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好吧,我們知道了加拿大人的開放和友善,也曉得了溫哥華飲食的倫理傾向;他們保容各種技巧和調味的風格,身體力行地關注環保與本地農畜業的健康。但,對許多把享受當成飲食生活最大要素的老饕而言,重點始終在於味道。那些不傷害生態環境,不製造多餘碳排放,又可以使本地社群更緊密,讓地方經濟更活躍的食材;它們真的好吃嗎?
那天在卑詩省最重要產酒區Okanagan的一個農莊裏,我一邊嚼着本地製造的火腿,一邊思索這個問題的意義。因為同行的友人叫我比較這些火腿,以及舉世知名的西班牙黑毛豬火腿,他想瞭解當地農民引以自傲的產品是否真有他們所說的那麼棒。這個比較的前提自然是把號稱「天下第一」的西班牙火腿當成了黃金標準,以之衡量天下同類。然而,這樣的比較公平嗎?不同地方的火腿,豈不該有不同的風格?你如何能拿蜜汁烹煮過的金華火腿去和配酒生吃的西班牙火腿比較?又如何在相對淡雅的巴馬火腿與鹹香嚼勁的西班牙火腿之間分出高下呢?
更重要的是,一切這種比較,以及隨之伴生的種種「天下第一」,其實皆係我們城市人觀點的產物。在我們這種不事生產的現代都會裏頭,全球各地的食材都能藉着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達到你的餐桌;在那些花得起錢常坐飛機的旅客眼裏,甚至整個地球就是他的飯桌。只有在這種情況底下,見多識廣的食客才能輕易評比甚麼叫做天下第一。就像葡萄酒,在海運物流不如今天這麼便利的時代裏頭,是出不了Robert Parker這種人的;即使真有這麼一個儍子為了飲酒走遍世界,他的評論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
從前,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能被迫「慢食」,吃自家附近的食材,喝自己家鄉的茶酒,而且就在自家天候與地理為背景的環境之下吃喝。就像我們那天,坐在Okanagan一座農莊中間的木造小舍門外,上頭是北美西岸的夏末艷陽,四周吹來乾燥而涼爽的微風。我們吃到了剛從田裏拔下來的本地「祖傳番茄」(Heirloom Tomato),它們不能久藏,所以也很難運得出去。我們還開懷大嚼自己親手摘回的玉米,不經烹調,甜美多汁,要是在日本高級餐廳,大概就會被切成小段珍而重之地墊在和紙上頭奉客。我們喝到了冰得正好的白酒;就像所有年輕的酒區,這裏的葡萄品種多得叫人眼花繚亂,連瑞士特有的葡萄也種,因為他們還在實驗哪一個品種最適合本地的風土。
然後你問,這些東西到底有多好?我想了一會兒,聽到蜜蜂在耳邊嗡嗡,又聽到一隻白頭鵰鷹掠過右側崖壁時的鳴叫。我想我實在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因為此刻,我不在香港,沒有一家高級的飯館當背景,也沒有羅列了世界各地名字的餐牌和酒單。只有在這種現代的、全球化的抽象環境之內,我們才能盲試各國產酒,才能抽象但又絕對地評比全世界的火腿、番茄與玉米。但在這樣一個地方的、具體的農地之中,我一點也不關心桌上這些東西是不是「天下第一」這樣的問題。因為這一切剛好,恰如其份地好,我享受這種具體的好。就像從前在流浮山吃蠔,在元朗吃到了新鮮的苦瓜;那時候,你會無聊地想起法國的貝隆生蠔嗎?
所謂「在地最好」,原就是這種具體的享受。我們今天在飲食上的享受,卻更多地是種抽象的享受。
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梁文道:愛港力量TVB
【蘋果日報】我們很難用TVB的劇集扮嘢,除非是政客,想用一兩句台詞來扮親民。但無論如何,有些劇集你還是要看的,例如《天與地》,或者剛剛結束的《衝上雲霄》,因為這些劇集成了社會現象,就算對TVB的成見再深,我們也很應該為了一種社會學的興趣來觀察它們,看看香港人這麼喜歡討論它們的理由。有些社會學家的精力特別旺盛,例如呂大樂、趙永佳、和梁款,以我所知,他們真是連一部TVB劇集都不放過,幾乎到了汁都撈埋的地步。使我十分懷疑他們到底是真的愛上了TVB,還是太過熱愛香港(因為香港人很愛TVB,為了瞭解香港人,所以不得不愛屋及烏,連帶地愛上TVB)。
不是開玩笑,有些TVB劇集還真的成了你對香港有多忠誠的試金石,特別是《天與地》。那一陣子,當人人都把「This city is dying」掛在嘴邊的時候,就有朋友指責我說:「未睇過《天與地》,你仲係香港人嚟嘅?」嚇得我趕緊追了幾集。不過回頭再想,我為什麼要用一部電視劇來證明自己和這座垂死城市的關係有多親密呢?更何況它的收視率這麼低,我大可以辯稱自己就是那沒看過《天與地》的大多數香港人中的一份子。哦?This city is dying?我哋班「沉默大多數」一啲都唔覺噃。
號稱是近年最有創意最好看的TVB劇集,居然得到了這麼一個叫好不叫座的下場。這是個什麼城市?思過半矣。好在我們這個時代花樣夠多,受夠了TVB劇集的罐頭音樂和不動大腦的場面調度,你大可以在網上尋找外援。
當然還可以為TVB抱冤,他們天天趕製的低成本流水線產品,又怎能拿去和HBO這樣的美帝國主義比拼呢?人家用不着每天播出,人家耗資鉅大,人家佔有全球市場,我們呢?沒錯;可是我憑什麼體諒TVB?我只是想看電視而已,又唔係同佢有親,又不是社會學家。就好比你支持本地足球,我很尊重你對本地足運的熱情,但你也沒有理由阻止我迷上巴塞吧?
還有人說,TVB的工廠製作再爛,也能磨煉出一個演員的演技。從梁朝偉到張家輝,哪一個不是天天演爛戲演出來的本領呢?但請相信我,他們全都想用今天的成就來讓你忘記他們在TVB的不堪過去。張曼玉也不會希望你只記得她演過《開心鬼撞鬼》。
不是開玩笑,有些TVB劇集還真的成了你對香港有多忠誠的試金石,特別是《天與地》。那一陣子,當人人都把「This city is dying」掛在嘴邊的時候,就有朋友指責我說:「未睇過《天與地》,你仲係香港人嚟嘅?」嚇得我趕緊追了幾集。不過回頭再想,我為什麼要用一部電視劇來證明自己和這座垂死城市的關係有多親密呢?更何況它的收視率這麼低,我大可以辯稱自己就是那沒看過《天與地》的大多數香港人中的一份子。哦?This city is dying?我哋班「沉默大多數」一啲都唔覺噃。
號稱是近年最有創意最好看的TVB劇集,居然得到了這麼一個叫好不叫座的下場。這是個什麼城市?思過半矣。好在我們這個時代花樣夠多,受夠了TVB劇集的罐頭音樂和不動大腦的場面調度,你大可以在網上尋找外援。
當然還可以為TVB抱冤,他們天天趕製的低成本流水線產品,又怎能拿去和HBO這樣的美帝國主義比拼呢?人家用不着每天播出,人家耗資鉅大,人家佔有全球市場,我們呢?沒錯;可是我憑什麼體諒TVB?我只是想看電視而已,又唔係同佢有親,又不是社會學家。就好比你支持本地足球,我很尊重你對本地足運的熱情,但你也沒有理由阻止我迷上巴塞吧?
還有人說,TVB的工廠製作再爛,也能磨煉出一個演員的演技。從梁朝偉到張家輝,哪一個不是天天演爛戲演出來的本領呢?但請相信我,他們全都想用今天的成就來讓你忘記他們在TVB的不堪過去。張曼玉也不會希望你只記得她演過《開心鬼撞鬼》。
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梁文道:睇電視扮嘢
【蘋果日報】十月號英國版《Esquire》的封面專題是電視,主編Alex Bilmes需要特意在編者前言解釋他的理由,因為不拿和電視劇相關的任何人物做封面,曾經是時尚生活雜誌這一行的金科玉律。據說這個規矩最早是由安迪.華荷定下的:「只要年輕,只要漂亮。電影最好,但音樂、時裝和社交圈也不錯。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領域,即使是政治,也要比電視好」。
因為電視實在太過老土,尤其是電視劇。任何有格調扮晒嘢的社交聚會場合都不應該提起任何一部電視劇。你能想像在佳士得的拍賣會場,衣香鬢影,華光流彩,當大家在會前小酌雞尾酒和香檳的時候,一個長得很像鄧永鏘爵士的男人走過來問「你有看昨天晚上的《神槍狙擊》嗎」?
相反地,偶而不經意地,語帶歉意地向人透露自己從來不看電視,才是品味的保證(最好是連電視機都沒有,以免它破壞了清水混凝土牆的簡約。萬一有人問起你如何打發無聊的週末,你就說自己喜歡陽光透過窗戶打在牆上的投影)。
我就是這麼對人家說的。我不看電視;要看的話,就只看新聞,再加上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和BBC Knowledge。
但天可憐見,其實我真的很愛電視劇。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翻牆」進大陸的網站追看幾乎與美國英國同步播出的最新劇集。從《Game of Thrones》到《House of Cards》,從《Downton Abbey》一直到最新的《Peaky Blinders》,我一部都沒有放過。為什麼?因為正如Alex Bilmes所說的,看電視劇已經重新變成一件很cool的事了。
在我小的時候,活地阿倫是最好的扮嘢工具,因為他的電影讓人覺得很高級,但又不至於高級到看不懂。尤其台詞,總是一語雙關,帶着不少指涉文化和一點點不太深的文化典故。你一邊笑會一邊讚賞他的聰明,同時也讚賞自己的聰明(因為自己聽得懂那些意有所指的笑話和有教養的諷刺)。如今我卻發現,竟然有這麼多的電視劇都是這麼地聰明。不必回顧從前的《是的,首相》與《白宮群英》,今天隨手挑起一部非常大眾化的劇集如《國土安全》,也都能找到一段寫得十分漂亮的對白。而它們居然是電視劇,一種本來最不能用來扮嘢的文化產品。
因為電視實在太過老土,尤其是電視劇。任何有格調扮晒嘢的社交聚會場合都不應該提起任何一部電視劇。你能想像在佳士得的拍賣會場,衣香鬢影,華光流彩,當大家在會前小酌雞尾酒和香檳的時候,一個長得很像鄧永鏘爵士的男人走過來問「你有看昨天晚上的《神槍狙擊》嗎」?
