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文集
香港雜評
2004年10月31日星期日
梁文道:美國的誕生
›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由於我不會說故事,所以我很羨慕一些能把故事說得很動聽的人,比如林達。林達其實是兩個人共用的一個筆名,「他」最為人所知的著作是《帶一本書去巴黎》。他帶雨果的小說《九三年》去巴黎旅行,邊讀邊想邊寫,結果寫出一本關於大革命的溯源遊記,有穿透表面的能力又不沉滯,...
2004年10月29日星期五
梁文道或馮振超:假大空
›
【都市日報-兵器譜】昨日《都市日報》頭條是一位女大學生幫襯纖體公司豐胸,最後失望而回。就算她能夠豐胸成功,其實亦只是人工製造的「假大胸」,空有外表而無與生俱來的天賦支持。「假大胸」只是坊間笑話,「假大空」這個同音詞語則見證著中國近代歷史演化的來龍去脈。 「假大空」一詞在文化大革命...
2004年10月28日星期四
梁文道或馮振超:政治投機分子
›
【都市日報-兵器譜】說一個球員是「機會主義者」,還是個美稱。但一個從政的人如果被人叫做「機會主義者」或「政治投機分子」,那就很糟糕了,其負面一如「政客」。 其實「政治投機分子」就是一種政客,一種不講原則不講理念的政客,你看不出他有甚麼理念,只看到他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若他有目的,...
2004年10月27日星期三
梁文道:通識教育的危險
›
【明報-筆陣】教育是一種社會再分配財富和地位的方法。這不只是乾枯的理論陳述,而且是很多香港人的信念和親身體驗。今天30到50歲的中產階級,有不少人都經歷過困苦的幼年,但憑一己的拼搏和上進,透過教育改變了自己的生命,最終不只贏來學位,也得到了體面和穩定的生活。這批努力而且幸運的中...
梁文道或馮振超:丁蟹
›
【都市日報-兵器譜】鄭少秋的《楚漢驕雄》前晚首播,焦點自然落在「丁蟹效應」之上。從1992年11月《大時代》推出開始,丁蟹再不僅是一部電視劇中的一個角色那麼簡單,其象徵意義重大,是反智思維的代表人物。 香港人在《大時代》播出後12年後對丁蟹記憶猶新,正好顯示有歪常理,脫離現實的狂...
2004年10月26日星期二
梁文道或馮振超:公投
›
【都市日報-兵器譜】公投為何叫人想到港獨﹖提出公投的人為甚麼就會叫中央信任不了﹖其實這是國人思考方法的特色,魯迅曾經如此描寫:「一見短袖子,立刻見到白臂膀,立刻想到全祼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所以儘管民主派議員提出公投,目的只是想看看市民對零七零八普選的看法,又不是公...
梁文道:從政之路 路路不通
›
【蘋果日報-蘋果論壇】台灣小孩中,總有幾個在填寫「我的志願」時會說「我想當總統」,內地也有不少小孩坦白宣布將來要做「國家領導人」。九七過渡之後,香港人當家作主,我們的小朋友也終於可以對流星許願,悄悄地說「我要做特首了」。如果真有小朋友其志可嘉,想做特首,他可知道這一生要走怎麼樣...
2004年10月24日星期日
梁文道:世界改變我們之後
›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我的朋友最近從英國回來,他剛好趕得及在那邊看剛上畫的《摩托車日記》,改編自捷古華拉原著的電影。這部眾所矚目的電影有一句很動人的宣傳口號:「讓這世界改變你,然後你就可以改變世界」。這句話如此年輕,這麼豪邁,說中了很多小伙子的心。那該是他們大學畢業時不找事做,...
2004年10月21日星期四
梁文道或馮振超:垃圾食物
›
【都市日報-兵器譜】「垃圾食物」(Junk Food)的爭拗,在西方社會鬧得熱哄哄,美國導演摩根史培洛(Morgan Spurlock)以身犯險,連續30日狂食「麥記」,探討對人體的影響,並拍成記錄片《不瘦降之迷》(Super Size Me) 。 美式快餐為整個快餐文化發展中的...
2004年10月20日星期三
梁文道或馮振超:學術家還是學者
›
【都市日報-兵器譜】近月,地鐵站裡有一這麼一系列廣告,主題是大人們對小孩未來身份的盼望。其中一幅有個小男孩,頭上用白線描了一頂學士帽,旁邊寫著「學術家,可以嗎﹖」。「學術家」﹖多麼奇怪的名銜,聽都沒聽過。我想「學術家」指的大概就是學者,而這幅廣告的意思應該是這個小男孩未來有可能成...
梁文道:愛國宣傳是在對誰宣傳呢?
