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實在地接觸到「新中國」,我發現它首先是一種說話的方式。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剛剛由台灣回到香港,對彼岸的好奇如飢似渴,所以大量閱讀大陸出版的報刊雜誌,在收音機中仔細調頻以便對準說普通話的頻道,並且在有機會回到大陸旅行的時候盯著電視機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頻道。讓我驚訝乃至於著迷的是,那些文字那些言辭我竟然怎麼看怎麼聽都看不明白聽不懂。倒不是因為它們的意識隱晦,也不是因為它們的用字遣詞太過古僻,而是它們有著一種不及物的空洞;淺白,但又不知所以;曉暢,卻似不求對象的獨白。
讓我舉一個例子。陳為軍的《請投我一票》,是我很喜歡的一部紀錄片。《華盛頓郵報》形容它是「關於一群八歲大孩子的,令人如坐針氈的政治戲劇」。所謂「政治戲劇」,指的其實只是武漢某家小學有一班學生要選班長,於是導演拍下了整個競選的過程,如此而已。儘管只不過是群三年級小學生,但他們在選前最後演講中所說的話,卻和當年迷惑我的那些言辭驚人地相似,且看這些八歲小孩如何熟練地操演我記憶中的「新中國」。
首先是許曉菲,一個比較單純的女生,她說:「面對困難,我也曾哭過,我也曾徘徊在放棄的邊緣。即使有了困難,也應勇敢面對,不能過分依賴別人。我要以我更出色的表現,來回報給予我這一切的老師、同學,還有默默支持我的媽媽。選擇許曉菲,將給你的校園生活增添更加亮麗的色彩。」
這就是了,即便年幼,這個小女孩也曉得說得出這麼一段很「正面」很漂亮的好話。但你能聽懂這段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