相反地,偶而不經意地,語帶歉意地向人透露自己從來不看電視,才是品味的保證(最好是連電視機都沒有,以免它破壞了清水混凝土牆的簡約。萬一有人問起你如何打發無聊的週末,你就說自己喜歡陽光透過窗戶打在牆上的投影)。
我就是這麼對人家說的。我不看電視;要看的話,就只看新聞,再加上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和BBC Knowledge。
但天可憐見,其實我真的很愛電視劇。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翻牆」進大陸的網站追看幾乎與美國英國同步播出的最新劇集。從《Game of Thrones》到《House of Cards》,從《Downton Abbey》一直到最新的《Peaky Blinders》,我一部都沒有放過。為什麼?因為正如Alex Bilmes所說的,看電視劇已經重新變成一件很cool的事了。
在我小的時候,活地阿倫是最好的扮嘢工具,因為他的電影讓人覺得很高級,但又不至於高級到看不懂。尤其台詞,總是一語雙關,帶着不少指涉文化和一點點不太深的文化典故。你一邊笑會一邊讚賞他的聰明,同時也讚賞自己的聰明(因為自己聽得懂那些意有所指的笑話和有教養的諷刺)。如今我卻發現,竟然有這麼多的電視劇都是這麼地聰明。不必回顧從前的《是的,首相》與《白宮群英》,今天隨手挑起一部非常大眾化的劇集如《國土安全》,也都能找到一段寫得十分漂亮的對白。而它們居然是電視劇,一種本來最不能用來扮嘢的文化產品。
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梁文道:煮個麵俾你
【蘋果日報】有時候在中國北方接到香港打來的電話,嘰哩咕嚕旁若無人地談笑一通之後,才赫然發現身邊的內地朋友原來聽得懂廣東話,還好我沒說什麼太過失禮的事情。但他們為什麼會聽得懂廣東話呢?明明是哈爾濱長大的伙子,明明是在太原出生的小姑娘。答案其實很簡單,他們都是被香港流行文化奶水養大的。
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年代,我們的電影、電視劇、流行曲,以及通俗小說,統一了整個華人世界。北起黑龍江,南至新加坡,粵語這門最難學的漢人語言,硬是被我們變成了通行四處的「普通話」。不會說兩句,起碼也得聽懂三成;因為它有型有款,一句都唔識就好鬼老土啦。最令人吃驚的是,TVB劇集居然也曾有型過。
最近,內地的年輕朋友告訴我,TVB又紅了,他們都愛模仿「TVB體」。甚麼是「TVB體」?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法,它起源自兩年前某內地網站論壇上的一則留言:「我找不到男朋友,大家可不可以用TVB語氣安慰我一下」。然後得到了如下回覆:「發生啲咁嘅事,其實大家都唔想。感情嘅嘢,真係冇得強求。正所謂吉人自有天相,做人最緊要就係開心。係呢,你餓唔餓呀?不如我煮個麵俾你食」。兩年前的東西,如今又被翻叮出來,是因為有人找了數十張TVB電視劇的畫面截圖,證實「TVB專注煮麵三十年,始終如一」,勁過晒啲傳說中嘅日本壽司之神。於是風靡時下青年,大家都喜歡互相問候:「你餓唔餓呀?不如我煮個麵俾你食」。
但在電視上說三十年的「不如我煮個麵俾你食」,到底和真正煮了三十年的麵不同。後者可能會被人尊為麵神,是民間美食工藝不滅的香燈;前者卻會變成笑話,就像童年幹過的蠢事,雖不至於不堪回首,說起來卻只能邊說邊笑。那些年,我們都追過TVB電視劇。今天它居然還在煮麵。好比中學同班的小帥哥,早已老成一個禿頂凸腹的麻甩佬,但在畢業三十年的聚會大合照裡還要用手在你的腦袋後頭比出一雙可愛的牛角。
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年代,我們的電影、電視劇、流行曲,以及通俗小說,統一了整個華人世界。北起黑龍江,南至新加坡,粵語這門最難學的漢人語言,硬是被我們變成了通行四處的「普通話」。不會說兩句,起碼也得聽懂三成;因為它有型有款,一句都唔識就好鬼老土啦。最令人吃驚的是,TVB劇集居然也曾有型過。
最近,內地的年輕朋友告訴我,TVB又紅了,他們都愛模仿「TVB體」。甚麼是「TVB體」?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法,它起源自兩年前某內地網站論壇上的一則留言:「我找不到男朋友,大家可不可以用TVB語氣安慰我一下」。然後得到了如下回覆:「發生啲咁嘅事,其實大家都唔想。感情嘅嘢,真係冇得強求。正所謂吉人自有天相,做人最緊要就係開心。係呢,你餓唔餓呀?不如我煮個麵俾你食」。兩年前的東西,如今又被翻叮出來,是因為有人找了數十張TVB電視劇的畫面截圖,證實「TVB專注煮麵三十年,始終如一」,勁過晒啲傳說中嘅日本壽司之神。於是風靡時下青年,大家都喜歡互相問候:「你餓唔餓呀?不如我煮個麵俾你食」。
但在電視上說三十年的「不如我煮個麵俾你食」,到底和真正煮了三十年的麵不同。後者可能會被人尊為麵神,是民間美食工藝不滅的香燈;前者卻會變成笑話,就像童年幹過的蠢事,雖不至於不堪回首,說起來卻只能邊說邊笑。那些年,我們都追過TVB電視劇。今天它居然還在煮麵。好比中學同班的小帥哥,早已老成一個禿頂凸腹的麻甩佬,但在畢業三十年的聚會大合照裡還要用手在你的腦袋後頭比出一雙可愛的牛角。
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梁文道:大腦殖民(桎梏心靈之二)
【蘋果日報】他山之石,可以玩玉;引鑑外地經驗以衡自家得失,本是評論常見手段。只是中國言網稠密,門內的事不便多言,有心人就只好聲東擊西,老藉着窗外的風景來影射對照了。與此同時,官方也總是三不五時地揭露「美國民主的真面目」,又或者很批判很「左翼」地報道,所謂中東民主化背後的「金權政治」,好告訴國民外頭的月亮其實是方形的。
漸漸地,許多人養成了一種固定的閱讀習慣,一看到有人批評外國社會,有人質疑現存民主政制,馬上就要懷疑這些聲音背後的意圖,甚至出言痛罵這都是為當局塗脂抹粉的五毛大話:再接下來,便是網上最常見的那種夾纏不休的混戰了:「美國就算有金權的說客,起碼也比天朝好上十倍,你這個五毛趕緊回家吃飯吧」。「批評美國又怎麼樣?難道人家說的不是事實嗎?你這個洋鬼子的孫子」……
由於大家太習慣把戰場拉到境外,所以任何關於境外的觀察也就自然變成內政討論的延伸。這不只是種閱讀習慣,甚至還是思考的方法,以及一種認知世界的框架。我們再也沒法單純地就事論事,也沒法見山就是山地好好閱讀一篇文字。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論戰雙方儘管立場對立,但腦子雷同,都在使用同一套理解和思維的模式。當然,繞道外地來暗諷中國,是當前現實下的無奈之舉。當然,官方媒體最喜歡用「人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來當自己的遮羞布。然而,這種迂迴的論述方式本身就是權力扭曲出來的產物;我們又何苦陪上自己的大腦,讓它也成了扭曲權力的殖民地呢?在更根本更幽微的層次上講,獨裁與集權的可怕,不在外在的強制,而在它能深入毛細管內運作,把每一個人都變成不自覺的俘虜;就連反抗者的心靈也都跟着起舞。兩個月前,寫了一篇東西談中國遊客當街撒尿,有內地讀者罵我醜化中國美化外國;這不奇怪,本來就是大陸常態。兩個月後,再寫一篇東西談美國遊客的傲慢,卻有香港讀者認為這是幫中國遊客說話;這就比較詭異了。因為我一直以為香港不是大陸,暫時還能免疫於那種心靈的桎梏。如今看來,香港真的變了,同樣的思維方式已然南下。
漸漸地,許多人養成了一種固定的閱讀習慣,一看到有人批評外國社會,有人質疑現存民主政制,馬上就要懷疑這些聲音背後的意圖,甚至出言痛罵這都是為當局塗脂抹粉的五毛大話:再接下來,便是網上最常見的那種夾纏不休的混戰了:「美國就算有金權的說客,起碼也比天朝好上十倍,你這個五毛趕緊回家吃飯吧」。「批評美國又怎麼樣?難道人家說的不是事實嗎?你這個洋鬼子的孫子」……
由於大家太習慣把戰場拉到境外,所以任何關於境外的觀察也就自然變成內政討論的延伸。這不只是種閱讀習慣,甚至還是思考的方法,以及一種認知世界的框架。我們再也沒法單純地就事論事,也沒法見山就是山地好好閱讀一篇文字。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論戰雙方儘管立場對立,但腦子雷同,都在使用同一套理解和思維的模式。當然,繞道外地來暗諷中國,是當前現實下的無奈之舉。當然,官方媒體最喜歡用「人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來當自己的遮羞布。然而,這種迂迴的論述方式本身就是權力扭曲出來的產物;我們又何苦陪上自己的大腦,讓它也成了扭曲權力的殖民地呢?在更根本更幽微的層次上講,獨裁與集權的可怕,不在外在的強制,而在它能深入毛細管內運作,把每一個人都變成不自覺的俘虜;就連反抗者的心靈也都跟着起舞。兩個月前,寫了一篇東西談中國遊客當街撒尿,有內地讀者罵我醜化中國美化外國;這不奇怪,本來就是大陸常態。兩個月後,再寫一篇東西談美國遊客的傲慢,卻有香港讀者認為這是幫中國遊客說話;這就比較詭異了。因為我一直以為香港不是大陸,暫時還能免疫於那種心靈的桎梏。如今看來,香港真的變了,同樣的思維方式已然南下。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梁文道:倫理飲食之城(初識溫哥華之二)
【飲食男女】加拿大當然有名廚,比方說「港人之光」李國偉(Sursur Lee),他在多倫多開的「Sursur」,曾經入選各種媒體推介的全球五十大餐廳好幾年。加拿大甚至還有一片讓不少人想要去好奇探秘的飲食潮流地帶,那就是講法文的滿地可(今天跟隨大流,多數人都把它譯成了『蒙特利爾』)。
可惜這些地方我都沒去過,要將來再找機會好好探訪。如今我只到了卑詩省,尤其是溫哥華,一個亞洲移民比較多的北美西岸地區,所以我會不自覺地拿它和我比較熟悉的美國城市比較。但只要一比較,便能發現它在飲食文化上和洛杉磯等地的分別;儘管又有點像三藩市,但它實在走得更遠更徹底。
