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因為牛棚書展的活動,要陪駐展作家李歐梵帶一群朋友來趟「走路工作坊」,從金鐘走到銅鑼灣,邊走邊談。回家之後,意猶未盡,就把從前翻過,但未細讀的《浪遊之歌》拿出來好好看一遍。這本書原名Wanderlust,作者雷貝嘉.索爾尼(Rebecca Solnit)是個行路迷,於無車不行的美國加州,她住在最適合用雙腳行走的三藩市。
城市,有走不動的城市和可行走的城市(Walkable city)兩種。走不動的城市典範,是我住過的洛杉磯。洛城的走不動不是因為它太笨重,而是它太過輕靈,全城被一條條的公路貫穿,汽車方便地在每個角落流動。洛杉磯擴散得如此之廣,因此不用太多的密集高樓;就算市中心,比起其它城市也要顯得稀疏。這種城市是一眼望去,所有東西清清楚楚呈現眼前的透明都市。
索爾尼自己住的三藩市,和她喜歡的紐約及意大利諸城,則是可以好好走上幾天的城市。不只是這些地方對行人來講方便,也因為它們太豐富,豐富得幾近沉重,所以走在其中街巷,總有一種變化無窮,走多少回都走不透的感覺。當然,世上行人的夢想城市依然是巴黎,這個明明呈輻射狀清晰擴散的太陽城,老是有挖不完的深度和重重包裹的神秘氛圍。所以,第一個研究現代「逛街」這種行為的德國大哲人班雅明,就是用巴黎來當他的經典範例。索爾尼也注意到了,巴黎是世界上出產最多「走路」理論家的地方。這城的居民如此熱愛走路,乃至於可以為她發展出理論。
寫走路和它的歷史,索爾尼把更多的篇幅花在大自然中的漫遊。相比起都會裏的逛街,荒野漫行好像更有靈性。例如某支愛斯基摩人有這樣的習俗,誰要是生氣,就讓他帶一根樹枝到雪地上走一直線,以消解怒氣。在心靈獲得平靜的那點上,插上樹枝,「以見證憤怒的力量或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