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梁文道:易牙(君子與廚神之一)


【飲食男女】香港這幾年很流行「食神」、「廚神」之類的稱號,但凡食家名氣稍隆,都奉之為「食神」;但凡廚師聲譽稍著,即尊之曰「廚神」。於是一直想寫點東西談談這兩種神,只是想來想去不知入手何處。只好老套一點,重溫一些家喻戶曉的老故事。不是為了填專欄充數,而是有些問題一直沒有搞懂,很想聽聽人家的看法。

比如易牙,這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廚師。他能燒一手好菜,是人人都曉得的事。就連孔子都說他厲害,即使混合了兩條河流的河水放在一塊,他都能嘗得出其中的分別和來源。舌頭靈到這種地步,難怪他千古以來都被中國人認為是廚師之最,兩岸三地也都開了不少冠其大名的餐館。

問題在於這位廚藝非常了得的大師,還是個出了名的小人奸臣。身為春秋霸主齊桓公的御廚,這傢伙單憑做菜的本事就能俘獲主子的心,讓桓公的日子過得滋味十足。有一天早上,齊桓公開玩笑地對他說:「我食盡山珍海味,就係唔知人肉點嘅味」。易牙退下準備。到了中午,他便獻上一盤好比乳羊而猶有過之的甘美蒸肉。齊桓公食晒成碟之後,問易牙:「咁正嘅?乜嘢肉嚟㗎?」易牙老實回答,說這就是人肉,取材自他三歲的兒子。他還要解釋,說真正的忠臣都是不顧家的,為了讓大王試試人肉的滋味,只好殺了自己的兒子來表白赤誠。難得被人擦慣鞋拍慣馬屁的齊桓公居然受落,覺得這個臣子真夠忠心,居然為了討自己的歡心而不惜殺害親子。

後來,襄助齊桓公成就霸業的名相管仲快要病死了。桓公就來到他的病榻,問以後該找誰接管仲的班,並且順口試探:「你看易牙怎麼樣?」管仲馬上反對:「為咗老細 happy,不惜煮咗自己嘅親生仔,咁無人性,點得呀!」可惜年老昏庸的桓公不聽話,真的重用易牙和另外兩個品格差不多的人物;終於導致國家內戰,自己被困在宮中活活至餓死的地步。因為食慾而錯用侫臣,齊桓公的結局也算是諷刺得很了。

這段「烹子獻糜」的故事,大概沒有幾個中國人沒聽過;易牙是個甚麼樣的傢伙,歷史上也早有定評。它原該是個「君子遠庖廚」的另類註解,可以用來教訓大家提防廚師。但不曉得為甚麼飲食界後來還很喜歡易牙,好用他的名字開店。我記得香港好像也有過一家叫做「易牙小廚」的台菜餐廳,當年朋友在那裏請客的時候,我不禁心裏發毛,怕他們是家賣人肉的黑店。

更加離奇的是易牙還被後人奉祀為「廚神」,從溫州到瀋陽都有不少易牙廟。台灣高雄那座也很出名,每年都會舉辦一場古怪的廚藝大賽,評審不是活人食家,而是易牙的神靈!評審辦法是用茭杯請示,看他老人家在天之靈更喜歡那一位晚輩後學的功夫。天津的易牙崇拜更是盛事,民國以前,幾乎各個廚房都會供奉他的靈位,學徒拜師之前必須先給易牙祖師磕頭,滿師出門也先得叩謝易牙才行。

無論放在任何一個文化裏面,易牙都是個奸險佞臣加殺人兇手的壞蛋。為甚麼偏偏在儒家道德觀念深入骨髓的中國,可以把他當成廚神來祭拜呢?莫非比起天理人倫,口腹之慾才是我們華人最看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