我想講的,就是溫哥華以至於整個卑詩省的慢食文化。身在溫哥華本地,反而不太容易看到他們使用「慢食」這個字眼;那是因為他們自有另一系列不同的概念和名詞,例如「一百哩飲食」。所謂「一百哩飲食」,指的就是盡量只吃一百英哩範圍內的產物,理由就和慢食一樣,是為了減少碳足迹,同時支援本土農牧業,與社區共存共榮。這本來並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新潮流,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鼓吹;可溫哥華叫人讚嘆的地方,在於它已經不是甚麼運動了,而是深入日常作息的生活方式。它的徹底,除了意大利某些城鎮外,我還未曾在第二個地方見過。
隨手在街上取一份免費飲食雜誌《Eat》,刊名下方就印了它的宗旨:「Smart, Local, Delicious」。打開雜誌,第一個廣告來自一家食品雜貨店,它的主打口號是「Your Community, Go Local BC!」。
而這張廣告推介的則是卑詩省芝士,它說:「We are proud to feature many fine award winning cheese that are produced right here in BC. Purchasing BC produced food strengthens our local economy and helps the environment.」。再看下去,整份雜誌竟然被我數出了六、七十個廣告在強調「本土」、「社群」、「有機」和「可持續」這些字眼。要是真的遇上沒法本地種植的東西,例如咖啡,那就一定會說它是百分百的公平貿易咖啡。
這還不只是大城市,就連一個人口不過五千的小鎮,那種在北美開車常常會在路上經過的山溝小鎮,你以為裏頭只有賣漢堡的Diner,結果它最大的咖啡店也全是在賣公平咖啡。他們對環境和本土的熱愛,香港人難以想像,幾乎每一家好餐廳都會在菜單上鄭重介紹哪些材料是本地生產,其鄭重程度就和香港這種貿易大城的館子要標榜自己的牛肉真是來自日本一樣。
任何一家飯館,真的是任何一家我去過的飯館,都會在菜單上海鮮的部分用一個特殊符號標示出那些菜式符合「Ocean Wise」的原則。「Ocean Wise」乃是加拿大最著名的水族館——溫哥華水族館所倡議的運動。這座水族館極受遊客歡迎,有點像我們的海洋公園;但幹的事情卻和海洋公園相去甚遠。它會以海洋生態學的專業角度,不時列出名單,告訴大眾哪一些海產可以放心食用,哪一些海產最好別碰。而菜單上那些小圓圈記號,就是為了標誌出沒有過漁危機,也不會引發生態異變的海產。這類運動全世界都有,香港也不例外;但情況通常是你有你運動,他有他做菜。可溫哥華卻到了一個幾乎全城投入,餐飲業界莫不景從的地步。我們那種跑到東京築地競購最大藍鰭吞拿來賣廣告的蠢事,要是發生在溫哥華,肯定會變成人人喊打的醜聞。
香港人這麼熟悉溫哥華,本來輪不到我這個大鄉里說話。但香港人真的瞭解溫哥華嗎?不妨來一個常識問答:請問創立於1971年的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誕生於哪一座城市?
可惜這些地方我都沒去過,要將來再找機會好好探訪。如今我只到了卑詩省,尤其是溫哥華,一個亞洲移民比較多的北美西岸地區,所以我會不自覺地拿它和我比較熟悉的美國城市比較。但只要一比較,便能發現它在飲食文化上和洛杉磯等地的分別;儘管又有點像三藩市,但它實在走得更遠更徹底。
我想講的,就是溫哥華以至於整個卑詩省的慢食文化。身在溫哥華本地,反而不太容易看到他們使用「慢食」這個字眼;那是因為他們自有另一系列不同的概念和名詞,例如「一百哩飲食」。所謂「一百哩飲食」,指的就是盡量只吃一百英哩範圍內的產物,理由就和慢食一樣,是為了減少碳足迹,同時支援本土農牧業,與社區共存共榮。這本來並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新潮流,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鼓吹;可溫哥華叫人讚嘆的地方,在於它已經不是甚麼運動了,而是深入日常作息的生活方式。它的徹底,除了意大利某些城鎮外,我還未曾在第二個地方見過。
隨手在街上取一份免費飲食雜誌《Eat》,刊名下方就印了它的宗旨:「Smart, Local, Delicious」。打開雜誌,第一個廣告來自一家食品雜貨店,它的主打口號是「Your Community, Go Local BC!」。
而這張廣告推介的則是卑詩省芝士,它說:「We are proud to feature many fine award winning cheese that are produced right here in BC. Purchasing BC produced food strengthens our local economy and helps the environment.」。再看下去,整份雜誌竟然被我數出了六、七十個廣告在強調「本土」、「社群」、「有機」和「可持續」這些字眼。要是真的遇上沒法本地種植的東西,例如咖啡,那就一定會說它是百分百的公平貿易咖啡。
這還不只是大城市,就連一個人口不過五千的小鎮,那種在北美開車常常會在路上經過的山溝小鎮,你以為裏頭只有賣漢堡的Diner,結果它最大的咖啡店也全是在賣公平咖啡。他們對環境和本土的熱愛,香港人難以想像,幾乎每一家好餐廳都會在菜單上鄭重介紹哪些材料是本地生產,其鄭重程度就和香港這種貿易大城的館子要標榜自己的牛肉真是來自日本一樣。
任何一家飯館,真的是任何一家我去過的飯館,都會在菜單上海鮮的部分用一個特殊符號標示出那些菜式符合「Ocean Wise」的原則。「Ocean Wise」乃是加拿大最著名的水族館——溫哥華水族館所倡議的運動。這座水族館極受遊客歡迎,有點像我們的海洋公園;但幹的事情卻和海洋公園相去甚遠。它會以海洋生態學的專業角度,不時列出名單,告訴大眾哪一些海產可以放心食用,哪一些海產最好別碰。而菜單上那些小圓圈記號,就是為了標誌出沒有過漁危機,也不會引發生態異變的海產。這類運動全世界都有,香港也不例外;但情況通常是你有你運動,他有他做菜。可溫哥華卻到了一個幾乎全城投入,餐飲業界莫不景從的地步。我們那種跑到東京築地競購最大藍鰭吞拿來賣廣告的蠢事,要是發生在溫哥華,肯定會變成人人喊打的醜聞。
香港人這麼熟悉溫哥華,本來輪不到我這個大鄉里說話。但香港人真的瞭解溫哥華嗎?不妨來一個常識問答:請問創立於1971年的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誕生於哪一座城市?
2013年9月20日星期五
梁文道:批評的慣例(桎梏心靈之一)
【蘋果日報】我曾經在這裏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出版翻譯書籍的習慣,總是要先搬出一些重得壓死人的大話,例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然後才能好好地「批判地」介紹一本「帶有資產階級唯心論色彩」的論著和小說。八十年代的事,好像已經過去很久了;然而,凡是熟悉內地媒體情況的,都會明白類似的習慣仍然存在,只是換了載體,也換了另一番語言。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埃及民主化的反覆。有不少論者在報刊和網站上分析埃及亂象,既談到了民主化進程的先後步驟問題,也說到了民主化速度緩急之影響,本來都是很好的範本,可供我們未來參考。奇怪的是,這些評論往往要在結尾蛇足地補上一小段但書,強調作者的意思「不是要否定民主的價值」,更不是要驚告中國,「不可學習普世價值的歪路」。那些文章本來就已經寫得夠清楚了,而且也絲毫沒有全盤否定民主政制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解釋埃及民主之路的困境而已。為什麼它們的作者還要如此多餘,深怕自己被人誤會呢?
那是因為誤會真的很容易發生,並且可以出現得十分離奇。比如你批評美國的稅收政策劫貧濟富,大概很快就會換來漫罵。只不過他們罵的不是你對美國情況的掌握,也不是你在公開經濟學上的觀點;那是,難道中國的稅收就很公平嗎?甚至「所以中國就應該繼續一黨專政,不能走上西方的邪路?這就是你的意思嗎?」要是完全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們可能很難明白這些批評的意思。既然那篇東西要談美國的稅制,它幹嗎非得扯上中國?它批評美國,難道就一定是要維護中國嗎?
再走進一點,再站近一些,便能發現事情的確如此不幸,就像中國官方東施效顰的「美國人權報告書」,就像官方媒體大肆「揭發」埃及民主化的弊端,他們太過習慣這類轉移視線的手法。似乎只要指出了美國槍械氾濫的後果,就能連帶否定了美國所代表的一切;似乎只要說明了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困境,也就能根本瓦解了民主政制的價值。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埃及民主化的反覆。有不少論者在報刊和網站上分析埃及亂象,既談到了民主化進程的先後步驟問題,也說到了民主化速度緩急之影響,本來都是很好的範本,可供我們未來參考。奇怪的是,這些評論往往要在結尾蛇足地補上一小段但書,強調作者的意思「不是要否定民主的價值」,更不是要驚告中國,「不可學習普世價值的歪路」。那些文章本來就已經寫得夠清楚了,而且也絲毫沒有全盤否定民主政制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解釋埃及民主之路的困境而已。為什麼它們的作者還要如此多餘,深怕自己被人誤會呢?
