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4日星期一

梁文道或馮振超:職稱

【都市日報-兵器譜】大陸流行簡稱職務,因此范局長可以叫做「范局」。何處長可以叫做「何處」,錢科長就是「錢科」了;聽起來很容易讓人會錯意,以為是「飯局」、「何處(where)」和「前科」(犯)。

稱呼人要看他的職務,很有中國特色,自古皆然,有說這是中國官本位思想的表現。

比如一位博士姓羅,我們自會稱她羅博士; 如果她是大學教授,大家就會喊她羅教授;又如果她恰巧在大學裡當了個行政職務,比方說是校內宣傳部長,那麼肯定就以「羅部長」一名最為尊重了。

這裡的邏輯是有學歷叫學歷,有教職喊教職,有官職則必稱官職,官職地位最是崇高。更奇怪的現象是對方若為某職務的副手,則稱呼上切忌有個「副」字。

例如陳副總理得叫做「陳總」,梁副校長得叫「梁校長」,李副局長必須是「李局長」。這裡的原則是盡可能地把對手的職位在可能的稱呼範圍內推高半級。

當然你如實地叫人家「陳副總」、「梁副校長」和「李副局長」也沒甚麼不妥,只是沒法使被稱呼者得到最大滿足感,顯得你不夠世故得體而已。

反觀歐美,除了少數例外情況,一般只需用上「先生」、「小姐」和「太太」就夠了(有關女性稱謂的性別歧視是另一個問題)。它反映出來的價值觀是人人平等,尊重人人,不以所在職務取人。

起碼在稱呼上力求中國式的稱呼則一方面表示出大家都很在意自己的職位高低和相應的權力大小,彷彿做人的價值全在你官做得有多大,於科層體系內爬得有多高。

另一方面似乎暗示人家對你的看法和態度也決定於你的官位大小,如果你是個「客戶服務主任」,雖然禮貌上也可以尊稱閣下一聲「主任」,但實際上握手也就可以不用太熱情傷了筋了。又如果你離休了,從部長變回先生,沒有了職權少了官印,那就更是可以匆匆招呼一下了事。

難怪現在有人懷念改革開放以前的日子,起碼那時候全國人民都叫「同志」,既革命又平等,沒有這般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