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文集
香港雜評
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
梁文道:是故宮還是商場?
›
【都市日報-兵器譜】我還記得當年第一次走進北京故宮的時候是甚麼感覺:一陣錯愕。我以為這座世上最大的皇宮,中國人引以為榮的建築瑰寶,今天就算喪失了羅浮宮的奢華,少了東京御苑牆外的靜穆,至少也是體面的。最起碼,它得有世界級國寶博物館的莊重。 然而,在穿過大門之後,我看到的卻是幾塊...
2007年1月29日星期一
梁文道:油魚的教訓
›
【都市日報-兵器譜】每次到學校演講,老師們都會苦口婆心地事先提醒:「現在的學生都不愛看報紙,也不大關心新聞。你看有甚麼辦法可以勸勸他們。」在我看來,這實在是件不用煩惱的小事,只要遇上有娛樂性的新聞,年輕人自然會發現它們會比娛樂新聞還要好玩還要荒謬,而且還十分有教育意義。 比如...
梁文道:愛是不張揚
›
「師傅,我想我準備好了」。 「棄絕一切,謹守神貧。不再貪圖世間聲名與財富?」 「是的 」 「懺悔吧,你身為公眾人物,卻如此偽善,欺得他人的信任,你怎樣完成你的事工?你怎樣拯救人的靈魂?總是誇談要讓中國人更自由更寬容更理性,但你的理性被你的驕傲蒙蔽了,你的胸懷狹窄因為你...
2007年1月28日星期日
梁文道:良心起義(皮爾長老二之一)
›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如果官方傳媒機構每年要為十三億人選出「感動中國」的十個人,都會引來連番爭論的話;那麼要找一個人能夠感動法國六千萬人,恐怕就又會更難。因為這個國家如此自由,意見如此紛紜,有誰能夠打破所有的藩籬,叫人真正地心悅誠服呢?皮爾長老(Abbe Pierre)終於回到...
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
梁文道:粥的貧窮美學
›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看來中國真是富得要流油了,起碼在上海淮海中路這一段。那天我在上海開了一整日的會,到了午飯時間,原以為只不過是頓簡便的工作午餐,迅速吃完好繼續下午的活,沒想到這餐午飯竟然有魚翅撈飯!而且當地夥伴們談論這道菜時面無表情,就和說起一碟蛋炒飯似的,稀鬆平常。後來幾天...
梁文道:iPod怎樣分割了世界
›
【都市日報-兵器譜】當你把一副耳筒塞進耳朵,你和世界的關係就開始變了,不只是把你自己從周遭的環境?音樂抽身而出,同時你還為這個世界注入了另一層不同的意義,使眼前一切呈現出前所未見的色彩。 因為聲響本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們不只用眼睛去感知環境,更加要用耳朵去接收環境給予的刺激。經...
2007年1月25日星期四
梁文道:死也不抽煙(禁煙運動的本質.二之二)
›
【明報-筆陣】二手煙對人的傷害已是一項不用爭論的事實了,這個事實引致了兩個問題:一個牽涉到社會成本,另一個則與平衡煙民和非煙民的權利有關。讓我們先來考慮第一個問題。 吸煙對煙民來講固然是一種享受,但這種享受卻為他人帶來巨大得難以承受的後果,使非煙民暴露在高度的風險之中。假如這就是...
2007年1月24日星期三
梁文道:用一副耳機逃離世界
›
【都市日報-兵器譜】對於各種時髦電子小商品,我向來反應遲緩,有甚麼被人稱為「非買不可」的東西出來了,我總是慢上三拍才趕上潮流的尾班車。例如iPod,人家都在翹首等待快將上市的iPhone了,我才在幾個月前得到我的第一部iPod。 我一直不想擁有iPod或任何MP3等隨身音樂裝...
2007年1月22日星期一
梁文道:持平
›
【都市日報-兵器譜】讓我們想像一下,有一家電視台拍了一部關於老人晚年生活的紀錄片,裏頭的長者過得真是淒苦,既無社會關懷,更沒有家人的陪伴照料。片子裏還有老人抱怨在人口日漸高齡化的年頭裏,公共醫療資源緊絀,竟然有人建議公立醫院可以減少「非必要的急救措施」,老人家覺得這是歧視長者,巴...
2007年1月21日星期日
梁文道:一個編輯的藏品
›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其實報刊編輯和作者沒有分別,他們都是作家;如果真有什麼不同的話,差別或許就在於作者用鍵盤和筆書寫,而編輯則用作者來書寫。一個編輯用不自己動筆,他只需要調動不同的作者,開發他們的潛能,形塑他們的風格,再組合併裝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作品。當然我們可以爭辯,作者...