›
【明報-文化教芋j在電視政治宣傳片的歷史中,最經典的大概就是廣告大師史華慈(TonySchwartz)於1964年創作的《雛菊》了。片子的開頭是個無邪的小女孩數一朵雛菊的花瓣,突然之間畫面接到了核彈倒數和爆炸的場面,一切靜止之後是黑色背景上的一行白字:「11月3日投給詹森總統」...
2004年10月18日星期一
梁文道或馮振超:我聽到你的聲音
›
【都市日報-兵器譜】美國總統大選,向來說話以內容愚蠢和文法錯誤見稱的小布殊,在電視辯論依然沒有太大的起色,頂多到了內容符合常人智商和文法大致正確的地步。但是回顧他的總統任期,也曾有過那麼一次令人難忘的即興演說。 那是911之後幾天,小布殊去了紐約的受災現場視察。他站到一個世貿大樓...
2004年10月17日星期日
梁文道:理解走路
›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因為牛棚書展的活動,要陪駐展作家李歐梵帶一群朋友來趟「走路工作坊」,從金鐘走到銅鑼灣,邊走邊談。回家之後,意猶未盡,就把從前翻過,但未細讀的《浪遊之歌》拿出來好好看一遍。這本書原名Wanderlust,作者雷貝嘉.索爾尼(Rebecca Solnit)是個...
2004年10月15日星期五
梁文道或馮振超:授勳
›
【都市日報-兵器譜】授勳是種很危險的行動,一不小心就會自相矛盾自我取消。如果獲得勳章是一件很有地位很光榮的事,那是因為這個勳章本身有價值。而勳章要有價值,那就得整套授勳系統被社會認同,得獎的人不能離社會上那把無形的尺太遠。 授勳這種古老的制度之所以繼續存在,是因為政府當局得利用它...
2004年10月14日星期四
梁文道或馮振超:服裝規定
›
【都市日報-兵器譜】服裝規定(dresscode)這回事最能突顯衣服不只是用來驅寒蔽體,它還有表示身份區別階層的功能。我們一般老百姓上班工作自然有不明言的服裝規定(除非你是學生、紀律部隊、清潔工人,才要一襲硬綁綁的制服。不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出外吃飯同樣要注意衣裝是否合適,...
2004年10月13日星期三
梁文道或馮振超:重新做人
›
【都市日報-兵器譜】在兩性關係上,不忠的下一個段落只有分手與和好,但就是夫婦間能接受大家「重新做人」,但過去難以磨滅的不安經歷卻往往如影隨形,「心中始終有條刺」這句話正好道出感情上「重新做人」的難處。 另一方面,三角關係,錯完再錯的例子不少,越軌行為每每一不離二,正如英國球星碧咸...
梁文道:哲學和它的時代:紀念德里達
›
【明報-港聞】我喜歡看外國報紙的訃聞版,因為每一天它都在提醒讀者,這個世界如何形成,我們的生活又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這世界無非就是死者們一點一滴積累而來。那些政治家、商人、教師、工運分子、學者、運動員與明星,雖然離開了人世,但在某個意義上仍然與生者同在。雖然每一死亡都是那麼獨特...
2004年10月12日星期二
梁文道:議員該有多少薪津?
›
【蘋果日報-蘋果論壇】本屆立法會議員位子都還沒坐暖,馬上就要面對減薪。因為要體現「與民共渡時艱」的精神,現時立法會議員的薪酬要跟上一年丙類消費物價指數掛,所以新一屆議員的薪酬及開支津貼要比去年減百分之一點九。說起來,這已是連續第六年減薪了。不過這算不上很嚴重的削減幅度,每月只是...
2004年10月11日星期一
梁文道:聲線與音量
›
【都市日報-兵器譜】黃毓民的歸來,又教大家記起了他那把沙啞的聲線,和足以爆咪的音量(請相信我,他曾真的把商台的幾隻咪喊至爆)。在今天「理性」的大氣電波之中,他的重返,使人格外想念那「感情煽情」的年月。 毓民與大班的主持風格,很容易就被稱作「粗暴」、「煽動」、「不理性」、「不客...
2004年10月10日星期日
梁文道:錯過諾貝爾獎的天才
›
【蘋果日報-文壇縮影】諾貝爾獎真是一個欺負人的遊戲,每年總有人叫屈,說其實誰誰誰要比某某某更值得拿獎,然後爭論不休直到下一年的獲獎名單公布。這百年來,還沒等到瑞典打來的電話,就先接到彼岸急催上路的大作家,不知凡幾。波赫士、卡爾維諾、喬埃斯等人加起來,可稱作諾貝爾文學獎的「恥辱名單...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