那是因為誤會真的很容易發生,並且可以出現得十分離奇。比如你批評美國的稅收政策劫貧濟富,大概很快就會換來漫罵。只不過他們罵的不是你對美國情況的掌握,也不是你在公開經濟學上的觀點;那是,難道中國的稅收就很公平嗎?甚至「所以中國就應該繼續一黨專政,不能走上西方的邪路?這就是你的意思嗎?」要是完全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們可能很難明白這些批評的意思。既然那篇東西要談美國的稅制,它幹嗎非得扯上中國?它批評美國,難道就一定是要維護中國嗎?
再走進一點,再站近一些,便能發現事情的確如此不幸,就像中國官方東施效顰的「美國人權報告書」,就像官方媒體大肆「揭發」埃及民主化的弊端,他們太過習慣這類轉移視線的手法。似乎只要指出了美國槍械氾濫的後果,就能連帶否定了美國所代表的一切;似乎只要說明了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困境,也就能根本瓦解了民主政制的價值。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梁文道:加拿大人吃甚麼?(初識溫哥華之一)
【飲食男女】「卡夫芝士」的創建者James Lewis Kraft原來是個加拿大人,只不過後來跑去美國做生意,這才真正發家立業,有了後來一座舉世知名的食品工業帝國。然而,若從講究一點的美食角度來看,這個名氣可不是甚麼好名氣。因為他發明的保存芝士的方法,開啟了後來一連串即食食品的革命。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把芝士混進煮熟了的意大利粉,入盒密封之後,可以長期儲放,又可以隨時弄熟隨地取用。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在超級市場的冷藏櫃裏看見這一盒盒的「Macaroni Cheese」,儘管上頭總是標明了「新鮮製造」這一類的美好字眼,但誰都曉得它們離真正的「新鮮」有多遠。
坦白講,這就是我對加拿大食品的最初印象了(當然還要算上楓糖漿)。因為它們不只便於軍旅,使得美加兩國的士兵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應急飽腹;也能讓許多不願做飯的家庭多了一個偷懶的藉口。於是便有了「卡夫晚餐」(Kraft Dinner)這個名詞的出現。很多年前,當我問一個在加拿大生活過幾十年的朋友,加拿大有甚麼代表性食物的時候,他給我的答案正是「卡夫晚餐」。一個國家的飲食,好比一個國家的性格。有些國家鮮明搶眼,比如日本的壽司與越南的牛肉河粉,一眼就能認得出來,整幅畫面躍然腦海,幾乎可以直接在它上頭插上國旗。但是加拿大呢?正如「卡夫晚餐」非它獨有,美國也佔了一大半版圖一樣;舉凡任何你能想得出來的所謂加拿大食品,你都會發現它們同樣可以歸給美國與英國。牛扒?漢堡?那不是美國人的專利嗎?炸魚薯條?那不是英國人的玩意嗎?加拿大食制之尷尬,就像這個國家整體形象的模糊,總是被英語世界裏頭比它更強大,也比它更古老的國家遮蔽。
當然,我知道除了英語地區之外,加拿大還有一個講法語的魁北克,而且據說它們的東西真是好吃。但是,同樣的尷尬關係照樣可以套在它和法國的身上。所以,有些加拿大人就會爭辯,英法共存,再加上原住民的傳承,以及後來各地湧入的移民影響,這些多元文化交融混合的結果,便是加拿大和加拿大飲食的根本特色了。就拿溫哥華來說好了,這座加拿大吸納亞洲移民最多的城市,他們說它的壽司很了不起。甚至有個十分誇張的講法,稱它的壽司要比日本原產的還好。以我對日本的有限認識,我是無法相信這種話的。經過親身經歷之後,我更加認為這要不是溫哥華人太過自信的胡話,就是外來訪客的隨意客套。當然,我必須承認,加拿大的壽司還真是極有特色的。那便是特別多的卷物,而且還捲得很有「創意」(或者古怪),很多材料。你知道嗎?如今走遍全球的「加州卷」,就是一位住在溫哥華的日本壽司師傅的創意。可惜的是,這種卷好端端的既不叫做「溫哥華卷」,也不叫做「卑詩卷」,卻偏偏又要把美國老大哥拉下水,改了個「加州卷」的壞名。順帶一提,花生醬其實也是加拿大人的發明,只不過大家都沒在意,總是下意識地也把它和美國連在一起。直到我第一次踏足加拿大,第一次走進溫哥華,我才瞭解他們原來真有自己一套。這一套,恰恰還完全對立於幾十年前的「卡夫晚餐」所象徵的一切。
坦白講,這就是我對加拿大食品的最初印象了(當然還要算上楓糖漿)。因為它們不只便於軍旅,使得美加兩國的士兵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應急飽腹;也能讓許多不願做飯的家庭多了一個偷懶的藉口。於是便有了「卡夫晚餐」(Kraft Dinner)這個名詞的出現。很多年前,當我問一個在加拿大生活過幾十年的朋友,加拿大有甚麼代表性食物的時候,他給我的答案正是「卡夫晚餐」。一個國家的飲食,好比一個國家的性格。有些國家鮮明搶眼,比如日本的壽司與越南的牛肉河粉,一眼就能認得出來,整幅畫面躍然腦海,幾乎可以直接在它上頭插上國旗。但是加拿大呢?正如「卡夫晚餐」非它獨有,美國也佔了一大半版圖一樣;舉凡任何你能想得出來的所謂加拿大食品,你都會發現它們同樣可以歸給美國與英國。牛扒?漢堡?那不是美國人的專利嗎?炸魚薯條?那不是英國人的玩意嗎?加拿大食制之尷尬,就像這個國家整體形象的模糊,總是被英語世界裏頭比它更強大,也比它更古老的國家遮蔽。
當然,我知道除了英語地區之外,加拿大還有一個講法語的魁北克,而且據說它們的東西真是好吃。但是,同樣的尷尬關係照樣可以套在它和法國的身上。所以,有些加拿大人就會爭辯,英法共存,再加上原住民的傳承,以及後來各地湧入的移民影響,這些多元文化交融混合的結果,便是加拿大和加拿大飲食的根本特色了。就拿溫哥華來說好了,這座加拿大吸納亞洲移民最多的城市,他們說它的壽司很了不起。甚至有個十分誇張的講法,稱它的壽司要比日本原產的還好。以我對日本的有限認識,我是無法相信這種話的。經過親身經歷之後,我更加認為這要不是溫哥華人太過自信的胡話,就是外來訪客的隨意客套。當然,我必須承認,加拿大的壽司還真是極有特色的。那便是特別多的卷物,而且還捲得很有「創意」(或者古怪),很多材料。你知道嗎?如今走遍全球的「加州卷」,就是一位住在溫哥華的日本壽司師傅的創意。可惜的是,這種卷好端端的既不叫做「溫哥華卷」,也不叫做「卑詩卷」,卻偏偏又要把美國老大哥拉下水,改了個「加州卷」的壞名。順帶一提,花生醬其實也是加拿大人的發明,只不過大家都沒在意,總是下意識地也把它和美國連在一起。直到我第一次踏足加拿大,第一次走進溫哥華,我才瞭解他們原來真有自己一套。這一套,恰恰還完全對立於幾十年前的「卡夫晚餐」所象徵的一切。
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梁文道:在溫哥華退休(表哥的故事之五)
【蘋果日報】《北京遇上西雅圖》在大陸票房極好,但我猜絕大部份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不曉得,片子裏頭的西雅圖景觀,其實有九成以上都是在溫哥華拍的。溫哥華最擅長扮演的城市,當然就是它的美國近鄰西雅圖,但是它還在無數的電影及電視劇裏權充過波特蘭、芝加哥、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磯乃至於紐約等任何一座北美城市。比起洛杉磯和紐約等北美前兩大影視製作中心廉宜,固然是大家喜歡來溫哥華取景的主要理由之一。可是我想,這座城市的模糊,可能也是它能被輕易裝扮成其他地方的原因。
雖然它的港灣美麗,會展中心頂上的白帆也不算不搶眼,不過溫哥華硬是少了一個地標,少了那種你閉上眼睛默唸它的名字時馬上就會浮現腦海的奪目形像。走在城區的路上,要是不用神的話,你也實在難以辨認出「這就是溫哥華」的獨特味道。唯有再慢一點,多逗留一陣,你才會從它居民的臉孔與言行之中,從某些街道角落的細節裏頭,發現這座城市的本色。
比方一輛巴士車身上的公益廣告,畫面是馬路中心的一列「雪糕筒」,旁邊的文字口號則是「每一根雪糕筒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存在」。這則廣告是叫駕駛者當心路面施工工人的安全,同時多點尊重他們的辛勞。又比如溫哥華馳名的城市規劃,不僅看起來合理地分佈了自然與人工,還很尊重居民的意見。受影響地區的小學,還會給每個學生發一冊漫畫版的規劃藍圖說明書,好讓他們瞭解甚至參與這個他們未來將要長年置身其中的遠景。只有把這許許多多的片段串聯起來之後,我們才能明白溫哥華為什麼長年位居全球最宜居城市的三甲。
當然,它也有唐人街附近那片癮君子聚集的一小段街區,這個城市並非無瑕;但溫哥華實在有太多可以令人羨慕學習的地方。於是我的疑惑也就變得更大更深:為什麼香港這麼多達官貴人都有移居此城的經驗,但這些能夠塑造香港面目的要角卻沒能在「表哥」身上帶回來更多的東西呢?例如對人性的尊重,對環境的熱愛,以及對公平的推崇。莫非香港註定只能是個讓我們不計代價地去在它身上榨取的地方,而溫哥華則是別人費盡心血去替我們經營出來的度假勝地與退休樂園?
