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日報-兵器譜】排隊等著進迪士尼樂園,排隊輪候平安米;排隊的隊伍這麼長,排隊的秩序這麼亂;排隊已經成了一個媒體上備受注目的現像,甚至一種社會問題。
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排隊其實是一種資源分配的正常方式。當要分配的資源有限,而且價格固定;但想要獲得它的人卻又不少,起碼比那資源分配的的管道還要多的時候;隊伍就會出現。
但這個自然的現象其實有它的價值意涵。活在今天的人大概都忘記了在冷戰時期,排隊曾經是「自由世界」用來嘲笑共產國家,用來區別出自己的先進和他們的落後的象徵。每次拍到蘇聯、東德、羅馬尼亞甚至中國等共產主義社會的時候,電視上最常見的畫面就是大雪中一列列長長的隊伍。買牛奶要排隊,買麵包要排隊,買食油要排隊,幾乎想得到甚麼都要排隊,更要命的是若要買全這些日用品還得排不同的隊。
排隊不代表共產國家講秩序,只能代表它們資源匱乏不夠分配。排那麼多隊更顯示出計劃經濟的失敗,一來是本來可以放在一起的貨品例如牛奶和麵包得按規定分開銷售;二來是同類貨品都有相同定價,你不能開一家牛奶專售店把價格定得稍高,讓排隊的人龍少一點。所以不用排隊曾經是市場經濟優於計劃經濟,資本主義勝過社會主義的證據。
此外,即使是在「自由世界」面,排隊有時也是一種不好的東西,它代表貧窮甚至懶惰。領取失業救濟金和綜和援助要排隊,去勞工處登記找工作要排隊,去公立醫院看門診更加要排隊。在這種情況下,排隊的人就是要依靠社會資源的人。他們很容易會被認為是貧窮的懶人,因為沒錢才要排隊享受幾乎免費的服務;而他們花得起時間去排隊是因為他們有的是時間,他們這麼有空無非是不用勤奮工作。於是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循環論證:窮人排隊是因為他們沒有工作,他們把光陰花在排隊而非工作之上,所以活該他們窮得要當「寄生蟲」。仔細看一看我們自己的社會,就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忍受這種歧視。對他們來講,排隊不只是心安理得的資源獲取方式,而且是種「懲罰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