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3日星期六

梁文道:明信片上的建築

【信報財經新聞-書海迷航錄】我不喜歡寄明信片,但不討厭收到。在我收過的明信片中,有不少是著名旅遊區的照像,多半是朋友自異地寄來「到此一遊」的證據。任誰閉上眼在機場商店伸手去摸,都會有一半的機會摸出一張以當地特色建築為主題的明信片。不知道我的朋友們是否就是這摸,所以我收到的明信片中就真有過半是建築物,如果好好存放起來,就是一列全球遊客必至的名建築大展了。

十年不見的朋友張錦滿介紹陳世良的《建築就像明信片》給我看,先不論書,名字就起得好。很多人對世界各地建築的認識就是來自明信片,尺寸不大薄薄的一張紙用最經典的角度把一座城市裏最經典建築展現,代表了一個偉大藝術家的創意,一群工人的血汗,一個地方人們仰望目光之所寄,以及或許一段未必光彩的歷史。如果再加上一段簡單的文字解說,那就可能是很好的建築啟蒙了。我想這或許就是陳世良寫這本書與後續的《建築變成明信片》的原點了。

台灣這幾年來有兩三家出版社很集中地出版一些關於都市規劃、設計以及空間和建築的書。裝幀和印刷一秉建築書的傳統,盡量精美;但是內容素質則相當參差。有很受歡迎,寫作風格很「詩意」的理論家往往雜七雜八抄了一大堆,居然就能在中文世界裏闖出名堂。也有老實點地乾脆翻譯法國西班牙前大師之作的,但譯筆真叫人不敢恭維。本身是建築師,在倫敦念理論和建築史,又為雜誌寫入門專欄的陳世良則不扮高深,文字清淺易讀。他這兩本書寫得很明信片,題目從羅馬萬聖殿到羅杰士(Richard Rogers),不齊全但都很重要,至少沒有一個不是有趣的。一個城市一座建築一位名師就是一單元,文章短小(卻未必精悍),沒有太多專業術語(就是有也不解釋),漂漂亮亮的一本書兩三小時就看完了,休閒之餘還長見識。我不會因為是朋友推薦就百分百地肯定,事實上若以入門書觀之,它的無謂感受太多,具體資料不夠豐富,而且還有若干編輯缺失(例如一座名的「新藝術」時期巴黎住宅,不斷說它著名但就是不說它到底叫什名字)。可明信片嘛,不就是那回事。

雖然台灣近年這類書不會令人滿意,可是卻表現出一種希望︰那就是台灣的建築認識和欣賞水平應該會有很大的進步,連帶當地建築風貌也該有一番新顏。反觀香港,主要的雜誌都關心室內設計和裝潢多於建築整體,介紹建築的本地專著兩手收得完,教人布置家居的就源源不絕。這到底反映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