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7日星期一

梁文道:睇莎劇要食生蠔

【飲食男女】每屆世界盃之後,體重都會稍有增長,這自然是消夜太多,睡眠太少,新陳代謝不良的後果。但看球要是不伴零嘴,這體驗又怎能圓滿呢?所以我依然不顧一切地熬夜,不顧一切地啃下一大堆垃圾食物,甚麼都不管了,只要不發心臟病就好。

說起來,我看電影倒是沒有零嘴的習慣,手邊頂多就是一杯解渴的飲料。除非看的是《變形金剛》這類電影,不斷變形,不斷爆炸,心腦皆派不上用場,整部戲的重點,純粹就是從視網膜到大腦皮質的生理反應;這時候,爆谷薯片便是最合適的口舌伴侶了。

至於舞蹈、戲劇和古典音樂會,那就不是你想不想吃零食的問題了,而是你還想不想在劇院裏頭混的問題。人家都已經說是「表演藝術」了,多麼嚴肅的事情,你又怎麼可以放肆?

然而莎士比亞,這個人類世上最偉大的文學天才,劇場藝術中的王者;當年第一代看他作品演出的觀眾卻在劇院留下了打碎的啤酒瓶、吃剩的果核,以及一堆堆刮挖得乾乾淨淨的貝殼。

這個發現,我是在大英博物館前館長Neil MacGregor的新著《Shakespeare's Restless World》裏看見的。趁着莎翁四百五十周年誕辰,這位最擅長用物件說故事的歷史學家(前著是《一百件物品中的世界史》),再度祭出二十樣東西,藉此展示莎士比亞那個時代的英國風貌。這二十種物件的其中一樣,是隻在「玫瑰劇院」(當年上演莎翁作品的倫敦劇院之一)遺址找到的叉子。

四百五十年前,伊利沙白時期,英國人吃東西靠的還是手指,叉子十分罕見。使用叉子的人通常會被視為「扮晒嘢」「懶有型」,使用叉子的男人更會被看成是娘娘腔,沒有雄性氣概。不過,從意大利傳過來的叉子的確開始在上層社會流行,是種身份高貴的象徵。由於太過高貴,所以叉子就和以前中國人使用的象牙筷一樣,多半是私人物品,雕飾精美,而且隨時帶在身上,預備走到哪裏就吃到哪裏。例如這隻在老劇院遺址地下挖出來的叉子,把柄處就刻了物主名字的縮寫「A.N.」。這個「A.N.」應該就是個有財勢有地位的人,他帶着叉子來到劇院,一邊看《哈姆雷特》,一邊用它在點心盒裏叉着甜點吃(根據猜測,所謂的甜點很可能只是薑餅一類的尋常餅乾)。看完戲,也許心情太過激動,便把這隻造型優雅的小叉忘在了劇場。

我們知道,莎士比亞的作品雅俗共賞,那個時代看戲的觀眾也是三教九流,從皇室成員到販夫走卒都會坐在同一個劇院裏頭看戲,乃真真正正不分階級的社會凝聚劑。那個時代看莎士比亞就和今天看《變形金剛》差不多,是大眾娛樂,劇場中同樣有個「小賣部」,只不過規模更大、花樣更多。

首先,那是一連串的小食檔,就在劇院當中,看戲的過程裏可以隨時走來走去買東西解饞。他們喝的飲料主要是啤酒(beer)和「ale」(姑且譯作「麥酒」。雖然我們通常都把它歸在啤酒家族之內)。刻意區分「啤酒」和「麥酒」,是因為它們的消費方式不同。啤酒是一杯杯在桶裏倒出來的,麥酒則是封好在瓶子裏頭按瓶出售。當年最常被人抱怨的劇場噪音,正是觀眾開瓶喝麥酒時所發出的氣泡聲。

至於小吃,就比較讓人意外了。花生果仁瓜子都和現在差不多,水果乾果也還不算離奇,重點是各式各樣的螺貝類食品;它們居然是看戲觀眾最歡迎的零食,生吃煮熟都行,一邊用小刀剝殼一邊吸吮,吃剩的外殼就直接扔在腳下。所以現在的考古學家總能在倫敦各個劇場的原址找到一大堆碎殼。在這所有貝殼之中,數量最大的,居然是蠔殼。因為生蠔是當年最常見,也最廉價的貝類海產,沒人會半打半打這麼小氣地買,要買起碼一斤斤地算。這叫做大眾食品,和「A.N.」吃的薑餅有着天與地的距離。

我們現在看表演,愈是高級就愈不能吃東西。四百五十年前的倫敦勞動階層,卻在欣賞莎劇的時候開蠔。這同樣是天與地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