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梁文道:加法的政治

【蘋果日報】香港民主派有分裂的本錢嗎?還是香港民主派沒有不分裂的本錢?在我看來,這根本與「本錢」無關,而是走到一定程度,任何政治版圖都有重劃的可能,任何政治光譜也都必有細分的趨勢,正常,甚且健康。即便昔日和氣生財的建制派也要狼豬割裂,何況眾聲喧嘩的民主派?

但是放在現實上看,我們又不得不注意到整個香港政治地形過去幾年以來的變化,尤其叫人注目的,是往年選舉中民主派對建制派的「六四之比」這個「黃金律」的日漸傾斜。建制派的地區組織工作日趨嚴密,樁腳益形穩固,不只手上四成選票風吹不動,甚至還逐步侵蝕對手腳下那六成地基。所以,我時常擔憂,除法之外,香港的進步力量也要開始做點加法的政治了;忙着辨析誰更加民主誰更真正民主的同時,總得有人想一想怎樣抵禦對手,擴大影響。

於是就不能不先研究建制派組織樁腳的方式了。要想理解建制派的群眾基礎,最好的樣本就是看他們怎樣動員支持者走上街頭,參加己方策劃的活動,例如上個星期立法會門外那群反拉布的市民。在理解對方的前提底下,我比較不傾向簡單粗糙地斥責那些人「出賣良知」「腦殘無知」,反而願意把他們看成是我們的「fellow citizens」,有着和你我一樣的理智感情,有着與你我相當的利害趨避,這樣才能進入對方的世界,來日方可溝通乃至於說服。

不嫌土氣套一句共產黨的經典戰教,「團體大多數,打擊極少數」,與其分散焦點痛罵拿了三百塊錢去演戲的臨記,何不集中精神追究主事者的無恥?我甚且要同情那些臨記平日的謀生困苦,念及社會貧富差距的懸殊。更何況罵人不一定會起到平常所說的「罵醒」神效,往往卻令那些挨罵的市民越罵越走,越是挨罵越想相互取暖;加不成,反倒算成了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