雖然它的港灣美麗,會展中心頂上的白帆也不算不搶眼,不過溫哥華硬是少了一個地標,少了那種你閉上眼睛默唸它的名字時馬上就會浮現腦海的奪目形像。走在城區的路上,要是不用神的話,你也實在難以辨認出「這就是溫哥華」的獨特味道。唯有再慢一點,多逗留一陣,你才會從它居民的臉孔與言行之中,從某些街道角落的細節裏頭,發現這座城市的本色。
比方一輛巴士車身上的公益廣告,畫面是馬路中心的一列「雪糕筒」,旁邊的文字口號則是「每一根雪糕筒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存在」。這則廣告是叫駕駛者當心路面施工工人的安全,同時多點尊重他們的辛勞。又比如溫哥華馳名的城市規劃,不僅看起來合理地分佈了自然與人工,還很尊重居民的意見。受影響地區的小學,還會給每個學生發一冊漫畫版的規劃藍圖說明書,好讓他們瞭解甚至參與這個他們未來將要長年置身其中的遠景。只有把這許許多多的片段串聯起來之後,我們才能明白溫哥華為什麼長年位居全球最宜居城市的三甲。
當然,它也有唐人街附近那片癮君子聚集的一小段街區,這個城市並非無瑕;但溫哥華實在有太多可以令人羨慕學習的地方。於是我的疑惑也就變得更大更深:為什麼香港這麼多達官貴人都有移居此城的經驗,但這些能夠塑造香港面目的要角卻沒能在「表哥」身上帶回來更多的東西呢?例如對人性的尊重,對環境的熱愛,以及對公平的推崇。莫非香港註定只能是個讓我們不計代價地去在它身上榨取的地方,而溫哥華則是別人費盡心血去替我們經營出來的度假勝地與退休樂園?
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
梁文道:移民的語言(表哥的故事之四)
【蘋果日報】如何在溫哥華分辨一個人是不是新移民呢?辦法其實就和任何其他一座北美洲城市差不多,就是看他怎樣開車。假如他在你的前頭,到了可以左轉的路口卻忽然停住,擋住了後面整整一排想要左轉的汽車,你就大概可以猜到這人是個新移民了。又假如他們一家人,站在停車場內某輛車子的旁邊,開了車門,不知究竟是剛剛進來放好車子,還是正要進車離去。這時你停在一旁,想要等他的位子;他卻對你視若無睹,沒有擺出任何手勢來告訴你他的意圖,使你只能瞎等,最後才發現他們原來也是剛到不久。
明白我的意思嗎?就是這樣一些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生活細節。比如停車,溫哥華本地人都曉得,在停車場內用手勢表示自己到底是剛停了車,還是很快就走,乃是使得他人放心的應有禮貌。這樣子的習慣,既是一種社群之中積累出來的行為模式,也可以很沙文地形容為一種比較文明的善意表達(起碼我們香港就沒有這麼文明了)。並非語言,而是種種最尋常的互動行為,表明了你的身份。
這麼多移民,這麼多華人移民,一開始是大規模的香港移民潮加上一些台灣人,後來則是新近湧至的大陸人。他們一定經歷過漫長的學習過程,從完全不懂得這些禮節(或說「不文明」),到開始逐步養成了本地人的風格。那些更早來到的本地人,可曾因此厭煩?不滿那些不守規矩,不懂禮數,甚至挾富自重的新移民嗎?
儘管也曾經過一些困難,但我發現,溫哥華真不愧是座寬容的城市。就拿廣東話來講好了,竟然也有本地白人感到好奇,想要去上點廣東話課,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們,和我們做朋友。加拿大最知名的文人之一,《Generation X》的作者Douglas Coupland,寫了一本所有溫哥華人都該為之驕傲的城市頌歌《City of Glass》。其中一篇便談到了他跑去學廣東話的經驗,可惜他發覺這門語言真是太難。他也好奇街上那一群群日本青年韓國青年每天到底在談什麼,然而他們不一定友善開放。他沒怪人家不講英語,只是有些可惜,因為他以為大家可以從彼此身上學到些什麼。
明白我的意思嗎?就是這樣一些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生活細節。比如停車,溫哥華本地人都曉得,在停車場內用手勢表示自己到底是剛停了車,還是很快就走,乃是使得他人放心的應有禮貌。這樣子的習慣,既是一種社群之中積累出來的行為模式,也可以很沙文地形容為一種比較文明的善意表達(起碼我們香港就沒有這麼文明了)。並非語言,而是種種最尋常的互動行為,表明了你的身份。
這麼多移民,這麼多華人移民,一開始是大規模的香港移民潮加上一些台灣人,後來則是新近湧至的大陸人。他們一定經歷過漫長的學習過程,從完全不懂得這些禮節(或說「不文明」),到開始逐步養成了本地人的風格。那些更早來到的本地人,可曾因此厭煩?不滿那些不守規矩,不懂禮數,甚至挾富自重的新移民嗎?
儘管也曾經過一些困難,但我發現,溫哥華真不愧是座寬容的城市。就拿廣東話來講好了,竟然也有本地白人感到好奇,想要去上點廣東話課,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們,和我們做朋友。加拿大最知名的文人之一,《Generation X》的作者Douglas Coupland,寫了一本所有溫哥華人都該為之驕傲的城市頌歌《City of Glass》。其中一篇便談到了他跑去學廣東話的經驗,可惜他發覺這門語言真是太難。他也好奇街上那一群群日本青年韓國青年每天到底在談什麼,然而他們不一定友善開放。他沒怪人家不講英語,只是有些可惜,因為他以為大家可以從彼此身上學到些什麼。
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梁文道:這是列治文(表哥的故事之三)
【蘋果日報】離開列治文(Richmond)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同樣的情況,要是發生在第二個城市,又會怎麼樣呢?我的意思是,大家都聽過,列治文幾乎已經成了華人的「殖民地」(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政治不正確的說法),滿街都是華人臉孔,到處都是中文商標。而整片大溫哥華地區,二百五十萬人口裏頭居然有百分之十七是華裔。活在這裏的原住民,以及仍佔人口主流的白人,他們的感覺可好?
正好這一陣子,就發生了一位華人移民抗議列治文一家麥當勞分店的事件。那位太太想點一杯熱朱古力,可是人家聽不懂她的英語,於是給她上了一個Mocha咖啡。雖然她再三糾正,但對方就是弄不明白她到底在講什麼,最後只好請她離開,因為後頭還有長長的人龍等待。那麼她要抗議人家什麼呢?當然是種族歧視。必須知道,在以文化多元化程度最高而著稱的溫哥華裏頭,種族歧視可是條天大的罪名。麥當勞絕對擔當不起這樣的控訴,最後便由這家分店的經理公開道歉了事。
這件事在本地圈子裏引起了一番議論,有些白人抱怨他們也曾在華人為主的商店裏得到不友善的對待,也有些人說那些全中文的店名、菜單和告示令人看得頭大;但大部份有這種感覺的人,都盡量小心翼翼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很害怕「種族歧視」這四個字所設下的界限。而按照現代標準,任何族群歧視都是不文明的。只有腦子還活在十九世紀的人,才會把文明和野蠻的對立,輕易地放在不同族群的關係之上。起碼這是我們「香港表哥」溫哥華人的觀點。
電視新聞訪問了幾個這家麥當勞的常客,其中一個明顯是香港來的移民,她用不錯的英文支持那位英文大概不太好的太太:「I would say maybe they could speak some Chinese, Mandarin, because it's Richmond」。我真覺得嘆為觀止,因為我一直以為這個國家的法定語言是法文和英文;我也一直以為列治文到底是在加拿大,而非香港。
正好這一陣子,就發生了一位華人移民抗議列治文一家麥當勞分店的事件。那位太太想點一杯熱朱古力,可是人家聽不懂她的英語,於是給她上了一個Mocha咖啡。雖然她再三糾正,但對方就是弄不明白她到底在講什麼,最後只好請她離開,因為後頭還有長長的人龍等待。那麼她要抗議人家什麼呢?當然是種族歧視。必須知道,在以文化多元化程度最高而著稱的溫哥華裏頭,種族歧視可是條天大的罪名。麥當勞絕對擔當不起這樣的控訴,最後便由這家分店的經理公開道歉了事。
這件事在本地圈子裏引起了一番議論,有些白人抱怨他們也曾在華人為主的商店裏得到不友善的對待,也有些人說那些全中文的店名、菜單和告示令人看得頭大;但大部份有這種感覺的人,都盡量小心翼翼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很害怕「種族歧視」這四個字所設下的界限。而按照現代標準,任何族群歧視都是不文明的。只有腦子還活在十九世紀的人,才會把文明和野蠻的對立,輕易地放在不同族群的關係之上。起碼這是我們「香港表哥」溫哥華人的觀點。
電視新聞訪問了幾個這家麥當勞的常客,其中一個明顯是香港來的移民,她用不錯的英文支持那位英文大概不太好的太太:「I would say maybe they could speak some Chinese, Mandarin, because it's Richmond」。我真覺得嘆為觀止,因為我一直以為這個國家的法定語言是法文和英文;我也一直以為列治文到底是在加拿大,而非香港。
2013年9月9日星期一
梁文道:男人下廚
【飲食男女】說來慚愧,我是一個不懂得下廚的人。慚愧,並不是因為我寫了這麼多關於飲食的文字,結果自己對於廚藝卻是一竅不通。我羞愧的主要理由,在於身為一個男人,我居然不懂得做菜。
曾幾何時,一個男人不會做飯是沒甚麼好內疚的。因為廚房的性別分工十分鮮明,正是「女主內,男主外」,女人在家煮飯餵飽一家老小,如果男人竟然也能下廚,那他一定是個在外頭飯館裏工作的廚師。簡單地講,女人做菜是她們的天職,是她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男人做菜則是一種事業,是他們用來養家活口的謀生之計,並非必要,亦非必然。
所以才會出現如許奇怪的現象;大部分專業廚師都是男人,能夠揚名立萬稱得上廚神的也還是男人。能在這個圈子裏混得下去站得住腳的女人,卻是少之又少;舉世知名的女性廚神,更如鳳毛麟角(而且通常還要被人評頭品足,冠之以「美女廚神」的封號)。儘管按比例來算,女性才是每個家庭廚房裏的主角。而從小到大被人逼着學廚,說她不會做飯就見不得人的,也還是女性。
不過,世界變了;光看電視就能發現這套簡單二元的分工模式的崩潰。從前,會在電視示範廚藝的,全是女人,例如美國的Julia Child,以及我們香港的方太。那是家庭主婦做給家庭主婦看的節目,是好太太好媽媽的生活教材,起碼能讓她們學懂調節全家營養的要訣,同時不悶不單調地,經營一個快樂健康的好家庭。漸漸地,電視上的男人也開始多了起來,而且他們不只是要教主婦做菜,還打算把新一代的男子也調教成能幹的好手。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本來男人下廚是一件很不man的事,以前的中學家政課不由分說就把男生派去學木工;要是男孩想跟着女生跑去學校廚房烤蛋糕,簡直就和讓他織頸巾做公仔一樣可笑。就以北美洲而論,只有一種情況可以例外,那便是在家裏頭的後院BBQ。就着爐火,一手用叉翻翻牛扒,一手揸住罐啤酒,和三兩好友談談棒球說說閒話,都可以係件好man嘅事。然而香港沒有這種環境,我們只能在郊野公園表演生火,雖然少了逸趣,但也還算一種面對烈火勇敢犯難的男兒氣概。
慢慢地,這種BBQ的男子時刻延長了,戶外火爐的空間也擴大了,有人開始覺得男人能在家裏做飯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尤其加上後優皮年代的生活風尚,大家開始喜歡在開放式廚房做秀,像Jamie Oliver那樣隨手搗碎香草食鹽,或者至少學到了Gordon Ramsay的快手兼粗口,真不失為展現男子瀟灑氣概的好機會。所以你看英、日文版的《G.Q》和《Esquire》這類男性雜誌,近幾年來居然都把食譜講習開成了常設專欄,甚至打出「每一個男人都該會做的一百道菜」的標題,幾乎將懂得煮紅酒燴雞和懂得用刀片剃頭等量齊觀,同是標準鐵漢的必備技能。
換句話講,下廚是新好男人的身份象徵。他不再只是那種能帶女伴上高檔餐廳懂得點菜懂得準確叫出每一款酒名的老紳士,還是一個自己能夠弄點小菜來討人歡心的新君子。不合潮流,也做不了這種好男人的我,只好壞心眼地在旁挑刺。挑甚麼刺呢?
