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美國中餐館有樣奇怪的東西叫做「幸運曲奇」( fortune cookie),後來真的見着,即使早有準備,也還...
為什麼中餐一到北美,就變出這麼奇怪的玩意呢?從前我只把它當成是「炒雜碎」一般的物事,文化翻譯中的典型案例,直到最近看到Dan Jurafsky書裡引用的材料,才曉得這又是「飲食文法」的結果。
Jennifer&Lee在《The Fortune Cooikes Chronicle》裡考證出幸運曲奇的源流,說它原是19世紀日本人的一款小點(它的確像是日本人的點心,和「八橋」之類的東西相似),直到20世紀初,才在加州的日本餐飲與中國餐廳被人當作甜點,然後再漸漸成了整個北美地區中國菜的必備標記。
Dan Jurafsky以他的「飲食文法」假說解釋這種情況,認為這恰恰是傳統中國菜(和日本菜)的飲食順序沒有甜品這一項環節的結果。當時的北美華人在一個有甜品習慣的地區做餐飲買賣,但一下子又拿不出甚麼東西來滿足當地食客的要求,於是就從先已適應了這個地方的日本餐廳那裡借來這種奇特的小餅乾,權充飯後甜品,自此一發不可收拾,變做中式餐飲的特色甜點。
類似的情形,我們今天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越南菜、泰國菜與印度菜,本也沒有明確的頭盤、主菜與甜品這種三段式的上菜順序。我們去到原產國家本地人光顧的場所,一定會注意到他們自己的一套文法,頭盤和主菜常常可以同時上桌,互換身份。但在比較洋派,比較國際化的新式餐廳裡頭,他們的傳統菜式就會被重新分類,一一歸化到現今通行的三段結構,好讓不熟悉它們的食客也能找到一個不太陌生的入口。好比英文成了國際語言,可以使我們和世界各地的非英語族群溝通;經過美國改選過的西式飲食文法,也成了我們不同食制得以彼此接近的橋樑。
沒錯,頭盤———主菜———甜品這種三段式的飲食文法確實是由美國人普及的,比起意大利和法國,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吃飯結構。而這幾個地區的人大可不斷爭論誰是源頭正宗,例如「Entrée」,今天的法國人說它是頭盤,但大部分的美式西餐都會在餐牌上用它來標明主菜的部分(其實從字源上講,「Entrée」是「進入」的意思)。可有誰會真的在乎這些爭論呢?同樣地,很有民族自尊心,很提防「文化帝國主義」的人,也一定會討厭這種「英語霸權」式的飲食霸權,覺得必須抵制。然而,語言與文化的傳播、混合,以及演變,又豈能任憑人意操縱?久而久之,它自會生出一番出人意表的新景象。
就像三藩市,這個文化熔爐般的城市,Dan Jurafsky身為當地居民,就在它街上的餐廳發現了一股新趨勢。一方面是許多非西式食肆開始不理美國飲食的三段結構,按著原有文法該怎麼上菜就怎麼上菜。另一方面則是新派的西餐,模糊了頭盤和主菜的區別,或者任人挑選組合以兩三道頭盤完成一餐;或者把每一種菜式分成大小兩種份量,你愛當它是頭盤也好,愛當它做主菜也好。在他看來,這種正在全球悄悄流傳的新潮,乃是亞洲飲食「逆襲」美式飲食文化的表現,習慣了三段順序的美國人也要開始放大胸懷,在吃喝上頭發現人類文化的多樣與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