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9日星期四

梁文道:劫貧濟富

【都市日報-兵器譜】如今一般人想起格林斯潘,想到的是一位擔任美國聯儲局主席十八年之久的大人物,卻很少注意他在此之前的工作。事實上他自1974年就開始參與美國經濟政策的制訂,後來更主導了美國財政決策的思路。

因為他在1974年就被福特總統任命作「經濟諮詢委員會」的主席,1981年成為列根總統的經濟顧問,後來在聯儲會主席任上又經過老布殊、克林頓和小布殊等三任總統,堪稱前無古人後亦未必有來者的五朝元老。

格林斯潘向以說話模糊聞名,美國新聞界還特設了「格氏語言」一詞形容他那涵意隱晦的語言風格。他的其中一句名言就是「如果你以為你很清楚我的話,那麼肯定你還沒搞懂」。即便如此,從他三十年來的作為還是可以總結出一套經濟學思路,那就是種混淆但極端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Rari Batra將其總結如下:「1.政府應該避免插手經濟。2.最低工資不應由法律制訂。3.個人和企業所得稅應該要低。4.政府應該平衡預算,但不應透過加重所得稅的稅項。5.對於商人和銀行家規管愈少愈妙。6.貨幣成長要壓在低檔,好抑制通脹。7.應該廢止反壟斷法。」

上述原則每一條聽起來都很順耳,但是只要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問題。比如說政府預算要平衡,但又不該加重企業和個人的所得稅,那該怎麼辦才好呢?答案當然就是壓縮政府開支,可是該壓縮哪一方面的開支呢?

以布殊正要公布的新一年度預算案來看,那就是從花在醫療和社保上面的錢入手,換句話說,要減的正是大部分中下階層美國人需要的服務。此外,格老擔任列根總統經濟顧問的時候還提出預測,指出用以支付美國人退休生活的社保基金遲早會坐吃山崩,得想想解決辦法。

他提出的辦法是(1)提高所有打工仔都要交的工資稅。(2)降低社保年金,也就是所有退休人士可以申領的退休金。這麼一來,即使是嬰兒潮一代紛紛退休也不用怕了,只不過所有打工仔現在多交點稅罷了。理論上新加回來的稅應該投入社保基金,以保未來無憂,但事實上在格老和共和黨政府的操縱下,這些錢全都挪去彌補政府開支。

與此同時,企業和有錢人的所得稅又被大大壓低。因此整個方案的實質就是用社會保險金快要沒錢了當藉口,一方面減少退休年金,一方面要打工仔交多點稅;但多回來的錢卻全部拿去填充有錢人少交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