那當然是站穩女性主義的立場,繼續批判潛藏在這股潮流底下的性別定型。那些會做菜的男人始終不是下班之後趕回家裏張羅一家晚飯的家庭主夫。下廚對他們而言,乃是一種非日常休閒活動。和兄弟們一起,是代替了昔日在不同酒吧和居酒屋之間來回跳躍的餘興節目,既能符合經濟氣候變壞之下的省錢原則,也能輕鬆自在自娛自樂。和女伴/男伴一起,則是流露魅力的誘惑手段,除了讓對方明白「我也會做菜」之外,最好還能在他面前秀一手他平常絕對不會在家裏做的非日常菜餚。無論如何,這都不能說是男人終於回到廚房的證明,因為他們到底沒有想要代替媽媽、老婆和印傭的打算。
說着說着,於是我又不慚愧了。
曾幾何時,一個男人不會做飯是沒甚麼好內疚的。因為廚房的性別分工十分鮮明,正是「女主內,男主外」,女人在家煮飯餵飽一家老小,如果男人竟然也能下廚,那他一定是個在外頭飯館裏工作的廚師。簡單地講,女人做菜是她們的天職,是她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男人做菜則是一種事業,是他們用來養家活口的謀生之計,並非必要,亦非必然。
所以才會出現如許奇怪的現象;大部分專業廚師都是男人,能夠揚名立萬稱得上廚神的也還是男人。能在這個圈子裏混得下去站得住腳的女人,卻是少之又少;舉世知名的女性廚神,更如鳳毛麟角(而且通常還要被人評頭品足,冠之以「美女廚神」的封號)。儘管按比例來算,女性才是每個家庭廚房裏的主角。而從小到大被人逼着學廚,說她不會做飯就見不得人的,也還是女性。
不過,世界變了;光看電視就能發現這套簡單二元的分工模式的崩潰。從前,會在電視示範廚藝的,全是女人,例如美國的Julia Child,以及我們香港的方太。那是家庭主婦做給家庭主婦看的節目,是好太太好媽媽的生活教材,起碼能讓她們學懂調節全家營養的要訣,同時不悶不單調地,經營一個快樂健康的好家庭。漸漸地,電視上的男人也開始多了起來,而且他們不只是要教主婦做菜,還打算把新一代的男子也調教成能幹的好手。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本來男人下廚是一件很不man的事,以前的中學家政課不由分說就把男生派去學木工;要是男孩想跟着女生跑去學校廚房烤蛋糕,簡直就和讓他織頸巾做公仔一樣可笑。就以北美洲而論,只有一種情況可以例外,那便是在家裏頭的後院BBQ。就着爐火,一手用叉翻翻牛扒,一手揸住罐啤酒,和三兩好友談談棒球說說閒話,都可以係件好man嘅事。然而香港沒有這種環境,我們只能在郊野公園表演生火,雖然少了逸趣,但也還算一種面對烈火勇敢犯難的男兒氣概。
慢慢地,這種BBQ的男子時刻延長了,戶外火爐的空間也擴大了,有人開始覺得男人能在家裏做飯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尤其加上後優皮年代的生活風尚,大家開始喜歡在開放式廚房做秀,像Jamie Oliver那樣隨手搗碎香草食鹽,或者至少學到了Gordon Ramsay的快手兼粗口,真不失為展現男子瀟灑氣概的好機會。所以你看英、日文版的《G.Q》和《Esquire》這類男性雜誌,近幾年來居然都把食譜講習開成了常設專欄,甚至打出「每一個男人都該會做的一百道菜」的標題,幾乎將懂得煮紅酒燴雞和懂得用刀片剃頭等量齊觀,同是標準鐵漢的必備技能。
換句話講,下廚是新好男人的身份象徵。他不再只是那種能帶女伴上高檔餐廳懂得點菜懂得準確叫出每一款酒名的老紳士,還是一個自己能夠弄點小菜來討人歡心的新君子。不合潮流,也做不了這種好男人的我,只好壞心眼地在旁挑刺。挑甚麼刺呢?
那當然是站穩女性主義的立場,繼續批判潛藏在這股潮流底下的性別定型。那些會做菜的男人始終不是下班之後趕回家裏張羅一家晚飯的家庭主夫。下廚對他們而言,乃是一種非日常休閒活動。和兄弟們一起,是代替了昔日在不同酒吧和居酒屋之間來回跳躍的餘興節目,既能符合經濟氣候變壞之下的省錢原則,也能輕鬆自在自娛自樂。和女伴/男伴一起,則是流露魅力的誘惑手段,除了讓對方明白「我也會做菜」之外,最好還能在他面前秀一手他平常絕對不會在家裏做的非日常菜餚。無論如何,這都不能說是男人終於回到廚房的證明,因為他們到底沒有想要代替媽媽、老婆和印傭的打算。
說着說着,於是我又不慚愧了。
2013年9月8日星期日
梁文道:在魚池上降落(表哥的故事之二)
【蘋果日報】在很多溫哥華人的心目當中,烈治文的位置就已經是個象徵了。不到三十分鐘,便能從機場回到家門,不到三十分鐘,又能馬上從家裏趕到機場。隨時出入,方便快捷,這正好是個移民可以方便來去的好地方。
但就這整座城市而言,烈治文一帶仍然是個十分有趣的象徵。一方面,溫哥華國際機場是全加拿大最繁忙、最有效率,也最賺錢的機場;另一方面,五哩之外,便是全球最重要的三文魚回游河口。這難道不奇怪嗎?三文魚是加拿大最重要的海產,他們怎可能把一座機場興建在三文魚返家產卵的必經之道上呢?油污如何處理?廢水又如何過濾呢?
果然,號稱「世界三文魚之都」的史提芬鎮的長老型人物,哈羅.史提芬先生告訴我(這個鎮的名字正是來自他的曾祖),他們當年也曾群起抗議,反對溫哥華機場的擴建計劃。終於,當局願意妥協,並在社群的參與和監督底下,預防所有令人擔憂的污染問題。於是三文魚可以繼續回流,每年夏末在飛沙河口外的港灣聚集。等待,並且不時躍出水面觀察,直到第一場雷暴來襲,河水的水位升到牠們能夠順利入川歸鄉的程度。於是,溫哥華便以這奇特的姿態迎接各地來客,一種把現代都會和自然環境神奇地糅合起來的嘗試。正如它那著名的港灣,玻璃幕牆大樓林立的市中心旁,就是一片原始森林;隔海相望,則是𥧌頂積雪的大山。
那些山上有熊。一位表親談笑風生地回憶,幾個月前爬山的時候,他才奮力逃過一頭憤怒母熊的追趕。再仔細看,街上還有不少可以防熊的垃圾桶,某些地區甚至樹了教導大家尊重原居野熊的標語。一切證據都在表明,溫哥華人真是一群非常意識得到自己在自然世界中的地位的現代人。
我越來越不明白,我們幾十萬香港移民究竟從這裏帶了什麼東西回來。這位表哥和我們這麼熟悉,為什麼我們一點也不像他呢?
說到這裏,另一位親戚忽然想起來了,大概三十年前當他還在唸中學的時候,學校就已經教大家自備膠盒出門,好把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回家。
但就這整座城市而言,烈治文一帶仍然是個十分有趣的象徵。一方面,溫哥華國際機場是全加拿大最繁忙、最有效率,也最賺錢的機場;另一方面,五哩之外,便是全球最重要的三文魚回游河口。這難道不奇怪嗎?三文魚是加拿大最重要的海產,他們怎可能把一座機場興建在三文魚返家產卵的必經之道上呢?油污如何處理?廢水又如何過濾呢?
果然,號稱「世界三文魚之都」的史提芬鎮的長老型人物,哈羅.史提芬先生告訴我(這個鎮的名字正是來自他的曾祖),他們當年也曾群起抗議,反對溫哥華機場的擴建計劃。終於,當局願意妥協,並在社群的參與和監督底下,預防所有令人擔憂的污染問題。於是三文魚可以繼續回流,每年夏末在飛沙河口外的港灣聚集。等待,並且不時躍出水面觀察,直到第一場雷暴來襲,河水的水位升到牠們能夠順利入川歸鄉的程度。於是,溫哥華便以這奇特的姿態迎接各地來客,一種把現代都會和自然環境神奇地糅合起來的嘗試。正如它那著名的港灣,玻璃幕牆大樓林立的市中心旁,就是一片原始森林;隔海相望,則是𥧌頂積雪的大山。
那些山上有熊。一位表親談笑風生地回憶,幾個月前爬山的時候,他才奮力逃過一頭憤怒母熊的追趕。再仔細看,街上還有不少可以防熊的垃圾桶,某些地區甚至樹了教導大家尊重原居野熊的標語。一切證據都在表明,溫哥華人真是一群非常意識得到自己在自然世界中的地位的現代人。
我越來越不明白,我們幾十萬香港移民究竟從這裏帶了什麼東西回來。這位表哥和我們這麼熟悉,為什麼我們一點也不像他呢?
