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7日星期六

梁文道:悲劇性的書寫傳統

【信報財經新聞-書海迷航錄】《陳寅恪集》的出版,是今年中國出版界的第一等大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大陸就掀起了一股「陳寅恪熱」,至陸鍵東的《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達致高潮。一本講述一個並不具有大眾知名度的歷史學者晚年生活的書,竟然成了全國暢銷書。《陳寅恪集》此番出版,十三種十四冊中首先推出絕版多年但人人傳誦的《柳如是別傳》三卷,先聲奪人,肯定會為這股潮流再掀高峰。有朋友告訴我他工作的報館裏近日即有不下十人正在苦讀此書。

奇書《柳如是別傳》,初遇之時正讀大學。其中種種考證繁瑣,令我翻來覆去不能終卷。奇的是這一部談論明末清初名「妓」柳如是和其夥伴錢謙益的書,為何會那受到重視。更奇的是陳寅恪以博學著稱,通曉近三十種語文,真真正正稱得上學貫中西,晚年為何不寫出一部人人期待的通論性大書(如隋唐史),卻於臏足盲目的殘歲裏花十餘年功力去為這一個「小女子」立傳?

一位學長知我崇洋,不讀國史不懂其體例傳統,特別用近年由一批意大利史學家倡導的「微觀史學」來比附,我就有點懂了。大意是從一個被歷史掩沒的小人物身上著眼,透過仔細探挖他的言行交友,逐漸在敘述之中展示出一幅失落時代的精神風貌與生活氣氛的側面。《柳如是別傳》就是這一人,側寫晚明清初國家興亡之際,文化失落局勢奇詭之時的政治與道德的大書。何況柳如是並不是一個「小人物」,陳寅恪打破了歷來對她的誣陷和抹黑,把她寫成了數百年來罕見的中國道統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表現。所以若從女性史的角度來看,這又是一部開闢天地的巨作。

後來讀到余英時的《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發現這實在是本包括《柳如是別傳》在內的陳寅恪晚年作品的最佳導讀,於是有決心和信心硬著頭皮一頁頁去看這本複雜的書,乃更了解何以這又是一部「心史」的說法。所謂「心史」,即陳寅恪在五、六十年代中國政治高壓學術想息的環境底下,用複雜的密碼系統把自己對時局的觀照感想寫進柳錢的故事裏面。清末民初,中共建政,相隔了三百多年的兩個時代變局交織為一,呈現出了「文化遺民」的苦痛心境。司馬遷作《史記》有悲憤之情,陳寅恪寫《柳如是別傳》為自己的心史,這實在是中國史學裏一道悲劇性的書寫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