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2日星期一

梁文道:公園為誰而設

【都市日報-兵器譜】有朋友做公園研究,發現葵盛最近有個剛剛修整完畢的公園,桌椅新簇簇地十分耀目,但常去那兒閒逛的老先生老太太卻非常不滿。為甚麼?

這些老人家以前喜歡在公園裡的涼亭聚會,天南地北地閒聊;有的就坐在刻了棋盤的石桌上下棋,旁邊自然站著一群觀棋不語的真君子。這個公園或許說不上完美,但隨著年月日久,老人們都發展了一套使用它的方法,人與園的配合倒是很叫人適意。

最近一次的重建目的應該是讓公園變得更舒服,結果卻叫人失望。原來那些老舊的石桌換成了從外國訂製的金屬桌,棋盤的刻紋是變得更清楚了,但在香港亞熱帶的氣候底下,這桌子卻會給烈陽曬得發燙。老人若是赤手在上面下棋,可能會產生鐵板燒的滋味。所以你現在去逛,會發現棋手們都在桌上鋪了一張紙,以為隔熱之功。

那座涼亭的新座椅更是叫人絕倒,不知那個天才想出來的辦法,把原來條狀的椅子也都換成有靠背的金屬座位,而且一律面朝亭外。於是遊客再也不能對著亭心地圍坐聊天,而是各自孤獨無語地欣賞公園景物。再者,由於那些新椅子是外國進口,不合本地華人身高比例,老人家坐上去的時候不只要費一番力氣撐起身子,就座之後還會雙腿吊高足不著地。遠遠看去,這座涼亭裡的老太太無一不是背裡面外,懸著兩腳,彷彿要向園中遊人展覽阿婆,堪稱葵盛新景點。

這座公園的誤失充分顯現出來主事者是多麼地自我中心,先是坐在房裡想像居民的需要;再計算最佳成本效益,從外國批量訂購標準化的桌椅設施,硬套在一個以本地老人為主要用家的公園裡。結果是花了錢,卻沒有叫好。

放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分析最近屯門公園有人聚唱粵曲擾及居民的事件,當可看到重點除了居民自發活動和寧靜環境的衝突之外,我們的公園設計和管理是不是根本就沒把活生生的人考慮在內呢?假如把權力交給區議會,讓應該最懂得社區需要的議員和居民一起規劃設計公園,得出來的結果會不會比坐在康文署內的公務員自己空想更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