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梁文道:人才消耗戰

【蘋果日報】自從蔡東豪榮升「廠佬」之後,對人才的看法漸漸也有了轉變。曾經在中環精英圈子裏頭打滾的他,如今也看到了「觀塘式人才」那種沉實低調、埋頭苦幹的好處。見過那麼多人,也寫了不少時論,我很好奇現在的他對政治人才的看法。假如香港人才真像他所說的,可以分成「中環」和「觀塘」這兩大類,到底哪一種比較適合從政?哪一種比較能夠擔當得起管治香港的重任呢?

我這麼問,是因為我發現回歸以來這十五年,原來是一場香港人才的消耗戰,不只幾乎打光了香港潛在的政治精英,甚至還在香港上空打了一個大問號。

粗略地看,三任特首可說是三類香港精英的代表。董建華不只代表商界,他的政府更被認為是「商人治港」的典範。這個範式,曾被中央認定是管治香港的不二法門,也是當年不少港人心目中的至佳配方。在前者言,理由粗糙得不能再粗糙了,那便是「資本主義社會最好讓資本家管理」;從後者的角度出發,則基於一則九七前普遍流行的迷信,也就是「有錢佬真係有本事」。結果呢?結果大家學到了一課寶貴教訓,資本主義是種複雜的社經模式,在裏頭混出頭的傢伙不一定就是能管好它的人。富商等於治港精英這則神話,就像李嘉誠的老外號「李超人」一樣,已經成了人人恥笑的過時傳說。

當然,我們可以爭辯,董建華儘管有錢,但並不算是成功的商人。假如換了馮國經或者吳光正,情況大概就很不同了,可是別忘了董建華在國際政商學界的聯繫,又是史丹福胡佛中心的監事,又是紐約外交關係委員會委員,他身上那團謎樣的光環在當時何等奪目,真係唔知就俾佢嚇死,誰曉得最後竟是腳傷離場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