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深夜食堂》大受歡迎,於是我也跟着看了幾集。好看嗎?以電視劇來說,算是不錯;但問題是類似的敍事手法和「大橋」,有點影齡的觀眾一定會覺得熟口熟面。沒錯,這類以食物為經,人情為緯的影視作品,實在不少,簡直可以自己歸作一類。光是去年在香港戲院上過的片子,就有令財政司想做快餐車,用食物串起父子感情的《滋味旅程》(Chef);以及把文化衝突放進鍋子裏煮融的《米芝蓮摘星奇緣》(The Hundred-Foot Journey)。儘管這兩部電影各出其謀,力圖為美食電影這個小片種注入新意,可大致上它們要遵循的邏輯還是一致的。就像功夫片必然要相信武力,美食影視也一定得相信食物,相信它具有轉化人心、溝通融膜的魔力。
《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t)算是這種類型的老奶奶了,二、三十年前的老電影,近日重看,依然覺得它有不落俗套的獨到之處。首先是它故事的時空背景,十九世紀下半葉丹麥北部的沿海小村,完全就是美食荒地的模樣,與這個國家今日成為新興美食勢力的形象相去甚遠。那片叫做Jutland的地區可憐成甚麼模樣呢?它的居民日常就吃兩樣東西。一是如今在北歐還很普遍的「啤酒麵包」(Ale Bread),做法是把麵包撕碎,丟進啤酒裏頭煮爛成糊;另一樣是風乾鱈魚,將魚乾切塊,然後水煮。你說這淒慘不淒慘。
問題是當年的丹麥人為甚麼明明住在海邊,每日都能撈捕新鮮海產,卻偏偏要把現捉上來的魚弄成魚乾,然後還非此不食呢?我並不期望他們都像今天的丹麥大廚那樣,連海岸石塊上的藤壺水草都拿來入饌;但偶爾烹調一下不風乾的魚總是可以的吧?這就要說到這部電影的關鍵了。歷史上向有不少難解的食物謎題,比如蘇格蘭,三面環海,能出產不錯的海貝蠔蜆。但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裏頭,當地人寧願以廉價把它們賣到甚麼東西都吞得進肚子的法國,自己卻不肯吃,而且也不會吃。更有些極端的例子,是一個住在大湖邊上的社群發生饑荒,雖然湖裏有的是魚,可這個社群就是餓死也想不到要嘗嘗魚肉的滋味。這種有食物在眼前走動,但就是看它不到的現象,多半和文化的制約相關。
比如說狗,在老派的中國人與韓國人眼中,那就是滿街亂逛的香肉,不吃可惜。在現代人的心目當中,「人類最好朋友」則根本不可能被放進食物的範疇裏頭。同樣的問題也出在《芭比的盛宴》,那些住在海岸的丹麥人懂得捉魚,也懂得吃魚,唯一使得他們非吃煮魚乾不可的理由,是文化上的理由,更準確點說,是宗教的理由。很多學者把《巴比的盛宴》當成宗教電影,甚至用它探討許多神學爭論,就是因為它藉着食物觸碰到了北歐和法國的文化差異,或者換個角度看,是新教和天主教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