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

梁文道:中環價值的深水實驗

【都市日報-兵器譜】我猜即使是擅於點火的龍應台,一開始大概也沒想到她鑄造的「中環價值」會變得這麼紅,有這麼到人圍它迴響爭論吧。可到底甚麼叫做「中環價值」呢?卻是人言人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

例如《信報》的專欄作家王迪詩,最近就在一篇題為「捍衛中環價值」的文章裏把港人一向引以為傲的拚搏精神也列入「中環價值」之一。她認為沒有這種價值,香港就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她相信一套呂大樂說的第三代主流香港人所抱持的信念:「世上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香港社會有upward mobility,任何人只要經過努力,都有機會出人頭地。」

我很同意王迪詩的說法:「誰說有了中環價值,就不可以有深水價值?」,但是我很懷疑她信從的中環價值到底還有多大的普遍效用。難道香港真是一塊只要你努力,就算不出人頭地,至少也能好好活下去的地方嗎?

姑且不去談近日甚為流行的「M型社會」和「下流社會」,讓我們繼續以為香港仍是一個充滿上流機會的城市;也不要去動用傳統的社會學分析,把王迪詩的看法歸諸為少數成功人士(或者「既得利益者」)腦子裏的意識形態;就讓我們假裝這套價值觀是對的,然後把它放到深水檢驗一下。

大家都知道深水是個舊區,裏頭除了有很多老居民,還有不少老商號。那天我去參觀深水重建區老街坊的街頭藝術展,就很集中地看見一批其他地方已經很難見得到的商舖,例如一家專門替人訂造花牌的「新忠花店」,和一家已有一百○五年歷史的「劉成和醬園」。

這些老舖活到今天,必有自己的經商之道。他們多半就像王迪詩所說的,也是某種「中環價值」的跟隨者,相信市場,捉住機會,克勤克儉,才能用一間小店養活一家幾代。從他們的經營狀況來看,我們甚至可以說他們是競爭的生存者,因為他們的生意還在繼續,儘管沒有做大,沒有變成一個連鎖集團。

然而,這麼一群自力更生、努力撐起頭上一小片天空的香港人卻快要告別大家了,甚至還要跑去申領很不合「中環價值」、很容易被人扁視的社會救助。這是為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