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9日星期日

梁文道:江湖香港

【南方都市報-超低音】我曾經在龍應台的文章里面讀到她第一次來香港的經驗,她的朋友在行前勸她不要自己一個人隨便在旺角亂逛,那里太危險了,一不小心就會被流彈打中。這也是很多內地及台灣友人的共同經歷。當他們首次踏足香港,贊嘆林立的高樓和整潔的秩序之余,總免不了得提心吊膽,四處張望,不知何時會在某個街角沖出一堆掄刀舞棒的惡漢,又不知那一家銀行金鋪的門口正有警匪槍戰。

在內地、香港、台灣、澳門四地之中,治安情況最好的香港,在全球華人心目之中竟然是罪惡之都,當然是拜《英雄本色》和《古惑仔》一類的江湖片所賜。有些內地朋友還煞有介事地問我,香港警方為什麼要協助這類電影的拍攝,香港政府為什麼不禁止這些片子的上映,難道就不怕它們損害了香港的形象嗎?其實別說他們了,就連我這個香港出生的本地人,少時也曾經以為電影里那些刀光劍影的場面是真的,只不過我沒碰上,它們一定在某個我所不知的角落里日夜上演。

從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開始,江湖就沒有離開過,沒有多少導演是從未涉足過江湖片的,也沒有幾個影評人沒試過不把江湖與黑社會當成香港的隱喻。江湖片不只是香港電影最重要的類型片之一,也是很多人解讀香港社會與歷史的媒介。

江湖片其中一個主要關懷就是秩序,往往劇情的開展,推進與高潮都是圍繞一個社團或者整個江湖的秩序之崩解和修复打轉。比如說某個社團里一個桀驁不馴的反派,因為野心擴張過度,做出了欺師滅祖、謀害龍頭的惡行,這是電影的矛盾起點。接下來則有一個守信重義的正派出面,和反派糾纏對峙,兩者之間的沖突就是電影的高潮所在了。結局則不外乎邪不勝「正」,代表黑社會傳統價值的正派主角大獲全勝,恢复了江湖道義和社團秩序。

江湖電影的秩序情結訴諸的是觀眾對一種已經淡化、失落,甚至根本從來不存在的道德觀的嚮往,它的核心無非就是傳統小說里的忠義,最能體現它的偶像人物與圖騰就是被神話化了的關公。關公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所有黑社會人物共同尊崇的行業守護神,代表所有黑社會成員必須跟從的原則及必須遵守的規矩。有了這個基礎,那些同樣要拜關公的反派才成得了反派,因為他們表面上講義氣忠信,實則卻背叛了這套終極價值。同樣是這個基礎,正派人物才成為正派,因為他們的行動擦亮了蒙塵的神像,修复了碎落的秩序。

但這套秩序的淪喪和恢复,在主流江湖電影里通常以時代的變遷為背景,反派角色是唯利是圖的新世紀人物,正派卻是傳統的守護者。因此江湖片總有一抹時不我予的悲涼,盡管老套的價值最終得到保留,但是觀眾們都知道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正派主角只不過是在挽狂瀾於既倒,所以這些主角就有了那麼一絲悲劇英雄的味道。這等公式和它蘊含的時代變化,是很多人用來解讀香港歷史和現實的透鏡。誇張一點,甚至可以說這是中國傳統在現代社會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