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抵制日貨其實就是一種愛國教育。根據葛瑞(Karl Gerth)那本非常有趣的《製造中國》,民國年代種種抵制洋貨愛用國貨的運動,成功地把消費文化引入了民族國家的建立過程,使得老百姓一下子多了層「國」字眼鏡,懂得在最具體最物質的東西上看見最宏大最抽象的國家。從前看戲就是看戲,如今才知道原來京戲是種「國劇」。天天穿在身上的棉袍長衫,現在終於發現它叫國服。原來任何可以消費能夠消耗的東西也都是有國籍的。我們購買它們,使用它們,着眼的不再只是它們好不好貴不貴,還得搞清楚它們和我們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國家。
為了推進這場運動,當年民間流傳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傳說。我最喜歡的一則是這樣子的:
隆冬將至,一個住在寄宿學校的小學男生正在等待媽媽寄來過冬的衣物;他一邊等待一邊擔心。擔心什麼呢?學校老師都說了,各位小朋友長大之後要愛用國貨,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於是這男孩便思疑媽媽該不會又用價廉物美的日本布料給他做衣服吧?萬一到時候收到的衣物真是日本料子做的,那該怎麼辦呢?
後來,他終於等到母親特地給他縫製的衣服了,看見那一件件衣褲上細密的針線,他覺得既溫暖又感動,這可真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呀。不幸的是,這批冬衣居然真是用日本衣料做成的,想必是媽媽怕自己遭涼,便選用質地精良的日貨。如此一來,這該如何是好呢?穿了這些衣服,就是不愛國;要是不穿,辜負了母親一番心血,那便是不孝。正所謂忠孝自古兩難全,這位小朋友眼見日寇欺人,國難當頭,只好做個不孝的中國人了。
整個冬天,他身上還都是單薄的春衣,每天冷得渾身發抖。為了驅寒,他只好咬緊牙關天天跑步,希望用大量的運動人肉發熱。白天跑,晚上也跑,日日如是,小男孩終於贏了全校賽跑冠軍,成為地方上有名的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