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梁文道:食物的「邪惡」

【飲食男女】只要不是茶餐廳或者快餐店,通常在外用餐,侍者和經理通常都會過來客氣地問問意見。這時候,我們吃飯的人也往往會有一套標準答案,一時要是想不到該說甚麼,又或者不打算認真討論的話,就從那堆標準詞庫裏面隨便找幾個字眼敷衍算了。其實就算飯後想在臉書和博客上面認真評論,我們也會發現,可選擇的文字表述也實在多不到哪裏去。

但有一件事是我最近一年才忽然意識到的,那就是在用英文談論食物的時候,我的字詞選擇和使用中文的時候原來是不同的。就拿上周我說過的那道三星餐廳裏的朱古力雪糕來說好了,它的味道那麼強烈、那麼深沉,以至於侍應一來,我就不假思索地告訴他,這個甜品很「evil」(邪惡)。要是換在一個說中文的環境,我還會用「邪惡」這樣的字眼去形容一份朱古力甜點嗎?當然不。但這是為甚麼呢?

表面上看,以「evil」之類的詞語形容甜品,是英文裏頭的常見習慣,不足為奇。因為大家總是覺得甜品是種很有誘惑力的物事,明知不該多嘗,卻又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地把它吃完。所以在英文的餐廳評論網站裏頭,許多人還會用「上癮」、「犯罪」、「引誘」、「調皮」之類的隱喻去談甜品,以至於一切高脂肪高卡路里的食物。請注意,重點在大家似乎都覺得這些食物是不該吃的,只是它們太過誘人,而我們又意志薄弱,鬥它不過,只好像夏娃被騙一樣,心甘情願地上當受罪。

為甚麼這類東西不該吃?當然是因為它們不夠健康,不單破壞了我們的減肥大計,甚至還會帶來很多慢性疾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吃喝上講,這就是縱慾了。好玩的是,面對某些精緻華美的食物,說英文的人還會用上一些和性慾相關的詞彙去形容他們的體驗,比方說「orgasmic」(高潮的)。於是食物就此平添更多的罪惡,不止對身體不好,並且還有道德錯誤的嫌疑。尤其朱古力和生蠔之類的東西,本來就有催情的傳說,無法自制地貪食這些食物,好像就同時暗示自己真的克制不了自己的性慾似的。放縱慾望,任由它擺佈自己的理性,這自然是不對的。所以我們才會用上這一套和道德評價相關的字詞去介紹那些食物。相反地,你何時見過有人用「引人犯罪」和「性感」去形容一盤青菜沙律呢?

大概是無意識的習慣使然,雖然我不真的覺得一份朱古力雪糕有那麼邪惡;可我還是用了「evil」去回應侍者對它的探問。問題是我為甚麼不真的認為朱古力很邪惡呢?那是因為我的母語是中文,在我們說中文的世界裏頭,吃就是吃,好吃就是好吃,沒有人會把食物拉到道德層面的高度。我們的文化裏頭沒有基督信仰式的原罪觀念,不容易把食物聯想到縱慾的罪惡上去。即使我們有些傳統上被認為具有催情壯陽神效的食物,但大家吃的時候還是性高采烈(甚至更加性高采烈),從來沒想過自己正在偷嘗禁果。

所以今天有些電視節目上的漂亮女主持偶爾用上「引人犯罪」這類的說法去表述食物,我們一聽就會覺得不太自然,覺得她們「鬼鬼哋」。因為那實在不是中文談論食物的方式,也不是華人會有的心態。我們對着食物的時候,從來不帶內疚,也從來不覺得那是個攸關道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