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星期一

梁文道:吃素的同性戀(口味政治之一)

【飲食男女】大家都聽過「你吃甚麼,你就是甚麼人」這句老話,當知食物不只在物質上塑造了一個人的肉體,而且還在習慣、口味和文化的層面養成了一個人的性格與品質。但是過去我們卻很少聽說有甚麼以食物為核心的次文化運動。這難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嗎?

音樂能夠推動次文化,這我們都曉得。所以香港不少「自尊自重的hip hop樂人都愛強調hip hop不單單是娛樂,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這裏所指的「生活態度」,大抵包括了衣著、審美的品味,乃至於做人的心態。於是我們有過mod和punk這樣的運動,使得音樂不只聽得見,而且還能看得到。一個人是不是punk仔,用不着真的檢查他的音樂收藏,瞧瞧他的髮型、服裝和舉止就夠了。更嚴肅的人還會告訴你,光是生活風格符合一定的美學角度也不夠,你甚至要信仰某種政治主張,追求一種夠punk的政治。於是從音樂到政治之間,便拉起了一道巧妙的感性線索,把政治也納進了品味的範疇。就像某些社會學家所說的,這真是個「生活風格」掛帥的時代,音樂既然主導了某些人的生活風格,同樣處在生活之內的政治也就很難不被你喜愛的音樂所影響了。

然而食物,這種據說最能影響人類,又最能用來判決品味高下的東西,為甚麼卻沒有孕育出很重大的次文化潮流,改變了某一撮人的生活風格呢?

最近在讀美國作家Adam Gopnik的《吃,為甚麼重要?》(The Table Comes First),其中有一段談到法國人的飲食品味與政治取向的關係:「在法國,堅持傳統國族料理的頑固保守分子傾向於為左翼色彩濃厚的報章雜誌寫文章,譬如《瑪麗安》周刊和《解放報》,而最能以開放胸襟接納異國新事物的人,文章傾向於出現在中間偏右的《觀點》周刊和《費加洛報》。法國的飲食政治超越了黨派之別,詭譎難料;告訴我你對吃食有甚麼看法,我只能說,你是法國人」。這段話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並不在於它說出了法國文化的獨特現象——因為法國人一向如此,餐桌區分不出他們的政治傾向,並不可怪;而在於作者這番話是站在美國人的角度說的。只有從美國或英語世界的眼光來看,法國人這種沒把飲食口味和政治立場聯繫起來的情況,才叫做奇異有趣。

曾經醞釀催生了無數文化風潮的英國和美國,儘管至今也沒有多少以食物當主角的生活風尚運動,但在過去十多年間,卻愈來愈明顯地把飲食和政治扯在了一塊。我最早意識到這種趨勢,是十幾年前聽人取笑和自己政見不同的人:「那些練瑜伽、主張動物權利、愛吃壽司的同性戀,他們就是民主黨的死硬粉絲」。非常賤,但又的確活靈活現地刻劃了某類人的形象;沒有必然的道理,但又真的很像會把票投給民主黨的人。反過來想,我們也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另一類人,他們喜歡鄉謠音樂,堅守「家庭價值」,絕不放棄擁槍和打獵的權利。這種人想當然是共和黨的死硬派。那他們會喜歡吃甚麼東西呢?大概是一大塊porterhouse牛扒,或者自家後院的 BBQ吧。

為甚麼愛嘗異國風味,甚或吃素的人就一定會比較喜歡道德立場較開放、社經立場比較左的民主黨?而被認為是保守派的共和黨右翼就一定連在飲食口味上也比較保守呢?這個問題就和為甚麼始終懷疑氣候暖化是人類引致,始終不屑動物權利的人多半會支持共和黨一樣,不是個說得出堅實道理的問題;它是種純粹的印象。可是,印象、品味、愛好,這一連串模模糊糊的感覺元素確實正在發生作用,涵蓋了飲食和政治,把它們通通納進生活風格的大網之中,全都變成口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