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梁文道:《字花》



前天跟昨天我在介紹《天南》和《大方》這兩本新出刊的文學雜誌的時候我提到一點,就是一本雜誌好不好,有時候不是看裡面名家夠不夠多,重量級的文章多不多,而是看這些文章有沒有被編織成一個很系統的,或者是有韻律的、有節奏的、有組織的一個連串。這個就像什麼?就像吃飯。吃飯有時候一頓好飯並不在於每一道菜都做得非常出色,而在於從頭到尾它上菜的節奏感,一道菜與另一道菜之間的起承轉合,那種呼吸讓你覺得很舒服很自然,就像聽完一首音樂一樣,有開始,有高潮,有一個壯麗的結尾等等等等。
  
  說到這一點的話,今天給大家介紹這本雜誌就非常古怪了,這是香港這幾年相當著名的一本文學雜誌叫《字花》。這本雜誌其實某種程度上講是違反了我剛才所說的那樣的一個原則。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雜誌你從頭到尾去看它的話,你會覺得它的排版相當的花俏,讀下去沒有一個很明顯很舒服的一個韻律,而且我常常嫌它們的設計雖然是名人設計,但是有時候不曉得為什麼看起來有點像一個學生,大學生辦的學生刊物。我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主要問題不在它們,而在於我太老了。事實上這本雜誌儘管花花俏俏,儘管裡面的文章看起來有時候會有一些凌亂,但是它卻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格調統一了整本雜誌。這個格調是什麼呢?就是一種非常年輕的非常energetic(有活力)的一種很躁動的一種情緒在裡面。
  
  這個《字花》先從它的題目開始講起吧。字花,其實是廣東文化最瞭解,這是我們賭錢的一種牌系叫字花,它拿來這個就轉化成一個文學雜誌的一個刊物。再看看它這個雜誌裡面,有一些還古怪的設計,你覺得這些編輯他們這些真是非常調皮的人。例如說這本雜誌的編輯是兩個人管創作,三個人管評論,莫名其妙的還有一種編輯的頭銜叫做機動小組,有四個人,什麼叫機動小組呢,那麼這也很奇怪。這還不夠怪,更怪的在後面,它有一些文學信箱專欄專門解答讀者的問題。首先我們看看這個粉紅色的,上面有一些玫瑰花瓣在上面妝點的這麼一個欄目,這個專欄叫什麼?叫「文學心太軟」。每次負責回答讀者問題的這位作家叫做什麼呢?叫做「字花膠夫人」。這期的「文學心太軟」裡面基本上是有一個人來問,覺得自己寫作好像常常喜歡把看到的好文字拼湊在一起,這麼做好不好呢,我們是不是太容易受到別人影響呢。然後我們這個文學心太軟專欄作家就鼓勵這位年輕人不要害怕,他最後給他的一句話是:一起向朝陽大叫吧,我來了。在它隔壁則是一個黑色的一個專欄,也是一個信箱專欄,這個信箱的專欄走的風格就完全不同了,乾脆就很配合這股黑色叫「無情的沙漠」,回答它的人叫做「無情健」,這個「無情健」他的讀者來信就講一大堆,自己剛認識一個女朋友喜歡看藝術電影,自己完全看不懂,這該怎麼辦?無情健給他的回答就一句:找一個不看電影且又不知道《字花》是什麼的女孩吧。也相當的無情。
  
  那麼說起來,其實就連它的專題的題目也不像一般正常的文學雜誌,比如說什麼叫做「歸去來兮返火星」,這個「歸去來兮返火星」是個廣東話,「返火星」這三個字當然是來自非常經典的周星馳的電影《少林足球》裡面,周星馳對趙薇說「這個地球很危險,你還是趕快回火星吧」這樣的一句話。拿這句話來作為一個文學的刊物的專題,到底是想做什麼呢?其實他們要做的是要傳達一個訊息,就是希望它的約稿的作者們都能夠明白,這裡面他們要處理的一個課題,是跟自己所在的環境格格不入,是不知道哪裡是自己的家鄉的那種感覺。難道我們真的能夠回到火星嗎?這裡面有好幾個作者提供了作品來組成這一個專輯,這一期裡面比如說我們看到有駱以軍,但是最能夠說明這一點的其實是香港非常好的一個漫畫家智海他畫的一幅漫畫。我們看這個漫畫叫什麼呢?這幅漫畫他叫做Touch Screen(觸屏),周圍黑壓壓的一群乘客在地鐵裡面,每個人都拿著手機或者iPad在上面按著些什麼,只有一個穿著白衣服的少年,他觸摸的卻是一本紙本書。這就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狀態,是不是?
  
  除了這樣的一個專題以外,我想給大家瞭解到這本雜誌,它的這種活潑這種創意有的時候是到了我們上一代人覺得不能夠理解的地步的問題,或者這個原因,就在於這個編輯團隊作者團隊主要是一幫非常年輕的人,就算不是真的是80後,至少也常常在偽裝是80後。這群真80後或假80後在香港非常特別,在香港我們講80後的時候,它有個獨特的含義就表示它不只是80後那麼簡單,而且他們是對社會有所關懷,而且毫不懼怕表達自己的意見,哪怕用什麼方式都可以。所以他們會上街,他們會遊行,他們會做很多樣的社會運動。例如說這一期裡面我們就看到他們還特別附贈了一個小光盤,這個光盤是什麼呢?是香港一群相當出色的紀錄片工作者他們拍的兩場香港近年相當著名的像保衛菜園村等等的記錄這種社會運動的一個紀錄片。然後就附在裡面,其實這本雜誌裡面有不少編輯也都參與進這些行動,可以說這個雜誌裡面的編輯們有一批人頗是行動派。
  
  然後這一期的專題裡面它還有一個叫做「看不見的筍盤」,什麼意思呢?就想像一本文學雜誌,約來一些人,叫他們提供構想,建議一下自己覺得什麼樣的文學雜誌才叫好雜誌,這樣如此。但這個雜誌,剛剛這麼聽下來好像內容非常的豐富,我覺得它有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太豐富了,太花,所以反而使得一些讓人覺得很有味道的一些專欄的欄目好像被掩蓋過了。例如說它過去曾經有個專欄是請一些新一代的書籍設計師,去重新幫一些老的甚至是絕版的文學巨著去重新設計封面,我覺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嘗試。但現在那個專欄已經停掉了,因為它好像時不時地就會整個改造,因為它的編輯也都很機動吧,換來換去。我手上這期是現在這期,聽說下一期他們就又要改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