說到這裏,另一位親戚忽然想起來了,大概三十年前當他還在唸中學的時候,學校就已經教大家自備膠盒出門,好把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回家。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梁文道:回流時刻 (表哥的故事之一)
【蘋果日報】當我告訴朋友,其實我從來沒去過溫哥華的時候,他們全都以為我在開玩笑。是呀,幾乎連我都覺得自己早就去過溫哥華,並且還去過很多次了。這座城市的一切,於我皆為傳聞。然而,那並不是些什麼遙遠的、虛幻的、高高在上的神話傳說。相反地,它更像是個住得比較遠的表哥,家裏頭常常會說起他的故事。例如小學五年級那年怎樣得過一場風寒,大難不死,後來居然還成了馬拉松冠軍。又如他喜歡釣魚,於是每個禮拜天坐船出海;有一回他空手而回,整天的收獲就是一隻皮靴,結果成了全家人飯桌上的談資,談了十年都還不悶。就是這樣,一些或大或小的家族閒話,可能沒多大意思,但又好像有點意思。
可惜這位表哥住得實在太遠,漸漸地,我們大家便又能把關係維持在一個比較友好卻仍經常連繫的程度。直到最近一兩年,許多回流香港的香港人又說要「回流」過去了,因為他們發現香港果然還是變了,就像他們在一九九七年前害怕的那樣。正是在這個香港移民開始回歸溫哥華的奇妙時刻,我終於起身,越洋看看這位早該見面的表哥。
關於加拿大,最初對它的印象就和許多人一樣,總是無法離開美國這個巨大的座標。似乎只有透過和美國的比較,才能求出它的準確定位。這種比較當然不甚公平,但對加拿大而言,又並非全無好處。最能說明情況的例子,就是一些年輕的美國背包客,身在外地,他們近年偶爾會把一個楓葉扣別針刻意扣在身上顯眼的地方,好讓人家以為他們是加拿大人。甚至當人家問起,他們也還要把謊言圓下去,硬說自己真的來自加拿大。
加拿大的國際形象,是美國怎麼比也比不上的。光是入境的經驗,就能強化這段形象上的差距。在美國機場的入境處官員眼中,全世界想到美國的人大概只有三種。一種是走私客,一種是非法移民,最後一種是想去炸大樓的恐怖份子(別稱「討厭我們生活方式的人」);其中又以最後一種居多。然而溫哥華,我沒想到他們居然用笑臉迎接我這個陌生人。莫非他真認得這從未謀面的遠親?
可惜這位表哥住得實在太遠,漸漸地,我們大家便又能把關係維持在一個比較友好卻仍經常連繫的程度。直到最近一兩年,許多回流香港的香港人又說要「回流」過去了,因為他們發現香港果然還是變了,就像他們在一九九七年前害怕的那樣。正是在這個香港移民開始回歸溫哥華的奇妙時刻,我終於起身,越洋看看這位早該見面的表哥。
關於加拿大,最初對它的印象就和許多人一樣,總是無法離開美國這個巨大的座標。似乎只有透過和美國的比較,才能求出它的準確定位。這種比較當然不甚公平,但對加拿大而言,又並非全無好處。最能說明情況的例子,就是一些年輕的美國背包客,身在外地,他們近年偶爾會把一個楓葉扣別針刻意扣在身上顯眼的地方,好讓人家以為他們是加拿大人。甚至當人家問起,他們也還要把謊言圓下去,硬說自己真的來自加拿大。
加拿大的國際形象,是美國怎麼比也比不上的。光是入境的經驗,就能強化這段形象上的差距。在美國機場的入境處官員眼中,全世界想到美國的人大概只有三種。一種是走私客,一種是非法移民,最後一種是想去炸大樓的恐怖份子(別稱「討厭我們生活方式的人」);其中又以最後一種居多。然而溫哥華,我沒想到他們居然用笑臉迎接我這個陌生人。莫非他真認得這從未謀面的遠親?
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梁文道訪談Blancpain總裁兼CEO Marc A. Hayek
Blancpain寶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海耶克(Marc A. Hayek) 先生授予梁文道先生 Blancpain寶珀「品牌文化大使」獎項。
一個是寶珀表全球總裁兼CEO,一個是中國著名的文化界、媒體界名人,當他們在寶珀高峰論壇中暢聊關於嗜好、策略以及未來,碰撞出超越鐘錶智慧之外的人生哲學,讓身處現場的我,陷入沉思。究竟馬克·海耶克如何在短短12年間,帶領寶珀品牌取得絕佳業績?總裁、賽車手、潛水專家、父親……哪個才是最真實的他?
梁文道:從一個男人的嗜好中可以瞭解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您除了是國際知名大公司的總裁和CEO,還是賽車場上一位很卓越的賽車手及潛水專家。這些興趣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馬克·海耶克:我對這些都充滿激情,不管是賽車還是潛水,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因為我家庭的關係,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家人給我支 持。我不管做什麼都要求百分之百做好,無論音樂、體育。只要你有激情,家人一定會給你全力支持。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水。而且,一有機會就去看地中 海。潛水的激情到現在為止一直沒有離開我,我6歲的時候就跟我父親一起,他帶我騎摩托車,也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梁文道:在您所有的嗜好裡,如:開車、潛水等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都很危險。您覺得在潛水之中遇到過的最大的風險和危險是什麼?
馬克·海耶克:在潛水時,自己就是最大的風險。特別是對於有經驗的潛水人員,因為自己覺得什麼都知道了。我會比較謹慎,長期從事這些運動讓自己 越來越謙虛、謙遜,當你看到自己的侷限也就看到了自己的上限,我因此更瞭解自己。那些有著狂野性格的人無法長期從事這些危險運動,因為他們無法做到精確、 精準。所以,喜歡賽車、潛水運動的人需要很平靜、很冷靜。這與製表行業非常相近。
梁文道:寶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製表公司。等到您來接手的時候,它的形象已經變過幾次,您用什麼樣的角度來詮釋這個傳統,您怎麼看待品牌形象、定位與傳統之間的關係?
馬克·海耶克:這也是我在慢慢學習和發現中越來越喜歡這個品牌的原因。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著不同的階段。好比年輕的時候頭髮多一點,年老的時 候頭髮少一點,但還是同一個人。對我來講,要把寶珀不同的層面都呈現給消費者。我們的歷史給了我們力量,品牌不能夠忽視自己的特點,不能覺得哪些東西更時 尚就去做哪些事情,所以要能夠看清品牌獨特的地方,才能對未來更有創造性。
梁文道:為什麼在瑞士只有少數像寶珀這樣的工作坊還存在著?您擔任寶珀的CEO之後,做了哪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使公司從原先100多名員工發展到現在的1000多名員工?
馬克·海耶克:我想,一方面是精神。另外一方面就是要能夠跟大家去溝通。我們的旗艦店並不僅僅是賣表的地方,這裡也是與客人溝通的場所。製表是 非常精密的科學工作,我非常支持與科學和文化相關的活動。科學要求精密,文化追求多樣化,如果我們不放眼世界,不以一種開闊的心態去創作,像中華年曆表這 樣的產品只在瑞士的製表工坊裡是做不出來的。我們必須要到中國來瞭解當地的文化,瞭解中國的底蘊,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創新。可能50年後,我們不在這個 世上了,但我們所做的創新,卻能留存下來。
梁文道:記得有些寶珀的老員工中間離開過,但後來又回來了。是因為他們真的熱愛這份工作,愛這裡的環境,您覺得這是貴公司很重要的特質嗎?
馬克·海耶克:對於我來說,如果我沒有熱情,如果不熱愛鐘錶的話,可能就算是從事鐘錶的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就像賺一份薪水養家養自己而已。 我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對鐘錶發生了興趣,也對整個鐘錶業都非常著迷,包括:機芯、機械的設計。你要喜歡你做的行當,要對其中的東西有很好的把握,不然也 很難成事。如果你喪失了熱情,乾脆就不要做這行了,這就是我的理念。我現在也和很多藝術家一起工作,他們對於藝術和設計非常有熱情,和他們一起工作,我覺 得工作不再僅僅是工作了,而是熱情的分享。所以,我非常積極地探索一些新的方向,因為我覺得既然到了現在的位置上,就可以探索很多創新的東西。
梁文道:我們現在可以談談中國了,當您的理念來到中國後,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對於寶珀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的歐洲製表品牌來說,中國是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馬克·海耶克:確實是這樣。對於中國,我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大家都說中國是個好市場,我也覺得這個市場不錯應該去參與一下。但真的決定進入中國 市場絕非易事。在中國市場上的確有很多各式各樣的變化,要能夠比較靈活地去應對,必須很好地瞭解中國的國情。當然中國的市場也是一個學習型的市場,我們可 以幫助市場上每位顧客學到很多關於鐘錶、關於高級製表的知識,寶珀是一個文化傳承非常清晰的品牌。我非常高興在上海新天地設立寶珀全球最大的一家旗艦店, 這樣能夠帶給大家一個感受瑞士文化、體驗瑞士生活的良好機會。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家專賣店,同時也能夠為大家帶來與眾不同的瑞士生活體驗。其實在這裡,有很 多非常經典的、能夠代表瑞士文化的東西,包括:奶酪、葡萄酒等很多細小的東西,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細微之處把我們的品牌精神傳播開去。
梁文道:面對龐大的中國市場有一種「可口可樂理論」,所謂可口可樂理論講的是:中國有13億人,只要一人一個月買一瓶可樂,就賺翻了。現在奢侈品行業也是一樣,品牌都覺得中國的有錢人很多,每個人買個包,買只表,業績就出來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馬克·海耶克:我還是很滿意寶珀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特別是在經濟前景複雜的時期。首先,我們並沒有很大的產量。穩紮穩打是最好的發展方式,我 希望人們記住寶珀這個品牌,我們也不像有的品牌那樣要採取降價的策略。我想,我們在中國市場還會有不斷的投資,不採取任何短期和短視的做法。總體來講,中 國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熟了,能夠理解寶珀真正的價值。
梁文道:如同潛水和賽車一樣,只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遇到限制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瞭解自己。您現在已經找到最終的和真正的自己了嗎?
