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我很相信自學,因為我相信閱讀的力量。由於很小的時候就認定自己的閱讀能力不錯,所以我曾真的以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以透過閱讀來學懂的。比如外語,以教材自修語言,豈不是理所當然的天作之合?其實不然,就以當代最有名的拉丁文教材《Wheelock's Latin》來說吧,清楚是夠清楚,走的全是文法下手那條老路,但毫無趣味可言。幾乎有些把它一關關順序學完的學友抱怨,真正在讀原文經典的時候,滿腦子也還是教材裏怎麼分析句子結構的那一套,離真正的閱讀還差很遠。
當然,學習本來就不可能太有趣味,自學更是要做好艱苦奮進的打算。但是時代變了,今天的網絡資源豐富,且不說劍橋那套人人都能報名參加的遙距課程,就連測驗拉丁詞彙的網絡遊戲都有好幾款呢。更何況網上還有許多同好論壇,不時摸進去看看,不止能減少獨學而無友的窄陋,還會發現天底下同病相憐者多的是,不只我一個人搞不清人稱代詞的屬格,從而補回了點點自信。
自學當要立志,但又怕立志太猛。最壞的就是那些名人故事,誰六歲就在家學會了古希臘文,誰在中學就給學校編拉丁文教材,誰又自學成才通達二十多種語言。自學確實有成才的時候,可成才也得先有那塊材料才行呀。那些故事說明的不是什麼九十九分努力如何換回成功,而是少一分天才就當不成故事裏的主人翁。
在這藏龍卧虎的網絡世界裏面,我見過不少隱姓埋名的奇人。有的會勸大家好好學習梵文,「因為有了梵文底子之後,其他印歐語種看似不規則的地方也就都有了規則」;有的則以古希臘文翻譯宋詞消遣;更有些人着手自習科普特語,好在家閒賞古埃及的文學。而且這些人態度誠懇,絲毫沒有炫學的意思,彼此切磋,溫潤有禮,與一般社交網站上的暴烈火氣真是兩回事。更要緊的是,他們並非什麼名牌大學裏的大師,我忍不住好奇,搜索了一下,發現其中居然有普通退休公務員和銀行經理。
我喜歡自學,就是喜歡它能讓人知道天地寬大,逼着自己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