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梁文道:枱面參選,枱下造王

【蘋果日報】胡國興法官公佈他的參選政綱之後,好評似乎不多,建制派的反應固不必談,就連泛民主派的梁家傑和尹兆堅議員也都表示失望,覺得他提出的綱領太過零碎,「欠缺願景」。評論人李慧玲甚至覺得他「少了當初那一份人味」。可是胡官這份政綱真有他們說的那麼糟糕嗎?且看其中幾項要點,首先是將特首選舉委員會過渡為提名委員會;同時把功能界別的選民數字逐步從二十五萬擴大至三百多萬,恰好就是目前全港選民人數。沒錯,站在泛民主派的立場來看,你可以說這還算不上是「真普選」。可是請問包括葉劉淑儀、林鄭月娥以及曾俊華在內的潛在對手,他們有哪一個人能在中央政府沒有授意的前提底下,在迴避了人大「八三一」的框架底下給出如此明確的政改建議?

再說《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胡官直說在政改沒有共識之前,不應急於在本地落實它的立法,這難道不已足夠貼近主流泛民的共識?相反地,行政體系出身的另外三位對手就算有此念頭,恐怕也不敢如此明言。因為中央政府視港獨為國安大害,今天確立「二十三條」立法的急迫猶勝十四年前,極有可能會反過來把它當作一切政改重啟工作的條件。所以葉劉淑儀才會勇不可當地在她宣佈參選的第一天就把「二十三條」重新祭出。

另外,諸如全民退保、標準工時、強積金對沖、取消小三TSA,乃至於回購西區海底隧道等雜七雜八的項目,胡官就算說得空泛,可大方向對於泛民而言也應該是「啱聽」的。

我不知道目前已經表態的泛民選委是怎麼想的,但是我們大概可以猜得到在接下來一兩個月裏頭,當其他幾位特首參選人以及疑似參選人一一浮出水面,各自宣說政綱之後的局面走向。到時候假如葉劉淑儀是光譜的另一端,我們幾可斷定胡官就是最接近泛民的這一端(除非吳靄儀力倡的『公民提名』真能成事)。也就是說,如果不投白票,又沒有其他代表泛民的參選者,那麼胡國興法官就會是理論上泛民選委的最佳選擇了。假如屆時泛民主派三百多名選委不願提名胡官,那一定得是他們找到了比他更「民主」的人選,否則又有什麼理由連提名他都不願意呢?又如果胡官得到了一百五十個提名,正式競選,要不是另有「公民提名」產生的人選,或者大家打定主意杯葛選舉,我也想不到太多泛民不把選票投給胡官的道理。

除非泛民覺得這麼做太不實際,就像當年的司徒華和梁家傑一樣,民主是夠民主的了,然而泛民以外就別無票源,投了他們等於白投,絲毫影響不了大局。還不如把票集中給一個建制派和中央政府能夠接受,取態足夠溫和,能對泛民訴求讓一些步,最後還真能在這小圈子遊戲中勝出上台的人選。但以今日整體泛民主派四分五裂,沒有主導勢力的情形來看,到底有多少人敢犯天下之大不韙,「出賣原則」,實際到這個地步呢?

我在這裏更關心的問題是,究竟誰是那個泛民勉強可以接受,而又真有機會獲選的候選人?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那人就是曾俊華。不只如此,贏得到泛民支持甚至被認為是曾俊華的優勢之一,若是完全無法得到泛民選委的提名,又拿不到一張半張的泛民選票,那麼曾俊華面對着林鄭月娥和葉劉淑儀的競爭,形勢就會十分不妙了。首先,所謂「唐營」和工商界對他的「力挺」根本不像很多人所以為的那麼有力,一來是商界十分實際,最後一刻才「西瓜靠大邊」的機會甚高;二來則是商界大佬習慣分散風險,絕對會讓每一個建制出身的參選人雨露均霑。其次,曾俊華的對手也不是完全搶不到地產勢力為主的商界票源,尤其林鄭月娥,她對商界的「友好」遠超一般市民印象(這一點以後有機會再談)。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論,對於曾俊華而言,不管多半不可能在特首選舉當中獲勝的胡官是否真如一些論者(如劉細良兄)所說的,出來是為了「鎅票」,陪跑的他實際上也起到了「鎅票」的效果。假如工商界用心不專,沒有把票集中給曾俊華;假如林鄭月娥或葉劉淑儀真的走上「梁振英路線」,繼承了梁振英的鐵票;那麼胡官那邊多一分,就是曾俊華這裏少掉一分了。若是胡官可以出線,那就意味着曾俊華的形勢凶險了。若是胡官出不了線,那麼他的立場和政綱也能成為一個道德制高點,會對曾俊華形成壓力,讓他再靠近一些也不是,離遠一些也不是;他再靠近胡官一些會得失建制派,再遠離一些又不可能滿足得了泛民。

主張胡官是出來「鎅票」的朋友有一個很值得探討的提問,那就是向來在政界不甚活躍的胡官為什麼會下這麼大的決心「拋個身出來」?是誰在支持他,他的班底又是些什麼人呢?雖然在胡官公佈政綱的那天,何安達兄的現身肯定會讓不少圈中人有似是故人來的感覺。

可是我不想對是誰在操盤這點上多做沒有確實依據的猜測,只想在「鎅票說」之外提出另一種可能。那便是會不會有人在此扮演「play maker」的角色,透過胡官,大玩合縱連橫的政治遊戲?我這大膽聯想的靈感來源是何安達兄那句「希望曾俊華能夠取得足夠提名票」以及「胡國興和曾俊華都是他心儀的下屆特首人選」。請注意,何安達兄是胡國興競選班的成員,那有公開稱讚競爭對手也是他心儀候選人的道理呢?再往前看,胡官自己也在宣佈參選的初期說過曾俊華的好話,甚至表明如果他和曾俊華票源重疊,「會慎重考慮退選」。那麼現在梁振英不在了,曾俊華參選在即,標明反梁的胡官為什麼還要繼續選下去?他會不會選到一半又忽然宣佈退選,然後把班底和支持者轉讓給曾俊華呢?

多推一步,我們就會發現「鎅票」有可能變成「讓票」,威脅有機會成了禮物;一個目前最接近泛民主流傾向的參選人及其支持者,也許會奇特地為一個溫和的建制派參選人讓步。反過來,要是局面有變,比如說曾俊華不願或不敢收下這份大禮,又比如說有人收到明確指示,不能讓曾俊華成功。那麼胡官就可能會繼續走下去,並且走得更激,使得泛民不可以不支持他,使得曾俊華功虧一簣了。

假如形象向來正派的胡官真的不自知這個形勢,是他後面另有操盤手掌控。那人(或者那些人)可就太厲害了,不用泛民三百二十五個選委自己辯論要不要造王,他就已經在拿着他們來造王了。造出來的也許是曾俊華,更也許是林鄭月娥和葉劉淑儀。因為利用泛民造王實在太過容易,找一個他們拒絕不了的人選就是了。即便這不是造王,至少也是足以左右大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