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6日星期六

梁文道:這個聲音很中國

【信報財經新聞-書海迷航錄】過去幾年,香港文化學術界很流行談本土脈胳裏的中國因素,例如公園設施裏的亭台流水,建築上的紅牆綠瓦,電影中的燈籠清裝,文學裏的人物形象與語言。雖然我們常說香港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卻不會把整個香港的現代都會文明都歸入中國文化的範圍之內,反而能在一幢幢的玻璃幕牆大樓之間一眼就指認出一座飛簷很「中國」。在此,我們所謂的「中國」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文化傳統;又如「上海灘」的唐裝,無論怎樣西化,還是會被看作傳統中國的象徵。既然在這個被認為是中國一部分的城市裏有這多中國的代表,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它們為什可以代表中國,它們有多中國化,和它們是否符合真正的中國傳統了。

有關這些問題的討論,表面一點的是爭辯那些服飾建築是不是真的夠中國正統、合禮法規矩,這當然也有意思,但問題在於它們總假設了一個中國傳統的穩當存在,忽視了所謂傳統並非一成不變的死物。所以有須要更深入一點,先把中國文化的本真性懸而不論,去看看這些中國元素實際上發揮了什作用,它們跟本土脈胳發生了什關係,如何轉變演化等等。在這後一類討論裏,我們往往發現本地文化的中國因素代表了香港人對中國的想像和情感投射。因此中國因素在香港各個文化領域裏的出現,就不能只是真不真確正不正統的問題,而且還是怎樣被構造被處理,和它們的後果如何的問題了。

余少華的《樂在顛錯中–香港雅俗音樂文化》在這個背景下是一本難得的論著。其難得處之一在於香港雅俗音樂裏的中國因素本來就是極其顯眼,而又乏人探討的領域,余少華卻花了不少力氣來處理它們。其二是近年以文化角度研究音樂的不少,但在流行歌詞和單純的樂壇歷史之外,還能從音樂角度很技術性地去分析的就不多了。余少華任教於中文大學音樂系,對於這個系裏幾位青年學者的勤奮和創意,我向來配服。余少華擅長音樂史和民族音樂學,又曾是香港中樂團的團員,自然有不凡的內行看法。

在這本論文集裏,余少華由譚盾為香港回歸譜寫的交響曲談起,說到唐滌生、南音、顧家輝、黃霑和許冠文,細數了坊間流行音樂曲式和歌詞的組織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何在一段時間裏只奏不唱。看過之後,弄得我好像也有點入了門能充內行的感覺。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對香港文化環境裏音樂上中國因素的分析。例如他談徐克的《笑傲江湖》等港片的配樂,不但很正確地指出了演員明明彈的是琴,而聲帶播出的卻是箏等極不專業的張冠李戴;還進一步鋪陳出此種現象反映出的對中國的看法。

作為一個學者,他沒有苛責黃梅調、時代曲和鄧麗君等流行音樂「扭曲」了正統中國音樂,反而承認它們塑造了幾代人對中國音樂的聆聽習慣及印象。並且再進一步,余少華質疑什才算是真正的中國音樂。比如關於現在大家習慣了的中樂團,他不只介入中樂是否適合交響化的討論,還從中樂傳統裏的合奏觀念變化,二十世紀裏中樂樂團的歷史,各項樂器形制的沿革入手,說明如今所謂的「正統中樂」根本就已經是一個西方化了的樂種和實踐,而這個偏離傳統的過程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各種力量共同促成的。面對這種情況,余少華一方面從美學的角度陳其得失;另一方面還是客觀地表示了在音樂學上,並沒有所謂正統或不正統的中國。總括而言,這是一本關於我們聽來很中國的聲音、它們為何中國、如何中國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