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9日星期日

梁文道:超級財團壟斷傳媒的年代

【南方都市報】這個世界上喜歡把原來很嚴肅的刊物變成媚眾取寵的小報的老闆,絕對不止是默多克一個人;和他一樣事必躬親總是要傳媒緊跟自己政治路線的,更是數不勝數;可是兼備這兩項條件,同時還要很有錢也很有野心地去建立一個傳媒帝國的,恐怕就只有默多克了。所以,默多克是令人畏懼,甚至叫人厭惡的。

默多克收購《華爾街日報》,最叫全球傳媒中人擔心的還不是這份大報日後的走向和質素,而是整個媒體世界的命運。

言論自由是很脆弱的,它需要很多具體的條件來保證它的健康存在,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媒體所有權的分散。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假如一個地方的傳媒機構大多被政府或單一財團壟斷,那麼,任何不利於這個政府或財團的言論就不大可能出現了。再假如那個財團還有很明確的政治取嚮,而且強硬要求下屬媒體跟隨,那麼,不只所有不同於這個取嚮的意見會被消音,甚至連有礙於傳播這個取嚮的一切訊息也極有被排除障蔽的機會。

就算這個財團沒有既定的政治立場,也不表示各種言論可以在它擁有的媒體上任意流布,因為它的生意太大太雜,所以它要顧慮的東西也就比別人多了。就以默多克當年下令取消曾經是「千古罪人」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回憶錄合約一事為例,彭定康那本書的出版社HarperCollins其時還沒有開拓中國市場的打算,為什麼默多克要擔心中國方面的反應呢?那是由於默多克還有別的生意要在中國做,他不想為了區區一本書就失去了巨大的電影電視市場。如果HarperCollins還是一家獨立的出版社,或許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難道除了默多克就找不到別的出版社了嗎?當然不是。除了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全世界還有時代華納等五六家大集團,它們合共擁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出版市場。而且要注意,它們都是跨媒體經營的,在出版以外,它們更龐大的生意是電影、電視、電台和網絡這些最賺錢的產業。這是個超級財團的戰國時代,誰想活下去,誰就要選擇依附靠攏的對象。所以,《華爾街日報》的主要對手,英國的《金融時報》最近也開始緊張了,急要找可以棲身的大樹。

這些財團大多來自美國,而美國的建國父輩都很瞭解言論自由與分散傳媒所有權的重要,因此依循他們的精神,美國曾經有各種限制傳媒壟斷的法例和規定,例如不准一家公司在同一個城市同時擁有電視和主要的日報,也不准一間公司在一個地區市場擁有多於兩家的電視台和多於六家的電台。這些規定是為了保證地方性的小媒體和媒體市場的多樣性,以免被一把聲音吞沒了整個資訊環境。

但是,以新聞集團為首的這些大財團卻出了一大筆錢在華盛頓搞游說,試圖說服當局放鬆管製。他們的理由是傳媒生意到底也是生意,既然做生意要依循市場規律,政府就不應該去限制他們做生意的自由和破壞價高者得的買賣本質。這些道理不只完全符合近二十年來稱霸全球的新自由主義,也是默多克等人天天利用旗下媒體鼓吹的「常識」,所以,那些原來擋他們發財的關口終於被一一攻破,幾家財團開展了瓜分天下的黃金之旅。值得一提的是,默多克聘用的許多說客本來就是負責管傳媒的退休高官,他給出的高薪對仍然在位仍然掌權的官員當然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他私下為美英政治領袖提供捐款,公開利用媒體為他們做宣傳的功績就更不用說了。

《洛杉磯時報》透露,默多克的下一個目標將是《紐約時報》。看來,全世界唱同一首歌的日子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