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食評人到底有多威風?且看《紐約時報》露絲(Ruth Reichl)女士的經驗:有一回她上紐約地標名店「馬戲團」(Le Cirque)進餐,餐館老闆見是她大駕光臨,就一邊熱情引領一邊說:「西班牙國王正在吧等候,可是閣下的位子已經準備妥當了」。
美國是個評論稱王的國度。文學界裏搞評論的要比寫小說的有權,一篇劇評隨時可以叫百老一齣籌備經年耗資數百萬美金的製作血本無歸,電影廣告上影評人的一句話有時印得比導演的名字還大。在紐約和舊金山這種飯館比食客還要多的城市裏,食評人又怎能不威風呢?根據Karen Page和Andrew Dornenburg的《上館子》(Dining Out)一書,美國食評或許還不像法國的《米其林指南》那麼有煞氣,可以叫被摘掉一顆星的大廚吞槍自盡,但也足以讓許多餐館東主在廚房裏貼出幾個食評家的照片和信用卡上的名字,如通緝犯告示般地預警員工。
《上館子》大概是美國第一本訪問食評人,深入研究這個行業的書,不只可以滿足老闆和顧客的好奇心,還教讀者寫食經的訣竅。這本書煞有介事地比較分析了著名食評人的出身背景,發現許多食評人原來是搞樂隊寫樂評的,不知會不會使他們更注重餐廳放的音樂。兩個作者又指出不少食經作者唸大學的時候主修社會學或者新聞系,且列表證明。社會學和寫食經有關嗎?不知道,不肯定。作者們只是把功課做到家而已。由此可見本書資料搜集之詳備。
我一直很拗口地把那些食經作者叫做「食評人」,而非香港熟識的「食家」,是因為兩者之間頗有不同。我們報刊上寫食經的,沒有一個的樣子是讀者們不知道的,其中還有朋友因此成了品牌可以開店可以帶領美食旅遊團。但老美辦事比較認真,絕大部份報刊和作者堅持真人不可露相的原則,以免餐館特別招待。為此食評人等絞盡心思,戴假髮者有之,結帳總叫朋友埋單者有之,用化名多開幾張信用卡更是標準配備。
雜誌《芝加哥》的「首席食評家」Dennis Ray Wheaton試過以1920年逝世的德國社會學宗師韋伯的名字開了張吃飯專用信用卡,以免被侍者認出。結果有次一個侍應看了看張卡,對他說:「噢!我好像讀過你的書,沒想到你還活」。
2005年2月27日星期日
梁文道:食評人
Tags: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