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坐在飛機上頭看書翻雜誌,只能看到吃飯的時候,那麼狹小的空間,飯菜一來,還有書報攤開的餘地嗎?於是趁着機會,我看過不少平常沒空欣賞的電影。無論如何,解像度很低的小熒幕裏放出來的片子,通常還是要比儲存加熱過後的飛機餐吸引,眼目所見,足以叫人忘記口舌上的感受。所以我就在飛機上看到了一部兩年前就聽說過的紀錄片《Foodies》。可是才看不到一半,這部關於美食的電影就徹底倒掉了我的胃口,讓我手停口停,心中暗暗發誓,這輩子接下去做甚麼人都可以,就是千萬不能變成片子裏頭的「foodie」。
「foodie」這個英文字的歷史很短,可能不超過三十年,若要中文繙譯,最好的對應可能是大陸近些年流行的「吃貨」。很多人會把它譯成「美食家」,但依愚見,「美食家」指的應該是對食物有品賞能力,喜歡飲食帶來的愉悅,進而還能在這個領域形成一套獨立見解的人。可他們不會以飲食為此生奮鬥目標(所以他們多半不是專業廚師),更不會把自己人生一切降服在吃這個前提底下。比如梁實秋,他喜歡吃,寫吃也寫得極有見地,但他絕對不是一個為了吃才活着的人。「吃貨」就不同了,他也許有很好的品味,對吃也有自家一套看法,可他還要更進一步,乾脆為食奔走,不辭勞苦。
換句話說,「foodie」要比「美食家」狂熱,是美食的超級粉絲,以之為畢生愛好,甚至引為安身立命的所在。《Foodies》這部電影拍了五個這樣的foodies,追隨他們的腳步,從法國阿爾卑斯山麓一直吃到挪威、香港、東京和紐約,目的是要讓大家看到近年新興的「foodie」現象。所謂「新興」,指的是在這個全球化時代,foodies的活動範圍大了,他們開始忽略國界,可以為了吃而跑遍全球,慕名拜訪每一家有名的餐廳,正和「世界五十大」評選的初衷一致。這個時代,恰好也是「世界名廚」這種人出現的時代。回想五十年前,我們大部分人能夠隨口說得出自己居住地以外還有甚麼厲害的館子和大廚嗎?今天,丹麥的「Noma」卻是不少中國人都聽說過的食肆,而每年向它打電話去訂位的幾十萬人裏頭大概有九成以上來自丹麥以外。這是從前互聯網尚未誕生,資訊沒那麼流通,飛機旅行也還沒那麼普及之前所不可能發生的事。
新世代的foodies不止飛來飛去到處吃,懂得憑藉網絡訊息上穹碧落下黃泉,找出最偏遠最隔涉的餐廳。他們還有意見,就像從前的美食家一樣,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在網絡博客當中圖文並茂地陳示自己的戰利品,回饋引導過他們的全球網絡社群,且反過來成為其他同好的指路名燈。所以片子裏的那些館子會特別留意這類人的動向,看他們的臉書博客,看他們甚麼時候過來,又發佈了甚麼意見,就和他們從前會格外小心誰是米芝蓮密探和報紙匿名食家似的。
這些foodies要是沒招待好,後果或許十分不妙,於是又像片子裏所示的,有些很架勢的餐廳會不惜降貴,為他們提供超額服務,好令他們稱心滿意。世界知名的foodies和世界知名的餐廳如此形成一套共生關係,有你才有我,有我才有你。
後來我在網上搜尋關於這個電影的討論,發現頗有不少人針對那些foodies的身家背景,典型地厭富。沒錯,能夠花錢吃一頓名廚晚宴的人不多,花得起錢專程出國到處去吃的人更少。可是別忘了,除了那位泰國富二代和坐私人飛機出行的超級名模之外,也有像香港女孩Katie Keiko這樣省用,將一切收入全都投到美食旅行上頭的小康中產。我看它看得胃口盡喪,倒還不是為了那些foodies有錢得令人反感(畢竟是他們的錢,怎麼用是他們的事),而是因為一種讓人難過和同情的蒼白與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