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觀念】熟悉現代中國體育史的人都知道,百年的奧運夢其實也是一個強國夢。透過參加奧運等國際賽事,中國人對內可以團結民心,把過去的「一盤散沙」凝聚成一個完整的民族;對外則能獲得國際的認同,表示中國已經徹底從「閉關鎖國」的狀態走了出來。如果得到獎牌甚至冠軍,效果就自然更好。所以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國際奧委會以來,政府就很積極地規劃各種體育項目的發展,以奪金為目的。
但是在這投入這多產出高的浩大工程裡,田徑始終是一個難言的隱痛。雖然斷續有過突出的例子,可是大家不能不承認田徑確是中國體壇的弱項。偏偏田徑是塊很大的領域,而且常被認為是最具奧運傳統色彩的經典項目。假如中國運動員在這麼重要又這麼基礎的賽事上表現優異,那才說明中國終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體育大國。
所以同樣是金牌,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得到的那一塊卻份外耀目;他是現代中國挺進體壇聖域的突破口。問題是中國以前也曾出過田徑金牌,劉翔又有甚麼特別?憑甚麼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又為甚麼能造成如今那麼多人的創傷呢?
那是因為他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冠軍運動員,還是當代新中國的一張臉孔。在大家的刻板印象裡面,從前中國運動員的性格總是模糊不清的,敗了固然低首飲泣,勝了竟也不見興奮若狂的舉動,表現自我的話更不敢多說。劉翔很不同,那一年當大家看到他打破世界紀錄時,不單單看一個衝破紅的運動員,還看見他是何等驕傲地對著鏡頭說:「中國有我,亞洲有我」。
除了飛揚的一面,他還很稚氣地向著電視機的觀眾說:「媽,你看見了嗎?」。從這一刻開始,他就是中國新生代的代言人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後,新一代中國人不再是過去老外常說的「藍螞蟻」,而是一個個個性鮮明敢笑敢怒的年輕人。他們不再一張口就是「感謝黨和國家的栽培……」,而是聲色俱在地高喊「我贏了!」。
劉翔更幸運(或者更不幸)的地方是他碰到了中國市場化的新領地。在二十一世紀以前,體育明星同時是商業寵兒的潮流還沒有完全征服中國;到了2004年,卻是東風已在,又欠火把了。姚明和劉翔等人拜此大潮所賜,他們的形象無孔不入地滲進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一百一十米跨欄運動員劉翔變成了北京奧運的中國大使,幾千人裡負擔最重的一個。他這個人的笑容和個性,就在這巨大的形象投射裡漸漸渺小……。