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我記得很多年前聽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容世誠教授說過,王晶的父親,已故導演王天林先生原來在香港拍過一些閩南語電影。只是他不懂閩南語,所以沒法直接和那些多半來自廈門的演員溝通,常常要靠翻譯。換句話說,這是些連導演自己都聽不懂的電影。更有意思的是,這批電影當年幾乎從未在港上映,因為它們的資金來源和目標市場都不是香港,香港只不過是它們的製作中心而已。幾十年後,香港電影資料館才為它們辦了個特展,讓今天的港人見識到本土複雜的身世。
忽然想到這事,是因為我想繼續談點薯仔的故事。
且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說起,當年那批香港製作的閩南語電影多由菲律賓華商出資,而它們的市場則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地,因為這些地方聚居了大批閩南人。直到今天,你在新加坡和檳城這幾個華裔人口密集的東南亞城市,也都還能用閩南話和當地人溝通。當然,除了閩南語之外,東南亞華人社群還流行着潮州話、客家話、廣東話以及中國南方沿海一帶的各類方言,因為這片地區本是中國海外移民的主要來源。
為甚麼東南亞會有這麼多來自中國南方沿海省份的移民呢?今天最通行的常識是除了明代開始南下的商人之外,清末還有一大批「豬仔」「苦力」,他們全是借着地利,比較容易對外開拓生路。這種講法強調了東南亞等地的吸引力,但卻忽略了移民現象除去拉力,必然還有推力,也就是說一定還有甚麼力量在背後逼着這些華人移民先祖非走不可。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們都窮。福建、潮汕,一直到廣東客家地區,山多地狹,沒有太大的平原,無法拓出良田萬畝,一旦人口增加到負荷不了的地步,就會產生壓力,使吃不飽的農民必須另謀生計。
但這些地方並非向來都是這麼多人的,直到清末才有一大批人想要離鄉背井,是因為整個中國在清朝中葉經歷了一次人口大爆炸,從乾隆六年(1741年)的一點六億人,一下子上升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四點三億人,奠下了日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基礎。麻煩的是經過數千年的開墾,中國可耕面積實在無法相應增加,於是只好連東南地區那些貧瘠的丘陵地帶也都小心開發了。再開發下去,要是依然養不活這麼多人,他們當然就得到海外尋求出路。
是甚麼使得當時的中國在百年不到的時間裏頭一下子多了兩億多的人口?答案就在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當中:「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黃獨。蔓生葉如豆,根圓如雞卵,肉白皮黃,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這種食物儘管吃起來沒有鮮明的味道,但究竟是舶來品,所以明代剛進中國的時候,只能出現在皇室和達官貴人的飯桌之上,圖其新鮮罕見。沒想到,再過百年,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的這種作物,就要徹底改變整個中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