前另上一盤pasta。這些順序就像句法一樣,不能亂來,正如英文的動詞總在名詞之前,eat chocolate不能變成chocolate eat,意大利菜的pasta也絕對不能在吃過甜品之後才上桌。

但無論這幾種西方食制的文法有多不一樣,它們也還是彼此接近的。例如甜品,它一定得放在一餐飯的結尾,甚至「dessert」這個字就已包含了收尾的意思。「dessert」來自法文的「desservir」,原意是「to de-serve」,指的是把之前放在桌上的東西端走。也就是說,一頓大餐吃過,魚蝦牛羊等各款菜餚這時候都可以拿走。然後清一下桌子,就能上些甜品點心了。所以今天的西餐廳侍者總會在主菜之後稍稍整理餐桌,講究些的更以一柄銀匙掃去桌面上的麵包殘渣,以待甜品上場。這真是字面意義上的「to d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