馬克·海耶克:還沒有。從某種意義來講,我覺得對於任何事情都一樣,有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沮喪,然後又會覺得如果自己下一次更加注意應該可以做得 更好。我希望能夠有更多機會讓自己去嘗試。我還把這個重點放到我的兒子身上,我希望他能夠更好地成長,也希望賦予他具有這種長遠的和關注長遠的精神。
馬克·海耶克 Marc A. Hayek
Blancpain寶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watch集團創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的孫子、現任Swatch集團CEO尼克·海耶克的侄子。
Blancpain寶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海耶克(Marc A. Hayek) 先生與Blancpain寶珀「品牌文化大使」梁文道先生智慧對話。
2013年9月1日星期日
梁文道:達人無止境(尋找最完美的烤全羊 二之二)
【飲食男女】話說這烤羊奇人李先生,帶藝投師,跑遍大江南北,就連不以烤羊著稱的重慶都去過,只因為那裏有家生意火爆的烤全羊,傳聞他家調味有獨到的手段。幾年下來,見識過各派精華,李先生才有信心在這京郊茶館的樓上做起私房菜的買賣,而且絕不多做,一天就只六隻。
這羊果然與眾不同,名不虛傳,其中最難得的地方在於火候。試過新疆烤全羊的人不少,都說是天下一絕;但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那種藏進坑爐的烤法用來對付饢餅肉串還好,一整隻羊卻很容易變得乾巴巴的,沒有水分。至於北京和蒙古式的明火燒烤,雖然外皮香脆,濕潤也算是夠濕潤的;可惜一不小心,就會外熟內生,血水太多。而李先生這羊則出奇地恰到好處,該香脆的香脆,該有嚼頭的就有嚼頭,該鮮嫩處便嫩得柔膩動人。也就是說,一頭小羊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沒被浪費,從前腿到後腿,從羊排骨到羊羯子,從羊皮、裏脊,一直到羊尾上的肥油,一切全都處在最佳狀態,不過熟,不太生。明明受火程度不一,烤熟的時間不同,架在爐上,一隻羊理應各個部分互有長短才是,怎可能弄到這個地步呢?
「首先是爐子。砌爐用的沙子很重要,就跟人家做陶瓷一樣,窯爐的用沙絕對會影響到火焰的狀態。」李先生一說這話,我們就都服氣了,因為這個起點實在太高。不過這個道理卻非常真實,所以也不算是意外。沒想到他還未說完:「因此我找遍了附近好幾個地方,才尋得一處合適的沙廠。再自己跟車把它們運回來。」所以這爐子也是他自己做的囉?「燒磚的過程不是,他們按照要求做好磚塊,我只不過是負責把磚塊壘成心目中的樣式而已」。
烤爐講究,木炭自然也不在話下,但這就和羊肉產地一樣,不過是很多菜館都會標榜的「碎料」罷了,無謂浪費篇幅細述,反正李先生連從寧夏運羊身過來時的合適溫度都計算過就是了。還是繼續回到火候的話題吧,我們先是談到解羊,討論奏刀開口的手法對烤肉的影響,隨後便說到一個我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了,那就是把羊身綁在烤架上的方式。沒錯,李先生認為這確實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如果綁得不對,就算他訂來特製烤架能夠調整高低和角度,也還是沒辦法使火焰對好羊身上的個別部位。我們嚐到的那種幾近完美的滋味,對和綁羊有關。我忽然想起平常烤肉烤魚用棉繩草繩的做法,遂好奇他為甚麼堅持老派的鐵絲,難道不怕影響味道嗎?當然,就和我們所有其他的問題一樣,他早就有了答案,因為他全都想過實驗過了。說到實驗,他對烤羊之前的各式着味也下過功夫研究,例如如何先替羊身添加些許甜味。在他看來,傳統抹糖的做法不是不好,只是有點單調;所以他在甘肅找來一種甘草,增加芬芳之餘,還有下火的功效。
俗話說,要是受不了廚房的熱,最好就自己滾出去。李先生對烤羊的熱愛,已經到達每回就着爐火觀看火焰和羊肉的互動變化都還是很沉迷神往的地步了;儘管他已經烤了一萬多頭羊。這位高智商的讀書人自然也想過廚房溫度的問題。他發現,在這六十度高溫的悶熱之中,一般人用不着十幾二十分鐘就會開始脫水,可怕的是自己往往竟然還沒發現。故此,他總結出了一套脫水過程的模式,並且就此決定自己其中每一個步驟的對治辦法,好讓那四個小時過得既愉快又安全。好吧,他喜歡這條路,但其他人呢?他不是希望能把自己所學全部傳下去嗎(照他的話講,「烤羊這麼有意思,很應該教會其他人烤羊的訣竅」)?可其他人受得了嗎?「很可惜,真正有興趣有天分的人不多。很多人怎麼烤都不對,還有更多人很快就受不了離開了」。不過他如此年輕,這種問題還是留待日後再想吧。眼下他還有更重大的課題,那就是「追求最完美的烤羊」。「你覺得你還沒達到完美的境界嗎」?他仍是那副模樣,誠懇到有點儍地說:「當然沒有」。
***我知道有些讀者一定想知道這家店的名字以及訂位的方式。可惜他們目前只招待來喝茶的朋友,仍未大張旗鼓地營業。之前試過有人在媒體上介紹,引來不少街客電詢,他們只好忙着道歉:「對不起,我們不做這種買賣」。
這羊果然與眾不同,名不虛傳,其中最難得的地方在於火候。試過新疆烤全羊的人不少,都說是天下一絕;但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那種藏進坑爐的烤法用來對付饢餅肉串還好,一整隻羊卻很容易變得乾巴巴的,沒有水分。至於北京和蒙古式的明火燒烤,雖然外皮香脆,濕潤也算是夠濕潤的;可惜一不小心,就會外熟內生,血水太多。而李先生這羊則出奇地恰到好處,該香脆的香脆,該有嚼頭的就有嚼頭,該鮮嫩處便嫩得柔膩動人。也就是說,一頭小羊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沒被浪費,從前腿到後腿,從羊排骨到羊羯子,從羊皮、裏脊,一直到羊尾上的肥油,一切全都處在最佳狀態,不過熟,不太生。明明受火程度不一,烤熟的時間不同,架在爐上,一隻羊理應各個部分互有長短才是,怎可能弄到這個地步呢?
「首先是爐子。砌爐用的沙子很重要,就跟人家做陶瓷一樣,窯爐的用沙絕對會影響到火焰的狀態。」李先生一說這話,我們就都服氣了,因為這個起點實在太高。不過這個道理卻非常真實,所以也不算是意外。沒想到他還未說完:「因此我找遍了附近好幾個地方,才尋得一處合適的沙廠。再自己跟車把它們運回來。」所以這爐子也是他自己做的囉?「燒磚的過程不是,他們按照要求做好磚塊,我只不過是負責把磚塊壘成心目中的樣式而已」。
烤爐講究,木炭自然也不在話下,但這就和羊肉產地一樣,不過是很多菜館都會標榜的「碎料」罷了,無謂浪費篇幅細述,反正李先生連從寧夏運羊身過來時的合適溫度都計算過就是了。還是繼續回到火候的話題吧,我們先是談到解羊,討論奏刀開口的手法對烤肉的影響,隨後便說到一個我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了,那就是把羊身綁在烤架上的方式。沒錯,李先生認為這確實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如果綁得不對,就算他訂來特製烤架能夠調整高低和角度,也還是沒辦法使火焰對好羊身上的個別部位。我們嚐到的那種幾近完美的滋味,對和綁羊有關。我忽然想起平常烤肉烤魚用棉繩草繩的做法,遂好奇他為甚麼堅持老派的鐵絲,難道不怕影響味道嗎?當然,就和我們所有其他的問題一樣,他早就有了答案,因為他全都想過實驗過了。說到實驗,他對烤羊之前的各式着味也下過功夫研究,例如如何先替羊身添加些許甜味。在他看來,傳統抹糖的做法不是不好,只是有點單調;所以他在甘肅找來一種甘草,增加芬芳之餘,還有下火的功效。
俗話說,要是受不了廚房的熱,最好就自己滾出去。李先生對烤羊的熱愛,已經到達每回就着爐火觀看火焰和羊肉的互動變化都還是很沉迷神往的地步了;儘管他已經烤了一萬多頭羊。這位高智商的讀書人自然也想過廚房溫度的問題。他發現,在這六十度高溫的悶熱之中,一般人用不着十幾二十分鐘就會開始脫水,可怕的是自己往往竟然還沒發現。故此,他總結出了一套脫水過程的模式,並且就此決定自己其中每一個步驟的對治辦法,好讓那四個小時過得既愉快又安全。好吧,他喜歡這條路,但其他人呢?他不是希望能把自己所學全部傳下去嗎(照他的話講,「烤羊這麼有意思,很應該教會其他人烤羊的訣竅」)?可其他人受得了嗎?「很可惜,真正有興趣有天分的人不多。很多人怎麼烤都不對,還有更多人很快就受不了離開了」。不過他如此年輕,這種問題還是留待日後再想吧。眼下他還有更重大的課題,那就是「追求最完美的烤羊」。「你覺得你還沒達到完美的境界嗎」?他仍是那副模樣,誠懇到有點儍地說:「當然沒有」。
***我知道有些讀者一定想知道這家店的名字以及訂位的方式。可惜他們目前只招待來喝茶的朋友,仍未大張旗鼓地營業。之前試過有人在媒體上介紹,引來不少街客電詢,他們只好忙着道歉:「對不起,我們不做這種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