2007年1月19日星期五
梁文道:即食麵作為一種主食
›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即食麵的發明人安藤百福在1月5日晚上去世了,我覺得這是現代人類飲食史上的一件大事。雖然近來有環球明星廚師熱,到處都有人吹捧米其蓮三星大廚,但要是論影響力,過去五十年來,整個飲食行業恐怕沒有一個人勝得過安藤百福。道理很清楚,全世界有多少人嘗過三星天才的作品?一...
2007年1月18日星期四
梁文道:方言與口音的政治學
›
【南方都市報-知道分子】聽陳水扁用國語演講,會發現在那揮之不去的閩南口音之中,偶爾有幾個字他咬得特別用力,音發得特別標准,聽來反而叫人更覺突兀不協調。這令我想起幼年在台灣上學的經驗,很多本省籍同學在家里說慣了閩南話,在學校突然要講標准國語,多半都說不好,這意味他在國語課永遠拿不...
梁文道:什麼是煙民的罪責?(禁煙運動的本質.二之一)
›
【明報-筆陣】上個世紀的70 年代,台灣的「白色恐怖」雖然高潮早退,但當時年幼的我還能感到其流風的威力。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你在公共圖書館裏幾乎找不到任何談論馬克思的中文書籍,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批判馬列主義的教條式著作。那個年代的氣氛是這樣的,如果你寫了點同情共產主義的東西,你...
2007年1月17日星期三
梁文道:口音的秘密
›
【都市日報-兵器譜】當一個國家的標準語確立了,國境以內的其他語言當然也就成了方言。 至於這個標準語內的字彙發音,本來從人類發聲的自然機制看來,就算是同一個字,也不可能有兩個人的讀法是一模一樣(因此治安情報機關才有可能用「聲紋」去鑑別對象);可是透過現代的電子傳播技術,官方還是...
2007年1月15日星期一
梁文道:說好國語
›
【都市日報-兵器譜】看陳水扁用國語演講,會發現在那揮之不去的閩南口音之中,偶而有幾個字他咬得特別用力,音發得特別標準,聽來反而叫人更覺突兀不協。 這令我想起幼年在台灣上學的經驗,很多本省籍同學家裏說慣了閩南話,在學校突然要講標準國語,多半都說不好,這意味著他在國語課永遠拿不到...
2007年1月14日星期日
梁文道:長尾拯救文化人
›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文化人從來都不信邪,書賣不好一定是書店不識貨,沒把它放上「豬肉」(專業行話,指的是書店裏最當眼的那張桌子);電影不賣座一定是院線不識貨,不讓它多安排幾家戲院上映;唱片銷量差一定是電台DJ太膚淺,不肯多放幾回讓人聽。總而言之,問題絕對不在自己的作品不夠好,...
梁文道:在書裏發現現blog的世界
›
【明報-博客上路】編按:博客已是大勢所趨,上網,寫誌,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書,收錄了多位博客的網誌心得,也有博客精選,以及各種實用的網誌資訊和 know-how,不失為博客文化的側寫記錄和認識入門。博客的趣味何在?讓博客梁文道,在這裏,跟你談談。 我開了兩個blog,嚴...
2007年1月12日星期五
梁文道:光是年輕已經不夠
›
【都市日報-兵器譜】自從天星碼頭保衛之戰之後,政府連出幾招還擊,其中一招是重組古物古蹟諮詢委員會,請了一批新面孔。在這些新委員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年來非常活躍的沈旭輝與李律仁。 前者是青年智庫組織「Roundtable」的召集人,身負牛津博士學位,以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在喜好...
梁文道:藍鰭吞拿的命運
›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直到諾沃克病毒爆發之前,大部分人都覺得日本海產是很安全的,即使生吃也沒有問題。就算諾沃克病毒爆發了,有成千上萬的日本人染上了腸胃炎,早把東京當做第二個家的香港中產階級依然覺得去日本是非吃魚生不可的,而且還信心飽滿地對著等在機場採訪的記者說:「沒問題,日本魚產...
2007年1月11日星期四
梁文道:薩達姆難逃樹倒猢猻散命運
›
【南方都市報】關於薩達姆,我們可以在他蓋棺之後繼續爭論他到底是個英雄,還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暴君;我們也可以重新檢討一個國家入侵他國為民除害是否合法合理的種種論據;我們還可以回顧他從美國的朋友變成布什仇敵的整段歷程;我們更可以用他的死當樣本去辯論死刑之必要與否。但要是說到他的死會對...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