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味覺現象】幾乎所有來過香港的大陸朋友都對這座城市的秩序和整潔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感慨港人過馬路真的會看交通燈號,搭電梯也真的會左行右企,最繁華的街道上少見廢紙,抽煙的人則願意把煙頭按熄在垃圾桶上。六四維園燭光晚會那天晚上,還有一位內地博客貼出一張照片,裏頭是群眾響應大會主辦者的呼籲,正在低頭鏟走留在地面的蠟塊;那位博客評論道:「香港人多文明呀!真的很感動很感動」。要不是經他提醒,我根本不會以為這一幕有多特殊;正如我們香港人一般不大覺得自己的城市很乾淨很有序,直到聽見大陸同胞的讚美。
先不說乾淨,我想問的是香港人真有那麼守秩序嗎?如果是的話,那種對秩序的尊重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只不過是三十年前,在街上截部的士還是種比賽誰能走得更遠的運動,衝進地鐵車廂霸位更是一種全民參與的競技遊戲,那還是一個人人視排隊者如儍瓜的年代。這三十年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是誰教懂了我們排隊?許多大陸友人都認為這是英國人種下的法治文化。可是英國殖民香港一百五十年,前面那一百三十年怎麼又沒訓練好香港人排隊的習慣呢?
我記得以前曾經看過一份報告,專門研究麥當勞的文化影響;根據這份報告,原來我們的排隊老師竟然是麥當勞!
回想麥當勞初初登陸香港的那個年頭,她可還真是一個新文明的象徵。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她大概是第一家分開吸煙區與非吸煙區的餐廳。她永遠窗明几淨,沒有一般茶餐廳或速食店枱底下那些不明來歷的濕水污紙,也沒有燈光照射不到的發霉暗角。我尤其喜歡她的洗手間,你絕對不用擔心自己會踩到人家留下的液體;她那麼乾淨,乃至於大家都把她當成公共廁所。儘管我們免費利用麥當勞的洗手間,甚至把她當成大暑天下的冷氣開放休息站,可是她們的員工從來不給我們臉色,更不會強迫我們一定要買些甚麼。噢,說到員工,儘管不如美國原裝的那麼友善,但香港這批的態度也足夠好了,至少不會把手指插進飲料之中洗刷,不擺一副不耐煩的晚娘臉。
透過麥當勞,幾代香港人接觸到了傳說中的美國先進文明,她有效率而友好,準確而清潔。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我們漸漸學懂了自律、節制和禮貌,以免與身邊的氣氛格格不入,丟人現眼。而自律,就是這家餐廳的文化核心了。年青人開始明白不能恬不知恥地拿光人家的免費紙巾,還要把自己製造出來的垃圾親自丟進垃圾桶。最重要是懂得排隊,因為這是家半自助餐廳,沒人會把食物送上你的餐桌。你一定要看着其他人怎麼做,再決定自己的舉止。既然人人都在排隊,你怎好意思打尖呢?從一開始還需要經理在場督導,到大家自動自覺列成行伍,大概只花了幾年時間。我們排隊,是因為這是家文明餐廳(或者美式文明餐廳);無論是入鄉隨俗,還是為了不失體面,在麥當勞排隊都是很正當的。
那份報告最大膽的地方,就是宣稱香港人在麥當勞裏首次領悟到文明的滋味,體會到排隊的公平與效率,進一步將它們帶到日常生活的任何角落,終於使香港從一片野蠻叢林變成了現代化的都會。
我能同意麥當勞對兒童的局部教育作用,但說她塑造了香港的秩序規範也未免太誇張了吧。曾在中文大學任教多年的美國人類學家華生( James Watson)主持過一個麥當勞田野調查,他也很不贊同這套說法。他認為與其說是麥當勞把排隊引進了香港,倒不如說是香港新一代開始樹立以港為家的新觀念,從而創造出全新的公共之化。
更何況麥當勞式的排隊也絕非無往而不利,比如說荷蘭,那裏的青年在剛剛接觸麥當勞的時候不只不排隊,反而還故意搶前插隊,對着櫃台大叫「喂!到我啦!」。和我們以為美國文明很有禮很有序的想像相反,這幫荷蘭小孩覺得亂擠一團才是美國自由精神的體現,不打尖顯得有點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